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机染料对一次写光盘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光盘寿命的因素有光盘的制作工艺、使用保管条件和光盘的制作材料等。档案部门常用的一次写光盘,其记录层的材料是影响光盘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光盘档案载体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我们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数据,要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编码“0”和“1”,以文件为单位存储在硬盘、软盘、光盘等计算机信息存储载体上。在从光盘上读取数据的时候,激光束在光盘的表面上沿着沟槽移动,有坑的地方不反射激光,电脑就知道它代表一个“1”,空白处激光被反射回来,这个点是一个“0”,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l”和“0”读进电脑后,又被还原成音乐、文件或程序。一、光盘的种类及组成(一)光盘的种类平时我们使用的光盘,直径为120毫米,中间有直径25毫米的圆孔。根据光盘记录密度和容量分类,主要分为CD、DVD、蓝光光盘等几种类型。对于CD光盘,光盘基层的厚度为1.2毫米,容量通常是650MB左右;普通DVD光盘基层的厚度为0.6毫米,单面单层DVD容量可以达到4.7GB;蓝光DVD光盘基层的厚度为0.l毫米,而蓝光光盘单面单层容量可以达到27GB。光盘按其介质的读写情况可分三大类,只读光盘,一次性写入式光盘,可擦写式光盘。只读光盘是直接用模具压制出来的,用户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其中包括CD-ROM、CD-Audio、CD-Video、DVD-ROM、DVD-Audio、DVD-Video等;...  相似文献   

3.
通常,我们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数据,要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编码“0”和“1”,以文件为单位存储在硬盘、软盘、光盘等计算机信息存储载体上。在从光盘上读取数据的时候,激光束在光盘的表面上沿着沟槽移动,有坑的地方不反射激光,电脑就知道它代表一个“1”,空白处激光被反射回来,这个点是一个“0”,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l”和“0”读进电脑后,又被还原成音乐、文件或程序。一、光盘的种类及组成1.光盘的种类。平时我们使用的光盘,直径为120毫米,中间有直径25毫米的圆孔。根据光盘记录密度和容量分类,主要分为CD、DVD、蓝…  相似文献   

4.
中小型图书馆共享光盘网络的构建与设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盘技术的发展及电子资源的日益丰富,推动着我国中、小型图书馆共享光盘物建设进程。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的共享光盘网络设备进行了介绍和比较,然后说明了共享光盘资源存储、访问的要求,最后提出了建设一个现代中、小型图书馆共享光盘网络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书光盘馆际共享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继红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1):117-120
提出采用OAI技术来建设随书光盘资源的共享合作机制与技术平台,并研究随书光盘元数据标准及接口标准,以及如何从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将随书光盘元数据自动批量导入随书光盘系统,最终建立一个让图书馆和读者均满意的、高效节约的随书光盘系统。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随书光盘数量日益增多,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这部分文献信息资源已成为目前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由于目前国家还未出台有关随书光盘管理的相关标准和细则,因此各图书馆对随书光盘的管理也在不断摸索中。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图书馆界对随书光盘管理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和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模式,以期促进随书光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书光盘数量日益增多,如何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成为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论述当前图书馆界对随书光盘管理和利用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附盘的宣传和使用辅导、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等措施,以充分发挥随书光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光盘技术的成熟,图书馆馆藏光盘数量日益增多,对光盘的科学分编和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光盘的特点,分析了光盘的几种编目方法和管理模式,使光盘利用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电子阅览室光盘的存放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电子阅览室不同阶段光盘的存放与利用方法,包括以自购光盘为主的固定排架、以随书光盘为主的固定排架和以随书光盘为主的自由排架3个阶段;总结了各种管理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一个用ACCESS编写的小程序,可以实现随书光盘的著录、查询、打印封皮、打印书标等功能;对以后工作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情报光盘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盘数据库的发展对传统信息服务业是一个挑战,也是信息服务的新模式,本文通过国防科技情报光盘中心的建设,介绍了该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原则、基本网络结构及光盘数据库的建设情况;提出了光盘数据库服务中的几点想法。强调光盘数据库的建设不是目的,服务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影视教学和随书光盘增多,如何对这些光盘进行有效管理是图书馆需要解决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光盘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实现方案。建立了SQL Server数据库并应用相关技术,开发出基于WEB方式的图书馆光盘数据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谈光盘数据库信息服务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光盘数据库信息服务模式。基于虚似网络的光盘数据库信息服务模式是在互有信息交流的信息机构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 ,形成一个虚拟网络 ,借助电话、传真和因特网上先进的传输工具共享它们拥有的光盘数据库。它可使光盘数据库充分发挥效能 ,使信息服务机构获取最大收益 ,还可避开基于广域网的光盘数据库信息服务中引起的版权之争  相似文献   

