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第一个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
  蔡和森是最早提出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人。1920年7月,他在法国蒙达尼会议上阐明了关于组织共产党的主张,同年8月、9月给毛泽东的两封信和1921年2月给陈独秀的信中,对此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他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并根据列宁的建党思想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总结各国建党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是9月给毛泽东“共产党之重要讨论”信中正式提出的。早于同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制定的《中国共产主义宣言》。毛泽东在回信中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蔡和森的远见卓识和二人的息息相通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0年十二月七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共产党》月刊,是党内最早的刊物,由李达主编。陈独秀在创刊宣言中,号召中国人民“举起社会革命,建设劳工专政的国家”;“跟着俄国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它着重宣传了列宁的建党学说和有关共产党的知识,介绍了十月革命的经验以及共产国际和俄国共产党的情况,阐明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报党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宣传马列主义、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理论刊物.1920年11月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创办,李达任主编.1921年7月停刊,共出6期.这个刊物当时被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列为必读材料,在大批革命者中间广为流传,对中国共产党的筹建工作起了很大的宣传、组织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宁 《出版发行研究》2017,(10):106-108
创刊于1920年11月的《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刊,主要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俄国革命的经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共产党》月刊的出版发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5.
党的第一个宣言1920年11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是中共第一个宣言。《宣言》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和任务,对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党的作用等作了具体论述,明确指出共产党是“革命军的总司令部”,“目的乃在于实现共产主义。”《宣言》在中国树起了共产主义的旗帜,为后来起草“一大”党纲奠定了基础。最早在中国介绍与传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扩大革命书刊的传播,立即着手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出版发行机构,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1)党组织最早创建的出版机构——新青年社   新青年社成立于 1920年 9月。它是因出版《新青年》杂志而命名的。《新青年》从第八卷第一号起,脱离群益书社而独立出版,成立了新青年社,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版机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它担负着筹备和组织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这是我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的早期组织。因此,作为上海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7.
史话·史料     
党内最早的刊物1920年12月7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共产党》月刊,是党内最早的刊物,由李达主编。在第一号《短言》(即宣言,由陈独秀撰写)中,号召中国人民“举起社会革命,建设劳工专政的国家”;“跟着俄国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它着重宣传了列宁的建党学说和有关共产党的知识,介绍了十月革命的经验以及共产国际和俄国  相似文献   

8.
90年前的1921年,中华大地,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昭示着中国革命的蓬勃生机和光辉前景。从她诞生起,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办多种党刊,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刊就达18种之多。在党的创建时期,曾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的《新青年》改组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并于1921年7月正式成为党中央的理论刊物。而早在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正式创办了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是党在创建时期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党的知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刊物。它的出现对建党第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实际步骤,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它指导全国各地的建党工作,成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必读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即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小组创办了以工人为对象的刊物《劳动界》,并将《新青年》(8卷1号起)改为小组机关刊物,秘密编辑与出版《共产党》月刊,同时,着重出版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这项工作是由党的上海发起组肩负的重任,以便对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学习革命理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北京共产党小组、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立与发展 五四运动以后,共产主义运动在北京地区迅速发展,由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实体.1920年2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与李大钊开始商讨组建中国共产党.3月,在李大钊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罗章龙等人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中国最早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为北京党组织的创建和北方各地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干部基础.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秘书马马耶夫来到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和先进青年邓中夏、刘仁静等人.维经斯基经李大钊介绍赴上海与陈独秀联络,在上海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小组.秘书马马耶夫留在北京,帮助李大钊开展建党工作.  相似文献   

11.
凌军 《湖南档案》2013,(9):26-27
一、第一个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 蔡和森是最早提出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人。1920年7月,他在法国蒙达尼会议上阐明了关于组织共产党的主张,同年8月、9月给毛泽东的两封信和1921年2月给陈独秀的信中,对此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他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并根据列宁的建党思想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总结各国建党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1920年4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非常渴望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原著。陈望道通过日文译本和英译本,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当时,为了使这本书尽早与中国读者见面,由陈独秀出面与维经斯基商量,维经斯基拿出一笔经费,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印刷所,承印的第一本书,即是《共产党宣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共产党宣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沈玄庐通过另一位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民国日报》经理兼总编、《觉悟》副刊主编邵力子,在1920年9月30曰《觉悟》副刊上发表了一篇  相似文献   

13.
鲍珍玲 《档案》2011,(2):23-25
20世纪20年代初,一批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在陈独秀、李大钊的召集下,分别创建了上海、北京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南北相约建党。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5,(7):33-34
<正>1918年3月至1921年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性质的劳动公社制度。他在要求"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工具"时,提出了"榜样的力量"和"黑榜"这两种宣传方式。[1]"榜样的力量"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空想共产主义者企图通过共产主义实验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实现其共产主义。列宁1918年三四月间为实施共产主义劳动公社制度,写作《苏维  相似文献   

15.
信仰的力量     
张学良在口述历史,谈到当年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时说到,国民党缺乏信仰,共产党甚至每个兵都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国民党没有"中心思想",缺乏统一信仰(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4月13日第7版).这是已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建党初期,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面对反动派的绞刑架,大义凛然,"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深信,共产主义在中国、在世界,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时刻给我们以震撼!  相似文献   

16.
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有着共同的"红色血缘",率先取得革命胜利的苏共在两党关系中成了"老大哥".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并非一蹴而就。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的陈独秀寓所,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曾名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现名党的上海早期组织。因为它在全国各地乃至欧洲、日本党的早期组织建立中发挥了推动者、指导者作用,具有发起组性质,被誉为上海发起组。经过上海发起组的筹备,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个从团体到政  相似文献   

18.
<正>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上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为发动工人运动,宣传革命思想,著书立说,办报纸,编杂志,在组织动员革命力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上海市档案馆收藏有大量红色革命历史文献,其中既有建党初期的《共产党宣言》初版本,也有《青年杂志》  相似文献   

19.
严峰 《编辑学刊》2021,(4):31-32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位中文翻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诞辰130周年.复旦大学拟于2021年七一前夕编撰、出版《陈望道文存全编》,全书400万字,分12卷,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担任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陈望道先生1891年出生于浙江义乌,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也是著名学者、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20年,陈望道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同年春,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陈望道先生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人民、少年儿童、上海科技等三家出版社的同志,在上海出版局8月26日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建议:“在编辑队伍中广泛开展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教育,制定‘编辑守则’,纠正编辑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这一建议已得到了上海各出版社的热烈响应。上海出版局党委对这一建议十分重视,认为它提出了编辑队伍思想建设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反映了上海广大编辑人员的共同愿望,因此决定发动上海各出版社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