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短歌 古代最短的一首歌是《候人歌》.载于《吕氏春秋·音初篇》,只有一句:“候人兮猗!”二字.传说大禹治水到涂山和涂山氏结了婚,婚  相似文献   

2.
【一字诗】一家文学刊物登了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它把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用一个简单的“网”字表现出来了。【一字社论】1986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约翰逊认输》的社论,全文只有一个字:“妙!”它把该报及其所代表的阶层之态度表达出来,颇耐人寻味。【一字判词】清朝年间,一寡妇想改嫁,而公婆及邻居加以阻挠,她便向官府呈上状子:“夫亡妻少,翁壮叔大,瓜田李下,当嫁不当嫁?”寥寥数语,述说了改嫁理由。县官接状核实后,挥笔写下只有一个字的判决书:“嫁。”【一字嫁妆】清代著名…  相似文献   

3.
【一字诗】一家学刊物登了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它把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用一个简单的“网”字表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4.
<正>漫画,可以让人会心一笑,但同时也可以引人深思,去发现藏在漫画里的道理。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假文盲》,看完后深有感触。这幅漫画的内容是这样的:在寒冷的冬天,一位母亲抱着孩子顶着寒风走向公交站。她欣喜地发现公交站等候区竖着一块写有“母子上车处”的牌子,正当她走到“母子上车处”的牌子旁边时,几个身强体壮的男子却大摇大摆地走到牌子的下方排起了队。他们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有的人双手插在口袋里,有的人把手缩进衣袖里,有的人甚至眯起双眼,闭目养神。抱着孩子的母亲从一旁探过身子,再次看了看这牌子,确实是写着“母子上车处”,没有错呀!那这些男子为什么站在这里排队呢?他们是不认识这些字吗?  相似文献   

5.
说起一首歌,大家都应该听过吧。不错,它就是电视剧《东北一家人》的主题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现在,这首歌经歌坛新秀——雪村演唱,我班音乐“大师”黄轲翻唱(决不变调),全班同学齐唱,正在我班“热唱”中呢!  相似文献   

6.
上幼儿园时,我就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了。世界上哪有不疼自己孩子的妈妈呢!  相似文献   

7.
读《金岳霖先生》,很多人认为文眼在于“有趣”二字,这本无异议.但近日翻看旧刊,看到袁夫石老师在《“有趣”还是“素心”》(见《中学语文教学》2010.9,以下简称“袁文”)一文中说,他“读出来的却是肃穆、阴冷和愀然正坐”.我想,袁老师也许还没有真正悟透“有趣”二字的内涵,并没有真正走近作者笔下的金岳霖先生,反而有把他推上神坛的嫌疑,果真如此,那这篇文章读来就真的无趣了.  相似文献   

8.
星期五一早,老师来听写。哈哈,昨晚我可是把整本语文书从头到尾都复习了一遍的!“宋庆龄!”“小case!”我自言自语道,“昨天第一个复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诸葛亮!”刚听见“诸葛”二字,我便想起《三顾茅庐》,也是轻而易举地完成!  相似文献   

9.
《说文》九上:“文,错画也,象交文。”意思是:文是交错的笔画。象花纹交互。甲骨金文的“文”字,象一个人的上身画有花纹。《说文》十四下:“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乳是人和鸟生子。所以字形是“子”字在表示屋子义的“宀”字下。“子”还兼表读音。“文”是一个象形字,不可分割。“字”是个会意兼形声的字。可分析出“子”、“宀”二字 汉文字起源于图画,是由交错的笔画构成的,所以可以叫“文”。汉朝以前,就是这样称呼文字的。《左传·宣公十五年》:“夫文,止戈为武。”《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盅。”直到秦《琅邪刻石》“书同文字”才提到“字”。“文”“字”原本实质相同而名称不同。  相似文献   

10.
阅卷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枪手”,但在这次高考作文中偏偏就碰上了这“诚信”二字,它一时不禁使我心里有些发虚,头脑有些发蒙! 但,凡事儿也真得讲究个“诚信”不是!所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收了人家数目还不算少的银子,我还真得把这篇作文替人家“作”好!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迷上了动画片《魔豆传奇》。影片中有一颗神奇的欲望豆,得到它的人就能实现一个愿望。我也幻想着能有这样的豆子,实现我的愿望。一天,我和陆一琛去“小花农”店中淘宝。偶然间,我看到了角落里的一个罐子,上面赫然印着“魔豆”两个字。“这是新到的一种缠绕性草本植物,它的种子上刻着微型文字,每天给它浇浇水,七天后就能发芽。长大以后,叶子上还有字呢!”一听店主的话,我想都没想就把它买下了。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中有“不当人”和“不当人子”的说法,除第一回作“不当人”外,其余均作“不当人子”。 (1)那樵汉慌忙丢了斧,转身答礼道:“不当人!不当人!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一回)  相似文献   

