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载人航天城发射升空,进入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43千米的椭圆轨道,实施变轨(距地表约343千米的圆形轨道)后,绕地球14圈,历时21小时,航程约60万千米,于19月16日6时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安然着陆。你知道吗?能让飞船进入太空依据的就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在中考中,力学、热学、光学、电学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飞行,绕地球76圈后,飞船返回舱顺利回归,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牧场的主着陆场飘然落地。这期间,火箭上和返回舱内的数个摄像头及时地把有关信息传回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并实时公诸于世,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但是,其间返回舱还是有近两分钟时间失去了与地面的联系,因为此时返回舱正通过“黑障”区。据专家说,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发射阶段和返回阶段对航天员和飞船的考验最大,而返回阶段尤为突出。在距地面大约80千米的高度,返…  相似文献   

3.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30千米的椭圆形轨道。而在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前约20天,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就开始降轨调相,进入高度约为34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建立载人环境,等待与飞船交会对接。2012年6月18日14时许,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之后,飞船返回着陆场,地面人员及时完成航天员搜救和返回舱回收,目标飞行器变轨至370千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在轨运行。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30千米的椭圆形轨道.而在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前约20天,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就开始降轨调相,进入高度约为34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建立载人环境,等待与飞船交会对接.2012年6月18日14时许,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之后,飞船返回着陆场,地面人员及时完成航天员搜救和返回舱回收,目标飞行器变轨至370千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在轨运行.  相似文献   

5.
90分钟一圈  14圈飞船在太空中大约每 90分钟绕地球一圈 ,共绕行地球 14圈。2 1小时 2 3分钟  6 0万千米从起飞到返回 ,航天员在天空一共生活了 2 1小时2 3分钟 ,进行了约 6 0万千米的旅行。180摄氏度飞船飞行期间要经受 180摄氏度的温差考验。4 .8千米飞船实际着陆点和理论着陆点相距 4 .8千米。10亿元“神舟”五号直接消耗不到 10亿元人民币 ,前四次消耗各约 1亿美元。6立方米“神舟”五号返回舱直径 2 .5米 ,内部空间约 6立方米 ,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52台发动机“神舟”五号装有 52台发动机 ,能精确调整飞船飞行姿…  相似文献   

6.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全长8.86米,总重量7790公斤。返回舱空间约6立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返回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  相似文献   

7.
1.“神舟”五号直接消耗不到10亿元人民币,前四次消耗各约1亿美元。2.“神舟”五号飞船总长9.2米,总重7790公斤。3.“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直径2.5米,约6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4.“神舟”五号飞船装有52台发动机,能精确调整飞船飞行姿态和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8.
飞船构造日本科学家为此次小行星探测计划行动研制的飞船起名为“隼鸟”号,它的长和高各为1.5米,宽1.2米,包括结构、热控、通信、电源、数据处理、姿态轨道控制、小型火箭推进器、电推进离子发动机、飞行任务、取样器等分系统,配备了多种有效载荷仪器以及漫游机器人着陆器和样品返回舱。飞船包括燃料在内,总质量为485.9公斤。“隼鸟”号上采用了四项关键技术,即采用离子发电机作为行星际飞行主要推进器技术、利用光学测飞船结构图(侧面)量的自主导航与制导技术、在低重力小行星表面取样技术和样品返回舱从行星际轨道直接重返地球大气层技术…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15日,美国“星尘”号探测器结束了历时7年、跨越46亿千米的太空旅程,重达46千克的返回舱携带着彗星微粒和星际尘埃样本安全返回地球。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的速度为每小时46444千米,是音速的45倍,这是迄今人造物体的最高速度。高速摩擦所产生的返回舱表面温度达3000摄氏度,多次减速又造成了返回舱剧烈震动, 而返回舱则始终经受住了这些考验,完好地带回了人类首次从彗星采  相似文献   

10.
无论卫星还是飞船 ,在发射升空时 ,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这是因为火箭顶端的整流罩要把她们严密地遮挡保护起来。那么 ,神舟三号飞船究竟长得什么样呢 ?说起来 ,与神舟一号、神舟二号飞船相比 ,神舟三号从外形和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所不同的只是在内部所做的一些改进。具体来说 ,神舟三号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返回舱在飞船的中部 ,为密闭结构 ,其前端有舱门 ,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其外形为大钝头倒锥体的钟形。据介绍 ,神舟号的返回舱容器是世界上已有的近地轨道飞船中最大的一个。返回舱是航天员的…  相似文献   

11.
"神六"回家之路并不轻松.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是要过"烧蚀关".在距地球约100公里处,返回舱开始进入大气层.此时,飞船会变成一团火球,表面达到上千摄氏度的高温.  相似文献   

12.
八卦田     
《小学生时代》2012,(9):14-15
【事件】神九飞天2012年6月16日,18时47分,长征二F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准确送入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220千米的初始轨道。首次手控对接。在广袤的宇宙中,在距飞船约10000千米的地方,在343千米高度的近圆对接轨道上,我国首次实现了3名宇航员手控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的对接任务。首位女航天员。神舟九号,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出现,使我国的天空载人航天完整了。停留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3.
据专家介绍,“神舟”五号在轨飞行14圈后开始返回,这时飞船开始在344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其实,就像刹车一样,先是飞船在轨道上呈90°转弯,然后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轨道舱继续在轨道上进行对地观测,而返回舱和推进舱再转90°,正好与原来的飞行方向相反喷气,起到减速的作用。这时返回舱开始脱离原来的轨道,进行无动力飞行。飞行至距地面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距地球表面近地点高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30千米的椭圆形轨道。而在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前约20天,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就开始降轨调相,进入高度约为34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建立载人环境,等待与飞船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5.
<正>航天飞船上除了航天员,还有其他生物吗?当然,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曾带回了88家单位上千份的作物种子和微生物菌种,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曾搭载了一百多家单位的千余粉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进入太空。除了常见的小麦、玉米、大豆、南瓜、水稻、番茄,甚至连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都曾搭乘飞船被接二连三地送上太空,昂贵的太空旅行却让普通的种子、鸡蛋“搭便车”,这是闹哪样呢?答案是——进行太空育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人成功进入太空,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终于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神舟”飞船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飞船总长9米左右,总重7790公斤,返回舱空间约6立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国外的载人飞船航天员只能半躺在座椅上,在狭小的空间里完成按电钮、拉手柄等动作。“神舟”飞船越过了单人飞船、双人飞船阶段,直接采用多舱组成,飞船内空间较大,航天员既可以非常舒服地在舱内工作,又可以离开座椅,通过舱门进入轨道舱内,进行各种科学试验活动。同以往的“神舟”系列飞船相比,“神舟”五号作了不少改进。它首次…  相似文献   

17.
宿双宁说,“神舟”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等部分组成,其中轨道舱和返回舱为密封舱,是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航天员的工作、饮食和睡眠都在轨道舱内进行。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在密封舱内为航天员创造一个接  相似文献   

18.
据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神舟六号构型与神舟五号相同,由返回舱、轨道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构成。按照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的飞行状态,3个舱段由前到后的安装次序是: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相似文献   

19.
热点综述: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校,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的返回舱顺利着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成功回家,意味着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飞天”事业又一次开启新的篇章。神舟十二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全船具有14个分系统,是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科海泛舟“神六”回家之路并不轻松。为什么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一是要过“烧蚀关”。在距地球约100公里处,返回舱开始进入大气层。此时,飞船会变成一团火球,表面达到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同时,还要过“黑障关”。进入大气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