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主导逻辑作为企业内部主导的一般管理逻辑,是指导企业制定相关战略决策、采取行动以快速响应外部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的先导模块,对组织的战略决策、战略部署及战略执行具有指导作用而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以1986-2020年间与研究主题相关的211篇中外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并整理现有研究成果,总结出主导逻辑的发展进程、概念内涵、形成机制、特性及类型划分等内容,并从与主导逻辑相关的企业竞争优势、价值创造及服务创新等热点议题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主导逻辑理论知识框架。本文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了主导逻辑理论现有研究,同时期望能够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进一步探寻组织内部多元主导逻辑共存的内在机制,完善相关理论体系;补充服务主导逻辑对消费者影响的相关研究,丰富多类型主导逻辑的认知及作用机理;期望学界产出更多以具有我国国情特色的管理实践现象为研究土壤的高质量研究,从而为实践界在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构建主导逻辑提升组织竞争能力提供丰富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服务主导逻辑经过多年的演化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一套基础重建式的理论体系。为了服务主导逻辑的研究不偏离其作为“超越逻辑”的初衷,本文结合“what it is not”表述方法,对服务主导逻辑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核心概念进行思辨,归纳出“服务”认识狭隘化、“价值”理解片面化两类偏离初衷的原因。本文完善了以参与者、资源、服务、价值、制度5个核心概念为骨架的服务主导逻辑理论框架。为了促进服务主导逻辑的相关研究从“定性分析”阶段迈向“定量分析”阶段,本文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11个基本前提,提出了服务主导逻辑基础模型,阐释基本原理,明确计量思路,为服务主导逻辑的进一步演化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顾客消费意识的增加必然使得传统生产制造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在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诉求必然受到企业的重视。有商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是企业必须转变的经营思想,笔者从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分析传统制造企业应该采取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婧  何勇 《科研管理》2014,35(1):114-121
本研究整合服务主导逻辑与资源互动观的理论框架,探讨知识密集型企业服务情境下服务主导逻辑导向、资源互动能力、价值共同创造活动、顾客价值认知间的关系。228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服务主导逻辑导向将提升服务企业与顾客企业进行资源互动的能力,进而改善二者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执行计划、共同解决问题等价值共创活动,最终提升顾客价值认知。研究从实证层面推动了尚处于理论建构和定性研究阶段的服务主导逻辑范式和资源互动观的纵深发展,也为产业服务企业如何通过组织间资源整合利用和价值共创活动来传递卓越的顾客价值提供了管理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璐  庄贵军  姝曼 《软科学》2016,(4):101-104
根据服务主导逻辑,将企业在SNS品牌互动中的交互性视为一种企业资源,将消费者的产品知识视为消费者资源,从双边视角探讨两者整合对SNS品牌互动效果的影响。分析发现:企业的交互性对提升消费者品牌偏好有显著影响,但两者间的显著关系会随着消费者产品知识的增长而消失,说明交互性与产品知识为相互替代资源;丰富了对SNS品牌互动的研究,为服务主导逻辑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6.
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促使企业不断转变经营方式与思路,以应对动荡市场环境。在此背景下,企业如何处理好复杂情境与战略选择之间的适配关系,从而构建新型主导逻辑以指导资源配置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本研究从组织惯例适应性变革视角出发,选取伊利自1996年上市以来的企业数据为案例研究对象,借助扎根理论析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三种主导逻辑类型,并厘清不确定环境下企业主导逻辑构建及更新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基于情境变化的组织惯例启示面的形成代表组织将情境解读和内化的过程,是推动企业构建差异化主导逻辑的根源;第二,组织惯例启示面和执行面随环境变化进行适应性变革是组织突破主导逻辑路径依赖、消除执行鸿沟,实现新型主导逻辑动态构建及更新的关键;第三,环境压力与机会窗口为主导逻辑的生成与更新提供了情境需求,促使企业逐步构建了“市场拓展型主导逻辑—品牌引领型主导逻辑—联盟创新型主导逻辑”的多逻辑体系。本文研究结论解构了复杂情境下企业主导逻辑构建与更新的路径,并且为主导逻辑领域研究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服务主导逻辑、网络嵌入影响网络平台价值共创的概念模型,探讨网络平台多行动者视角下服务主导逻辑、网络嵌入影响参与者动态能力进而影响价值共创的微观机理,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四者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主导逻辑不仅直接影响动态能力,还通过网络嵌入间接影响动态能力;服务主导逻辑、网络嵌入都不直接影响网络平台的价值共创,但通过动态能力间接产生作用;整合、吸收和创造等动态能力在服务主导逻辑、网络嵌入与网络平台的价值共创的关系中均起中介作用.因此,网络平台参与者应重视服务主导逻辑的倡导和网络嵌入结构的优化,加强内部和整体动态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充分利用平台的网络效应,提高价值共创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以核心能力为主导逻辑的战略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毅 《科研管理》2001,22(3):13-19
在以能力为基础的竞争范式中,企业如何培育核心能力,并把核心能力转化为持续竞争优质是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此,本提出以核心能力为主导逻辑的战略管理,详细探讨了其准则与基础、基因与方法、以及4P战略规划这一核心过程。  相似文献   

9.
