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语文高考试题的素质教育导向广东省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容理诚纵观近年的高考试题,由对知识的考查转向对能力的考查已逐渐明确。1997年的语文高考试题则更加注重了素质教育的导向,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对能力层级的要求。现在主要以1997年语文高考试题为例加以说...  相似文献   

2.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应考复习的依据也是《考试说明》,高考的“三个有利”(有利于推进高中语教学、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决定了高考命题的稳定性、渐变性和发展性。因此,抓住这“三性”是构建高考语复习方略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从1978年恢复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统一命题以来,语文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是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不同于高中毕业考试,是从大量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少数人进入高等学校深造,高考试题的要求必然要比毕业考试的高一些。“有利于中学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稳定教学秩序,一是有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语文高考命题从1984年开始,考查语体文的整篇阅读能力,从1985年开始,在古文阅读中设计了有选材与谋篇布局方面的题目,在全卷中注意了文学因素的考查。这些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设计的试题,都深刻地影响和指导了中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的首要功能是使考生拉开档次,使考生的成绩有明显的区分度,从而为高校择优录取提供客观依据。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高考除了选拔功能外,还有一个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导向功能,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教学实践。因此,高考试题势必要兼顾到“选拔”“导向”这样两个方面。199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在坚持选拔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对中学减轻负担,切实提高学生素质起良好促进作用的命题意图是明显的。如果说199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是稳中有变、注重能力的话,那么今年的试题则是进一步由知识立…  相似文献   

5.
应试教育之过不在采用了考试这种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而在把应试当作了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并不是要轻视或取消考试,而是要把考试纳入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的轨道。近年来,关于改革中考、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教育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荆门市是教育部选定的中考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他们今年中考的语文命题有哪些改革?这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关心的。朱显驹先生是武汉市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尝试打破习惯的命题模式拟了一份高考语文试卷。语文教师们对此可能会有些兴趣。“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本刊不惜篇幅公开发表这两份试卷及其评论,目的就是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结合这两份试卷,就中、高考如何有利于检测学生的语文素质,如何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有利于推动语文课程向素质教育转轨等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我们认为,考试改革不只是教育领导部门的事,也不只是少数专家、命题人的事,广大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地积极参与,做改革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总起来说,“稳中求 变,强化能力”将仍然是2002年高考语文命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命题模式上“稳中求变”。稳,是为了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变,是为了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大致说来,即在命题范围的控制上,凡涉及语文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相关内容的测试,一定会遵循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以及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试卷结构的安排上,将依然分为两卷,五个板块,六道大题;第一卷还将是单项选择题,第二卷还将是填空题、简答题、多项选择题和写作题;试题将还是  相似文献   

7.
2006年广东省语文高考试题与2004年、2005年的相比,尽管缺少“亮点”,给人“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细加体会也不难发现命题者的匠心:试题不仅体现了国家教育部深化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落实了《考试说明》的要求,注重了高考命题的基础性和稳定性,而且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直指中学语文教学观念上的误区和教学过程中的盲点,体现了广东分省命题的本土化特色,彰显出对语文价值的强力追求,具有较好的导向性。一、整卷特点(一)稳中求变试卷大体保持稳定。所有试题都在《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命题范围内,考查内容仍然分为语言知识和运用、阅读、…  相似文献   

8.
汉语能力测试,就中学教育而言,主要是指对语言知识的测试。高考语文一般从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这两个方面来设计语文考试试题。为了适应新课改,新高考命题的要求,打破旧的命题格局,创造新的题型,对高考题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学生思想观点、认识水平、语言文字、表达技巧等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难点。每年高考过后,作文试题又是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热点。因而,在整个普教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年,高考上海卷语文科命题组,对于作文试题的形式、内容、范围、导向等的思考,是十分谨慎的。在“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下,对写作题的构思,配合素质教育,又作了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与最近几年高考语文学科试题相比较 ,2 0 0 0年的语文试题有什么特色呢 ?经过评卷和随机抽样分析 ,我们认为 :这是一套“稳中有变 ,变得新活”的导向性很好的试题。这套语文试题的显著特点 ,可用“稳定、突破、强化”六个字来概括。  说它“稳定” ,即指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思路、试题结构、题量与难度系数保持稳定。命题始终坚持两个有利的指导思想 :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改变的进行 ;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工作。命题始终坚持“依据大纲、课本又不拘泥于大纲、课本” ,“试题选材来自课外 ,答案可在课本找到依据”的设题思路 ;命题仍保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各种媒体对高考语文命题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普遍的否定。对此,本文对近几年的试题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高考试题已逐步贴近生活,与素质教育日益趋向同步;如果过分强调降低难度,不利于中学教学和高校选拔;权衡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重,是高考语文控制误差的需要;正确认识标准化考试,有助于正确评价语文高考命题。  相似文献   

