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高校校报的新闻策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校报是我国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第一份高校校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创办的《北洋大学季刊》问世以来,我国高校校报已走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据了解,目前全国千余所高校80%以上都创办了自己的校报,校报编辑队伍达3000多人,每期发行量超过200万份,年发  相似文献   

2.
素质、稳定──高校校报编辑的难题《西北农业大学校报》易同民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的高校校报,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目前,全国有校报820多家,发行量近200万份,读者数百万人,专职编辑近3000名。党...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中校报传播形态的衍进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 《新闻知识》2007,(10):103-104
我国的高校校报与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始终相伴。从全国第一份校报1895年创刊(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到目前,我国共有1000余家高校有自己的校报①。高校校报既是"传统"的校园媒体,同时,在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报是由校党委主办的“机关报”,主要以引导舆论、育人育德、服务师生等作为办报宗旨.它面向的读者一般为本校师生.但是,国内校报普遍存在着阅读量低于发行量的状况.校报将“校园生活”悬置,与“活态形式”的校园生活相疏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1981年诞生于兰州的<读者>,在其成长、发展的历史中,几乎创造了中国期刊的神话.创刊仅仅3年,杂志的发行量就当初的10万份,达到了1984年的180万份.出刊第四年,杂志便跨入了中国期刊排行榜前10名.1995年,发行量突破400万份,跃居世界综合文化类期刊前10名之列.2000年4月份一度达到605万份,现在,发行量仍然稳定在520万份以上,居世界第四.  相似文献   

6.
且看不合时宜的高校学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谁来订阅高校学报 目前,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报有2000余种,而发行量1000份以上的为数不多,在2000份以上的可谓凤毛麟角,大多数是几百份几十份,有的甚至完全依赖于内部交换.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曾经三分天下,如今为什么落到如此境地呢?原因很多,既有先天的不足,也有后天的失调;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报不仅是学校相关重要新闻的传播载体,更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作为校方主办的官方报纸,具有特殊的地位.要办一份既受学生欢迎,又能充分发挥教学育人功用的校报,首先应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校报的接受、认知和期待.为此,我们对某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就校报及校园媒体生态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希望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梳理和分析,对系列问题作出较精确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提升高校校报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校报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从2005年底到2006年初,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我国就出现了20多家数字杂志发行平台,其中不少平台经营着数百种杂志.据iResearch的市场咨询调研显示,2005年我国数字杂志总发行量达3.6亿份,月发行量在200万份以上的平台有ZCOM、Magbox、Xplus、VIKA等,每期发行量上百万份的数字杂志有《男人志Wo》与《爱美丽Me》、《POCOZINE》等.iResearch预计,到2010年,数字杂志的发行规模将达到20.3亿.(见下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速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今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如何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校校报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了高校校报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策略,以促进高校校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深圳特区报》市场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特区报>创刊于1982年5月24日,是中共深圳市委机关报,是中国经济特区首份以时政、经济、社会、文化、民生报道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日报.目前该报日出对开50多版,日发行量50万份以上,在香港也有万份以上的发行量,可见党委机关报也可以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总结其办报经验,将能够帮助梳理党委机关报市场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永 《传媒》2008,(2):50-52
提前实现"中兴"目标 2007年,<南方农村报>期均发行量达36万份,广告实际收入达1100万元. 11而在上世纪末的1999年,发行量曾达56万份的<南方农村报>跌至历史的低谷:发行量跌破10万份,广告收入350万元.当时南方农村报社人心浮动,人心思走.  相似文献   

12.
飞花拾零     
据统计,我国目前出版的报纸已达1,632家(包括企业报和校报),每期发行份数1亿4千万份;正式登记出版的期刊达4,100家,年总印数21亿册以上。报纸种数已是建国初期的11倍,发行量增长50倍;各类期刊是建国初期的15.95倍,总印数增长110倍。我国已跻于世界出版大国之列——图书出版种数居世界第六。印数居世界之冠。  相似文献   

13.
《家庭医生》报创办于1985年1月。创刊初期,发行量只有4万份。主要在江西省及南昌地区。1987年发行量达24万份,发行面遍布全国2000多个县市。目前又增长到45万多份,已居全国同类报纸发行量的第二位。居江西省报纸发行量的第一位。而且读者中95%以上是自费订阅。为什么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家庭医生》报能以每年10至20万份的速度增长?主要原因在在于千方百计为读者着想,传播实用知识,当好“家庭医生”。  相似文献   

14.
张仁焱 《新闻前哨》2000,(11):23-24
校报是高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我国高等学校的校报,是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介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在高等学校的重要新闻舆论工具,担负着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培养人才、传播真理、引导舆论的历史使命。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校报已由内部刊物转为国家正式出版物,如何提高高校校报的办报质量,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高校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我国高校校报的办报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办报周期相对缩短。由于它直接面向学校师生,且具…  相似文献   

15.
由于德文在我国不太普及,我们对于一家世界闻名的报纸知道得很少,这就是德国的《图片报》 (Bild)。该报是德国,也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每年世界日报发行量的排名中,它在第3-6名之间徘徊。最近二十多年来,其发行量保持在四五百万份左右,最高发行量为540万份(1983-1993年),目前的发行量大约为430万份,发行量处在新一轮的上升期。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校报有其重要的育人功能和明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高校校报更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重要的思想策源地.  相似文献   

17.
刘毅 《声屏世界》2006,(9):46-47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广电报发行量出现了整体下滑的局面。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约300家城市广电报中,发行量在20万份以上的只有极少数几家,发行量在10万份以上的也不过十几家,大多数在二、三万份左右,有的甚至已经出现跌破1万份的现象,严峻的形势已严重影响到广告收入,使得相当一部分报社陷入了生存的危机。广电报发行量一落千丈的现实,逼着报社在积极应对改版、扩版的同时,思考着发行方式的转变。单一的“自办发行”和单一的“邮局包销”受到挑战广电报都是由各地的广播电视局主办,大多数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创刊之初正处…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报在我国近现代新闻事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抗日战争时期,高校校报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摧残,出现了办报机构不稳定、办报经费短缺、印刷困难等一系列不利情况.这种情况下,高校校报仍负重前行并有所发展,维持着我国高校新闻宣传事业的命脉,并在内容上呈现出来与时代相应的两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9.
激情“扬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9月26日,扬子晚报的发行量达到2012816份(目前日发行量稳定在180万份以上),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10月15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李夫在中国晚协第17届年会的开幕式上,提议全体与会代表为扬子晚报最高日发行量超过200万份鼓掌。10月19日,扬子晚报第三届读者节在南京狮子山阅江楼隆重开幕,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涌来的读者使身临其境的我真切地感受到扬子人和千百万读者心心相印。扬子晚报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在激烈竞争中成长。从1986年元旦创刊时的日发行量5万份,至1995年9月7…  相似文献   

20.
学生记者在高校校报中的重要性 高校校报是反映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宣传阵地,又是对外宣传学校、树立良好形象的窗口.学牛记者既是学校发展的建设者,又是学校发展的受益者,其双重身份决定了其在高校校报中的重要地位.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记者参与办报体现出学生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