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主题班会是一种常见的班会类型。主题班会是指围绕某个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班会;其组织形式是围绕一个主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主持,全班学生参与,通过集体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班级活动。它可以用一节课甚至几节课去进行。主题班会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载体,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体验、自我反思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2.
主题班会是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身心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的教育活动。主题班会的课程化可以让德育活动更加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能够为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主题班会课的设计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构建一个相对系统的框架,同时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进行呈现。  相似文献   

3.
范华凤 《文教资料》2014,(28):113-114
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可当前高校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高校主题班会的开展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前提,遵循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丰富主题班会内容,创新主题班会形式,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微班会是微型主题班会的简称,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围绕一个主题,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因时间短、主题小、形式多样、解决问题及时等特点,微班会受到了班主任的青睐。精心搜集和利用素材,巧妙设计活动,及时总结评价,是班主任开展微班会的有效策略。当然,班主任在开展微班会的过程中需谨慎选题、精心组织,把握好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建福 《考试周刊》2014,(42):190-191
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工作中教育效能很强的集体活动,是中小学师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主题班会的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深吸引广大师生参与。作者结合八年班主任经验进行主题班会课实践,探究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班会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总体来说不外乎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大类。班级例会一般是由对班级的事务性工作进行商议以及对班级工作的总结和安排。主题班会则一般由学校确定几个主题,班主任通过主题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主题班会活动是班级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I思想品德熏陶的日常教育形式。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衡量一次主题班会活动成功与否.除了要看这个主题班会活动是不是生动有趣,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尤其要看这个主题班会活动对本班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品德熏陶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十分重要,突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才说得上发挥了主题班会活动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主题班会活动是班级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I思想品德熏陶的日常教育形式。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衡量一次主题班会活动成功与否.除了要看这个主题班会活动是不是生动有趣,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尤其要看这个主题班会活动对本班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品德熏陶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十分重要,突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才说得上发挥了主题班会活动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主题班会是小学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德育的主要载体和平台,是班主任针对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与学生共同商量确立教育主题、确定教育目的、选择教育内容、设计方案所开展的学生自主教育活动。然而,笔者在平时对基层学校主题班会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理解存在误区。下面以“责任意识”教育为内容,设计一节主题班会方案的抽样调查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主题班会是中学班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解中学主题班会开展的情况,提高主题班会开展的实效性,对广东省梅州市的237名中学班主任和679名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梅州地区中学的班主任和学生对主题班会都有正确的认识,且能有效开展主题班会,但仍存在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准备不足、班主任缺乏总结反思意识、班主任缺乏开展主题班会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中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主题班会,作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对于统一学生思想,澄清学生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奠定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不少班主任在设计和组织主题班会时由于理解上存在误区,导致了一些主题班会“形散又神散”,偏离了活动的方向,冲淡了教育的主题,降低了活动的功效。误区一:主题班会成了“大杂烩”主题班会是指班主任根据学生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确立主题,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发动全班同学动脑、动手、动口,全身心投入和参与的一种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戴小梅 《班主任》2005,(8):30-32
主题班会是指有鲜明主题的、以班集体为单位、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活动.笔者认为,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最有效的途径和形式之一,在教育学生和管理班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主题班会是指在一定阶段围绕某个主题开展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班会。主题班会应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明确目的选好主题;主题班会应以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根据主题班会的效果,及时调整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王玉振 《教师》2012,(22):27-27
主题班会活动是班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人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主题班会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宝亭 《班主任》2002,(12):46-46
目前,主题班会往往由教师一手操办,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做必然影响活动效果。怎样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在活动中经受更多锻炼呢?最好的办法是开展竞选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成为活动的主体,班主任当参谋,由前台退到幕后。  相似文献   

17.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中职院校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方向,本文主要探讨中职院校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主导作用,如何进行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8.
彭中辉 《教师》2011,(36):15-16
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主题班会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主导,围绕某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情景化了的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和思想对话中进行交往,激发道德反应,获得道德体验,促进道德发展的德育教育活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规定组织、指导开展班会是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班主任的组织、指导职责和任务之一就是指导设计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19.
主题班会是班集体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学校和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窗口和主渠道。本文就班主任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好主题班会进行分析、思考,从班会主题的确定、班会的教育性以及班会成果的巩固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了班主任如何开好主题班会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主题班会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级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和开展教育,对促进学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