消费升级背景下传统电子商务服务体验不佳的弊端日渐显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共识,但目前尚未形成有效实践模式。基于服务主导逻辑视角提出O2O(online to offline)电子商务模式内涵及价值创造过程模型,认为O2O电子商务模式是由内部和外部、微观与宏观等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服务生态系统,包括价值主张、资源整合、服务交互和环境适应等基本价值创造过程,以及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网点两类服务交互界面,并讨论模型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为相关企业的O2O电子商务转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整合网络经济、服务主导逻辑、服务创新等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服务创新给予了一个崭新的诠释,提出了一个服务创新六维优化模型,并通过中国移动应用商场的例子进行了论证。研究表明:在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全球网络环境下,服务创新就是服务创新企业及其服务生态系统为顾客所提供的、能够创造顾客价值的新服务体验或新服务解决方案;基于创新程度的不同,它可能涵盖了新服务概念、新顾客交互作用、新价值网络系统、新收益分配模型、组织层面的新服务交付系统和技术层面的新服务交付系统六个维度中的一维、多维或全部维度。  相似文献   

1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如何快速协调机会情境与战略执行之间的关系从而突破商业模式既定框架以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实践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蒙草生态”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基于动态资源管理视角探究机会窗口驱动下主导逻辑指导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1)主导逻辑作为管理者感知外部情境的认知桥梁,因其呈现较强能动性使得组织可以快速捕捉外部机会情境信息进行内部战略响应与更新,是组织将信息内化的重要媒介;(2)动态资源管理具体表现为主导逻辑指导下资源能力与资源行动交互产生瞬时行动驱动差异性战略结果生成的过程,其作为沟通管理者认知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组件,推动了管理层认知向组织战略执行层行为的跨越;(3)管理者与外界机会情境互动产生的主导逻辑指导企业改变资源能力与资源行动的协奏模式促使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依次形成“市场适应型-技术引领型-共享开放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相似文献   

12.
王婧  雷家骕 《科研管理》2022,43(11):1-10
本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的方法,从认知视角对中国情境下高校/研究机构衍生出来的“基于科学的企业”的创新发展主导逻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这类企业存在双主导逻辑并存的现象,分别为“需求归因”和“技术机会归因”逻辑,并且虽然在不同的阶段两种主导逻辑一以贯之,但企业对于两种主导逻辑的侧重即两种主导逻辑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及方式是不断动态演化的。本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双主导逻辑对“基于科学的企业”自有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影响、双主导逻辑的演化路径以及对“基于科学的企业”参与和利用基础科学研究的影响以及其对中国情境下“基于科学的企业”相关研究具有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厘清解决好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的优先级问题有助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的顺利展开,而随着制造企业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增多程度不断加深,使得两类创新优先级决策愈加困难。借助种群互惠模型解析了构建出两类创新共生演化规律演化模型,分析两类创新共生模式;结合海尔智家2011-2019年实施数字化与服务化转型的纵向案例分析,划分了其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据此揭示解析了不同阶段下两类创新关系特征及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下两类创新存在着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且优先级变动具有阶段性特征;随着企业主导逻辑的转变,数字化转型经历着由内及外,再到融合,有效加速了两类创新协同发展。研究结果有助于增强对数字化环境下制造企业对两类创新相互关系的理解,为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与服务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众多组织障碍,本文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视作数字主导的逻辑被引入组织,与原先的制造主导逻辑实现更替,从而在组织和场域层面逐渐获取“数字化”合法性的动态过程。通过对正泰的纵向案例研究,构建了制度视角下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在数字化转型合法性构建与扩散的过程中,试点试验、集体试验、催化这3类机制扮演了重要作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伴随了组织层面和场域层面的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共时变迁”的双向互动。研究结论既对制度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文献有重要启示意义,同时也对技术和能力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文献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王咏  胡广伟 《现代情报》2018,38(5):17-24
