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第48页的“对流”演示实验,是把装有冷水的烧瓶悬空架在铁架台上。水静止后投入一些高锰酸钾的晶粒,使它沉到水底。用酒精灯的小火在烧瓶的下面对准晶粒加热,我们会看到,晶粒周围的紫红色液体向上升形成一股股细流。然后又沿着瓶的边缘流回瓶底。不一会,整瓶水都成了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这个实验的效果较为明显,是可以成功的。但是在烧瓶中加入高  相似文献   

2.
一、“对流”演示实验的改进 初三物理第二章关于对流的演示实验,课本介绍的方法虽然可行,但由于高锰酸钾极易溶于水,把它放入烧瓶后,晶粒下降过程中很快就染脏清水,并且在加热时会加快高锰酸钾的溶解,不易看出紫色溶液的“一股股细流”上升。对此,我们做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3.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第二章中水的对流演示实验,是一个比较难做的实验。其主要原因在于烧瓶内的高锰酸钾容易溶解,实验中往往来不及看清楚实验现象,整瓶水都变成了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了。有一些教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如:使用橡胶粒来代替高锰酸钾;使用铝箔和甘油来代替高锰酸钾和水;采用冷水热水对流等等。我们所设计的“水的对流演示仪”,较好地解决了演示中的一些问题。现介绍如下。演示仪包括500ml烧怀一只,无色可乐瓶一个,内  相似文献   

4.
头发的妙用     
初中物理教材第二册在图2—16演示实验中,由于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得快;不容易观察到水的对流的形成,更不能反复地演示此实验.在实践中我用头发代替高锰酸钾做实验,效果较好,具体做法是:取少量干净头发,每根剪成数段,每段长不大于1毫米,然后放入装有冷水的烧瓶中,摇动烧瓶使大部分头发屑沉入瓶底,再用酒精灯的小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水的对流演示实验,按照课本的实验装置,演示效果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高锰酸钾晶体进入水中溶解得较快,使整个烧瓶里的水很快就变为紫红色,学生几乎观察不清楚水的对流路径。为此笔者对这个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现介绍如下。 器材:锥形烧瓶一只,去掉瓶底的透明普通瓶子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小学自然第七册《物体的热胀冷缩(一)》一课中,有一个“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在烧瓶内装满染红的水,用中间有细玻璃管的胶管塞紧瓶口,红水会升到细玻璃管中,在液面处做一个记号,将上面的装置放入热水中,看到什么现象?再将上面的装置放入冷水中,看到什么现象?《教学用书》中讲:“通过实验可以看到装有水的烧瓶放入热水中,细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放入冷水中,细玻璃管水柱下降。说明水有热冷缩的性质”。然而,我在上这节课前,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1 水的对流 做水的对流实验,往盛水烧瓶中投入高锰 酸钾晶粒时,未对烧瓶加热,水就有些显紫红 色,影响了实验效果。若用打字蜡纸的衬纸将 高锰酸钾晶粒包住,外缠些铁丝以利下沉。这 样处理后,就无上述现象出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新编初中物理第二册“物体的热膨胀”一节中,通过“手握烧瓶”,“用酒精灯给装满冷水的烧瓶加热”,及“用火给铜棒加热并加以放大”。这样三个实验得出结论:“气体的热膨胀最显著,液体次之,固体热膨胀最不显著。”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用“酒精灯加热”实验费时较长,且液面变化不显著。如果将盛满水的烧瓶放入盛有热(开)水的烧杯中加热(如图)就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玻  相似文献   

9.
家庭实验室为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日本作家高桥秀树建了个“家庭实验室”,他经常在家中带着儿子一起做实验。父子俩拆过自行车、安装过小马达,每一次实验成功,他们都会无比兴奋。父子俩还曾按照儿子的课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加热烧瓶,等烧瓶里的水沸腾后盖上盖子,然后将烧瓶底部浸入冷水中,烧瓶里的水停止沸腾就马上用冷水从烧瓶顶上浇下来,看看烧瓶里的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课本里附有解释的正确答案是:水会再次沸腾。在试验上,当水再次沸腾的瞬间,高桥秀树看到了儿子脸上又惊又喜的表情。捉知了和买食品大石寿美惠小时候是远近闻名的“捉虫…  相似文献   

10.
初二物理要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课本上对此实验的说明是:“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我们多次按说明进行实验,因为“微微加热”很难掌握好,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发现烧瓶底部有少量液态碘出现,这样就会使学生得出错误结论,不能正确理解升华和凝华这两个念。我们采用热水蒸气对碘加热的方法,使实验现象极为明显。改进方法是:如附图所示,先把烧杯中的水加热,使其沸腾。取少量的碘粉放入圆底烧瓶里,然后把圆底烧瓶放在烧杯口固定好,利用烧杯中的热水蒸气对烧瓶的碘加热,就可观察到碘粉受热后直接升华…  相似文献   