12.
病句辨析是语文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纵观2010年全国19套语文试题,就有15套试题考察了病句辨析这一内容,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也明确将“辨析并修改病句”列入考试内容。本文将结合2010年高考语文卷中的典型试题,从结构和语义两个方面对病句辨析题作简要的分类评析。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高考都是利害攸关的评价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改与考改的矛盾也相对突出,于是,众多教师在语文素养与高考技能两个交叉路口徘徊。高考命题是否真的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需要辨证看待,语文教师从中获取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到实际的语文教学,进而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人的发展。本文通过对2013年语文阅读试题的分析,谈谈教学中如何达到育人与考试的最大化结合。  相似文献   

14.
刘姝 《辽宁教育》2003,(10):58-62
NMET2003高考英语试题是以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为依据而命制的,贯彻了两纲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的基本命题思路,本着“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而进行命题的。整套试卷更加强调语言运用languageuse的理念,试卷内容也更具现代气息。今年的试题不仅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的梯度也比较合理,灵活性很强。试题的结构和题型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高中英语教学起到了科学、正确的导向作用。今年辽宁省共有考生17.6万人,首次采用“3+大综合+1”考…  相似文献   

15.
从’95高考语文试题与《考试说明》(即《考纲》)要求的对照中(见附“表”),我们可以看出’95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忠实地全面地贯彻了《考试说明》:1.命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能力点,几乎覆盖了《考纲》“考试内容”所布列的5大项30个知识能力点。2.命题要求更紧扣《考纲》要求。3.命题的思想性也是充分体现《考纲》的精神的。第二,’95高考语文试题比’94  相似文献   

16.
高考语文命题改革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考语文命题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当下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争议:试题的取材、阅读考查的方向、标准化的运用、写作的导向,这些是高考语文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开始,我省高考语文科实行自主命题。因为有孙绍振、潘新和等“闽派语文”专家的理论支撑,我省高考语文的命题工作起点较高、特色鲜明,积极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改革高考语文试题的呼声,突出语文素养考查,体现了正确的导向。经过六年的积极探索,不论是在考试目标把握、考试内容呈现方面,还是在试题形式的设计方面都有独到的经验,引起国人的关注,而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对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  相似文献   

18.
“新高考”语文题有五个特点:①依据《考试说明》命题,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质。②注重思想素质的考查。③淡化课本命题,试题取材大都在课外。④在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⑤加强主观题的考查,努力使主观题客观化。以上五个特点,论述已经很多,本文就不展开了。这里主要谈谈我们对“新高考”语文试题的应试  相似文献   

19.
汉语能力测试,就中学教育而言,主要是指对语言知识的测试。高考语文一般从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这两个方面来设计语文考试试题。为了适应新课改,新高考命题的要求,打破旧的命题格局,创造新的题型,对高考题型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人有一些新的设想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经历2000、2001两年的“3 小综合”,2002年“3 大综合”的高考模式改革后,2003年起实施了“3 1 1”的高考新模式,2004年又是江苏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2004年高考化学(新课程卷)试题面世后,社会评价很高。总体感觉是基本符合高考《考试大纲》(新课程版)的要求,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命题原则不变,难度系数基本不变,区分度较大,保持与往年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地发挥了高考试题灵活性的特点,既有助于高校选拔有潜力的新生,也对稳定中学的教学秩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