电子政务服务(E-Government Service,EGS)是政府和公共部门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向公众、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也是社会公众参与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共创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推动和用户需求拉动的双重力量作用下,电子政务服务遵循的逻辑前提已经改变,导致电子政务服务的内涵随之变化,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梳理。从公共服务主导逻辑的演变入手,对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电子政务服务的概念进行界定;结合政治—行政系统理论和活动理论,构建反映电子政务服务内涵的框架体系,包含输入、内输入、输出和反馈等关键要素,并对关键要素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未来电子政务服务研究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电子政务服务的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连续数字化转型成为一种重要现象。数字化能力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决条件,成为企业撬动转型发展的支点,但文献对数字化能力的前因及动态性缺乏充分的理论解释。针对飞贷2010-2019年的连续数字化转型实践,基于资源编排视角探索连续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化能力的形成前因、效应机制和进阶路径。研究发现:(1)连续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化能力呈现数智技术能力到技术复用能力的转变;(2)资源编排呈现集成式资源构建与自洽式资源协调到解耦式资源构建与外植式资源协调的转变;(3)集成式资源构建与自洽式资源协调分别发挥资源短时重构效应和创新迭代效应形成数智技术能力,解耦式资源构建与外植式资源协调分别发挥模块耦合效应和迁移外生效应形成技术复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郑帅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22,43(11):73-82
如何揭开数字化转型提升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面纱,既是创新战略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管理实践的难题。基于模块化理论,提出数字化转型影响创新生态系统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杠杆机制(模块化产品架构)和协同机制(模块化组织架构),以“战略—结构—绩效”的研究范式,构建数字化转型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跨层次的模块化架构演进动态分析,提出模块化架构与治理机制协同的双重演化路径。研究表明:(1)数字化转型对枢纽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2)模块化产品架构与模块化组织架构分别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上述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3)模块化产品架构及其镜像的模块化组织架构的演进,是现阶段枢纽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结构支撑。微观上揭示数字化转型的黑箱机制是对以往研究的丰富与补充,并启示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兴的混合组织,社会企业面临着多元制度逻辑共存带来的冲突与挑战。为了从实证角度系统地归纳不同情境下不同类型的社会企业会经历哪些不同类型的冲突,本文对10家中国社会企业的创立和发展过程进行扎根分析,归纳和提炼出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冲突的类型与边界条件。研究发现:中国情境下,社会商业逻辑和社会公益逻辑之间的冲突体现为资源冲突、绩效冲突和认同冲突,社会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制度逻辑融合模式会影响社会企业经历冲突的类型与程度。除了商业逻辑和社会公益逻辑之间的冲突,社会企业还面临政府逻辑的影响,而政府逻辑的介入给社会企业提供了机会和资源,有利于提升其合法性和公信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社会企业商业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实现。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情境下社会企业混合组织的本质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企业究竟是怎样成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定服务化战略的?其服务化战略的成功选择需要何种企业能力?既往研究对此没有做出说服性的解释。本文以三家服务化战略成功转型的传统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程序与方法以深入剖析所选案例企业,发掘出"支持顾客行为的服务提供"、"支持顾客产品的服务提供"、"顾客知识获取能力"、"顾客服务操作能力"、"制造业服务化绩效"五个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构建了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我们发现,制造业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的选择并不是企业随身所欲的经济行为,它是受企业特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自身业务属性和顾客业务需求特征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结果。同时,理论模型也表明:制造业服务化绩效的获取和改善与制造企业开发或培植与服务化战略性质保持相对匹配的特定企业能力存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