11.
杜敦帅 《化学教与学》2014,(2):97-97,95
实验中发现了沾在抽纸上的紫红色的碱性(中性)高锰酸钾溶液,迅速变成深绿色,并很快变成了棕褐色。这个方法解决了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过程中学生对于产物颜色的疑问。  相似文献   

12.
[补充实验1] 第一章第二节中燃烧的条件。 用一个250毫升烧杯放入冷水,放入几小粒白磷,并固定于铁架  相似文献   

13.
玻璃制品的加工,是进行化学实验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去瓶底先在开水中或火炉上,加热瓶底部分,然后再往瓶子里倒些冷水或把瓶子放入冷水盆中,瓶底即被裂掉。2截断瓶子在瓶...  相似文献   

14.
一、实验及现象首先做下面实验 ,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装置三个连通的烧瓶里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气体。然后用夹子夹住橡皮管 ,把左边的烧瓶放在热水里 ,把右边的烧瓶放在冰水 (冷水 )里 ,把中间的烧瓶放在室温水里 ,观察混合气体颜色的变化。可以看到左边混合气体受热颜色变深 ,右边混合气体遇冷颜色变浅 ,中间混合气体颜色无变化。图 2 盐的溶解热效应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然后依照上面的实验操作继续实验 ,装置如图 2所示。先将三个烧瓶分别放入盛有室温水的烧杯里 ,可以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无变化 ,接…  相似文献   

15.
方法之一 :将实验现象通过投影仪投影于屏幕 ,使学生能更清楚地观察。实例 1 :在教“溶解”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见高锰酸钾在水中化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的过程 ,可以把盛有约1cm深热水的玻璃水槽置于投影器载物台上 ,打开投影器电源开关 ,待水静止后放入一小粒高锰酸钾 ,学生就可以从投影屏幕上清楚地看到高锰酸钾逐渐扩散成烟云状 ,直至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学生对“溶解”这一抽象概念便一目了然了。实例 2 :在讲蚂蚁的生活习性时 ,为了讲清楚触角的作用 ,可以做一个蚂蚁闻味游戏 ,用樟脑球在玻璃水槽中围一圆圈 ,将…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第一册中关于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是这样叙述的:“在烧瓶里放入少量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注意观察碘的状态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仍注意烧瓶中碘的状态的变化”.(图1为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我认为此实验应作如下改进:“将少量碘放入烧杯内,把烧杯放在铁架台石棉网上,再将装有适量的冷水的圆底烧瓶放在烧杯上,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和停止加热后碘的状态的变化.(图2为改进后实验的装置)图1       图2  教材中实验存在的问题:1.用手拿着烧瓶并用酒精灯对其加热不当.用手拿着演示,教师距…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时空》2010,(12):23-23
将紫红色叶子的卷心菜叶切成碎片,放进盛有开水的碗中,浸泡半小时以后,水就变成了紫色的。然后再把紫色的水倒入玻璃杯中,现在就可以变魔术了! 桌上放三只杯子,从表面上看,里面都像是干净的水,事实上只有第一杯是干净的水,第二杯是白醋,第三杯水里含有碱溶液。往每个杯子里倒一点紫色的水,你会发现,第一杯还是紫色,但第二杯变成了红色,第三杯变成了蓝色。  相似文献   

18.
家庭实验室为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日本作家高桥秀树建了个"家庭实验室",他经常在家中带着儿子一起做实验。父子俩拆过自行车,安装过小马达,每一次实验成功,他们都会无比兴奋。父子俩还曾按照儿子的课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加热烧瓶,等烧瓶里的水沸腾后盖上盖子,然后将烧瓶底部浸入冷水中,烧瓶里的水停止沸腾就马上用冷水从烧瓶顶上浇下来,看看烧瓶里的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课本里附有解释的正确答案是:水会再次沸腾。在试验中,当水再次沸腾的瞬间,高桥秀树看到了儿子脸上又惊又喜的表情。捉知了和买食品大石寿美惠小时候是远近闻名的"捉虫女王",她一天最多曾捉过101只蝉。现在,她又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小女儿小  相似文献   

19.
上《物体的热胀冷缩》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时,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气球和老师提供的烧瓶、热水、冷水自行设计实验、探究。这时,问题出现了。学生带的气球都比较大,烧瓶放入热水中后,烧瓶内的空气受热后很难把这么大的气球“胀”得明显鼓起来,学生把求救的  相似文献   

20.
实验一:热对流实验  小学自然《热对流》一课中有验证液体热对流的实验,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实验用品:烧杯、酒精灯、漏斗、三角架、石棉网、高锰酸钾、水、火柴。  实验方法:在烧杯底放入少量高锰酸钾,将一小漏斗放入烧杯内并罩住高锰酸钾,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手指摁住漏斗柄的尖端,向烧杯内加水,并没过漏斗柄。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看到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慢慢上升,通过漏斗柄升到烧杯的上层,遇到液面较冷的水,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总是通过漏斗颈慢慢上升,当接近水面时又慢慢降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