13.
吴丽珍 《广西教育》2008,(25):29-29
这一天,我正在讲二年级课文《开天辟地》的生字,有一个女同学用“丈”字组了一个词“丈夫”,引得不少同学窃笑,我也笑了:“小迎同学说得没错,你们的爸爸就是你们妈妈的‘丈夫’!”学生听了会意地笑了起来:“老师,你也有丈夫!”这时,那个叫小迎的女同学又站了起来,一脸认真地说:“我们长大了也会有丈夫!”话音刚落,教室里“哄”的一下子笑开了花,女孩子们低头捂嘴,  相似文献   

14.
2.狐狸蒙上眼咧……第一种经验“狐狸蒙上眼咧 ,什么也看不见咧 ,它在那边打着坏注意 ,我们大家要小心咧。”这是在幼儿园学过的游戏歌曲中我印象最深的一首。一想起它就会联想起 :“狐狸”在歌声一停就猛扑过来而我们则大声尖叫着四散而逃时的紧张兴奋的情景……长大后我才知道这首歌原来叫做《军民大生产》。“midododo花儿开 ,两只蝴蝶飞出来 ,东飞 ,西飞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在幼儿园学过的舞蹈音乐中我印象最深的一首。一想起它就会联想起 ,父亲拎着他的大花裤衩边 ,唱着这首歌和我们一起跳幼儿邀请舞时的幸福快乐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幸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一些教学录像片,感觉自己也成了王老师的一名学生,心随着他一起动,情随着他一起洒,有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忘不了《鸬鹚》中那潇洒的“一抹”,忘不了《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令人震惊的“纹丝不动”,忘不了《荷花》中那个充满灵性的“冒”字……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他对《一夜的工作》中的“审阅”一词的教学,因为它已经在孩子们心中,在我心中,在所有听课人的心中定格!它是一幅画,周总理孜孜不倦批阅文件的身影就在我们的眼前,周总理为新中国的发展,双眉紧锁,冥思苦想的样子,就在我们眼前!周总理“身”在批…  相似文献   

16.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我在书房大声读着古诗《咏柳》。咦,“佚名”?这名字好熟悉,好像在哪见过,管它呢,不就是个人名吗,记住就行了。谁知,过了几天,“老朋友”又见面了:我打开新买的《智慧背囊》,刚翻开一篇,作者又是“佚名”。嘿,这个叫佚名的人真了不起,又会作古诗,又会写散文!对了,好像以前看到的一首歌也是他写的,这个佚名简直是个天才!咦,不对,那本诗集选的全是古人的作品,而《智慧背囊》可全是现代人的作品,哪有那么长寿的人?我望着天花板苦思:佚名是谁?佚名是谁?对了,翻《辞海》。我翻开《辞海》文艺分册,可还是找不到。…  相似文献   

17.
写到这儿就要特别说一下《吻别》这首歌了。 这首歌在我们高中的时候是如此的流行。我记得在高一的时候,鱼刺坐我后排,每天,每节课,不论是什么课,下课铃一响,老师一说“下课”二字(他毕竟还不是彪哥),他就立刻起立,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基础教育,也包含着情感教育。例如, 《散步》一文虽然只有短短六百余字,但文中蕴含的亲情、温情使人感动、震撼。上这一课我提问学生: “对‘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的时候听她的话一样’有什么感受?”学生没有反  相似文献   

19.
“短”趣     
同学们都知道,现在的人们都提倡开短会、说短话、写短文,下面我就向同学们介绍几则“短”趣: 一个标点的信法国大作家雨果将小说《悲惨世界》投寄出版商后,一直没有回音,他给出版商写了只有一个“?”号的信,出版商也很巧妙地回了只有一个“!”的信,表示小说将要出版。  相似文献   

20.
浙江卫视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吸引了大量观众.其实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都有不同的‘好声音". 1.上古时期的好声音:被现代音乐界津津乐道的上古"好声音",应该是一首情歌,姑且称之为《侯人歌》.《侯人歌》留下来的歌词只有短短的4个字:"侯人兮猗".侯即‘候",意思是,"那个等待的人啊."四个字中,实际能表情达意的只有"侯人‘二字,"兮猗"是感叹词.但是,就靠这两个字,《侯人歌》唱出了对爱人的殷切期盼,唱出了中国上古时代的‘好声音",成为上古音乐史中南方音乐,即所谓‘南音"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