13.
光盘因为其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和可交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存储介质。近20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产加加工艺的提高,再加上信息产业化巨大的推动力,光盘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家族。近来,这个家族义增加了一些新成员,它们的出现给光盘家族增辉添色,相信它们能给用户带来新的享受和体验。下面对这些新成员作一个简单介绍。 多层荧光光盘 多层光盘的设计原理是由Philips和 IBM公司提出来的,在多层光盘中,各层均涂有介质,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仅为20um,激光束一次仅聚焦在一层光盘上,依次读…  相似文献   

14.
从市场看光盘出版物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光盘概况 1.简史:光盘技术是当今电子热门技术之一,标志着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和存储技术质的飞跃,正以迅猛之势快速发展。光盘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电子存储技术。光盘存储,概念是在1966年首先提出,70年代开始研制。1978年,第一个商品型光盘(视盘)首先推出。因其可保存大量资料,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媒介。1982年CD唱盘出现,即以其抗划伤、体积小、功能强、易维护的特性,迅速取代唱片和唱机。至此,光盘中存储的均为模拟信号,不易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我国DVD、VCD等激光视盘机出口首次超过彩电.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最大亮点。然而,由于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产量已居世界第一的光盘产业能否续写辉煌成为一个大问号。 我国光盘关键部件技术取得突破.DVD领域首次出现“中国标准”,关注光盘产业“新热点” 光盘产业包括以VCD、DVD为代表的激光视盘机和光盘两  相似文献   

16.
全数据库、光盘技术和网络化信息是当前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如何做好光盘数据库的购置工作,对于长期以来熟悉纸质献采集的图书馆员来说是个新课题。本就光盘数据库的购置程序和采用的标准做出阐述.并介绍一个国外同行在这一领域的先进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子出版》2003,(1):34-36
1.光盘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每类有哪些具体类型? 答:光盘大致可分为“只读式光盘”和”可(擦)写式光盘”两大类。前者包括CD光盘、LD光盘、CD-ROM光盘、CD-1光盘和Video-CD光盘等。这类光盘所存储的内容(或音、视频节目)是由光盘制造商、系统开发商或软件出版商预先完成并在生产(开发)过程中一次性压制入盘片上的,其内容是不能更改的;后者包括CD-R光盘、相变光盘和磁光光盘等。这类光盘可根据不同需求,由用户将信息直接写入上述光盘中,其中相变光盘和磁光光盘具有可擦、可写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超 《湖北档案》2011,(8):10-11
1.档案级光盘的技术规定 档案级光盘不同于普通光盘,它是光盘存储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档案级光盘在选择材料加工、工艺、和出厂质量检测上都有严格的规定,从原材料的选择上保证光盘质量。因此,档案级光盘具有其特有的属性和技术指标。目前,通常作为归档的光盘是只读光盘CD、DVD和可记录光盘CD-R、DVD±R。根据中国档案行业...  相似文献   

19.
徐雅丽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3):69-71,56
附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已经逐渐成为目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概述了附书光盘的特点和几种管理模式,介绍了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基于麦达光盘系统的附书光盘网络化管理应用实践以及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数字图书馆光盘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彬 《图书馆论坛》2006,26(3):110-112,139
在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数据存储和光盘共享是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一个难题。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数字资源和实现资源共享,文章提出了采用虚拟光碟镜像服务器来管理光盘数据以及为网络用户提供在线并发访问权限,该方法经济实用、便于管理,支持多用户在线并发访问,有效地提高了光盘数据的利用率,并对其他领域中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