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机电英语中技术词、半技术词和非技术词出现的日常词汇,并通过大量翻译实例论述了机电英语翻译的精益求精原则。  相似文献   

2.
《乐章集》里有大量描写妓女的词,比较集中地表现了柳永的狂荡生活和浪子作风。因此,其词也被认为是意淫、语俗之作,无雅量高致,其实,柳词固多绮情艳思,但其羁旅词、宦游词、咏怀词亦不乏雅量高致。  相似文献   

3.
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咏妓词和思妓词。本文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并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内因与外因,以求在还原作者社会背景、剖析作者才艺、情感的基础上,全面地解读柳永的歌妓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辛弃疾的人生遭际出发,通过探讨其词中的政治、人生主题,进而论述其词风和人格魅力。在南宋词坛上,辛弃疾的词用敏锐的政治眼光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又以特有的方式,独辟艺术蹊径,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词作。意趣幽深,包容细密,意境潇洒,韵味浓厚,充分展示了其词作的现实主义词风和人格。  相似文献   

5.
唐宋词中出现了大量的言愁词,主要表现为几种形式:表现男女恋情的相思词;倦旅思归的思乡词;表现壮志难酬、抒发身世感慨的词;伤春悲秋、叹老惜时的闲愁词。言愁词的产生与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肯定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隐逸词大量风行的南渡时期,叶梦得的词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内容上表现出隐逸的特点,并在风格中透露出旷达的词风。  相似文献   

7.
吕本中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其诗歌理论成就显著,同时其创作实践也极为丰富,不仅有大量的诗作,同时还有为数不少的词留存下来。本文即对其二十七首词进行总体的论述,旨在总结其词的基本特色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词族的大量出现,有其独特的语言学价值。它说明了附加构词法表现非常突出,汉语的最佳词音长度受到挑战,某些外来悟睚成为汉语中能产性极强的构词语素。词族现象也为我们提供了透视社会变革,考察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等方面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9.
"尊体"是历代词史的核心讨论话题。唐代词有别于诗主要表现在配合燕乐而歌,五代时以《花间集》为代表,奠定了传统词学柔媚婉约的本色基调,北宋词人主要在内容上对词作新的突破,南宋词人则主要在词乐、词律上将词体与诗体区别开。清代是词学的总结期,集成式词学文献总集的汇纂、词韵词律的考订、杂体词的大量涌现,都表明词这一诗歌体裁最终取得了独立的文学地位。本文对历代词学家的尊体观念进行了概览式考查,给"尊体"说以一个比较明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吴文英是南宋词坛大家,其词大量运用修辞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密丽深曲的艺术魅力。该文通过具体作品的解读,简要论述梦窗词中通感、比喻、借代、复合修辞以及切字切词等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1.
姜夔是南宋词坛上的雅士,他的词注重练字造句,讲求音律,咏物词别有寄托。词境幽冷悲凉,独创一格,后人多以"清空"、"骚雅"等来概述他的词风。"清空"与"骚雅"内涵丰富,既包含言辞、又涉及意境,对后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词学对批评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意象批评方法的运用;二是对比较批评方法的运用;三是对源流批评方法的运用;四是对摘句批评方法的运用。清代词学作为我国古典词学的繁盛与总结阶段,它对不同文学批评方法予以了全面地继承、丰富、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艳情和咏物是词体发展中最重要的两种创作类型,在南宋时呈现出交融的创作态势,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艳笔来咏物,主要体现在咏花之作中。二是借咏物抒发艳情。这类词在表达男女之情尤其是相思离别时,并不直接用艳语而是借咏物来传达,以姜夔咏梅、咏柳词最为典型。三是咏物与艳情交叉重叠。这类词以艳笔咏女性身体、女性物品,或所咏之物与女性活动不可分割。艳情与咏物互相交融的创作倾向,不仅是词体本色特质的反映,同时也是词体雅化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4.
唐圭璋先生一生致力于钻研词学,他的词学思想既发轫于前人,又独有创新,归纳如下:一方面,词的创作旨法上,主张雅、婉、厚、亮,注重词的谋篇布局、用词下字,强调词作的真情实感以及音乐性;另一方面,词学研究方法上,重视运用“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文献意识很强,主张品读优秀的选本,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进行词学研究,做到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300多首苏词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神话意象,可概括分为神女意象、神物意象、神境意象三大类。这些神话意象的大量运用丰富了苏词的色彩,增添了苏词的神韵,使苏词充满浪漫气息。  相似文献   

16.
题画词作为词之一种,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而且词人主体意识的介入使得词画结合,情景互见,极大丰富了题画词之内蕴。就吴藻题画词来看,其个体情感的植入基本上是通过两种方式进入作品的,即描摹画面镂尽画境和借画写心植入自我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曾经为宋词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在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柳词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我们以《人间词话》来衡量柳就会发现,其实柳永词的创作成就多处符合《人间词话》的评词标准。然而,通本《人间词话》似乎有意对柳永及其词避而不谈。对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无论著论及。从《人间词话》可以看出,王国维对柳词不重视甚至心存偏见之原因在于尚好古雅、鄙夷娼妓词。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词论》勾勒了词至北宋的发展简史,历评前辈与同辈词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重要观点,强调词与诗别,在词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词论》意在为时人作词设立标准,故不可不要求严格;“别是一家”不仅在于词要协音律,更在于词的内容特色,着眼于词专主情致,长于抒情的特色;《词论》是苏词和柳词流行于北宋词坛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9.
詹安泰《论修辞》一文,引入现代修辞学研究方法,强调修辞目的和效果,一改词话玄妙莫测的叙述方式,创立"别是一家"的词体修辞论。以情感的传达和修饰作为修辞的根本,将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相结合,试图化解技术词藻与词心词情之间的矛盾,呈现出以"学词"为基础的"大词学"观,由此发展的艺术风格论也成为当代词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20.
邓廷桢作为晚清词坛一位重要词人,他和林则徐的词被誉为“大臣词”中“双璧”。邓氏词学观以“寄意”为中心,求雅,斥艳,推崇白石、玉田的同时,兼采苏、辛,融合两派,从而锻炼出“返虚人浑”词学主张。他的词高朗疏阔,款款情多而又婉曲清扬,实为晚清词史平添了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学风貌。对邓廷桢词学的研究实有进一步拓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