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肖潇  梁军 《新闻世界》2011,(8):212-213
近年来,在电影植入式广告发展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电影植入式广告形式,即电影中植入的明星代言式广告形式悄然出现。本文主要以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和《非诚勿扰2》为例,对影片中出现的,这种电影植入式广告新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传播途径的日益多元化与复杂化,影视作品植入广告成为了一种新的广告形态,并引起广泛的关注。植入式广告在国外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已发展得十分成熟,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本文首先从影视作品中的植入广告的概念入手,结合影片实例分析我国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影视作品植入广告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众传播的多元化发展,广告的表现形式与投放方式也日益多样。电影植入式广告作为电影和广告两项艺术的结合而博得电影制作方及广告商的共同青睐。本文以2010年上映的5部国产电影为样本,对影片中的植入式广告的品牌、类型及出现频率等进行分析,以透视本土电影植入式广告的现状,并反思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植入式广告因其隐秘性、主动性备受业界关注。本文以电影《疯狂的石头》中的植入式广告为实验对象,从记忆、情感、意动三个层面,对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效果进行研究。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性别的受众对植入信息的回忆度、好感度、购买意向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受众对植入式广告的记忆度与接受度较好,广告的植入方式、植入表现形式、受众的个人差异都在不同层次上影响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5.
冉雪莲 《新闻世界》2010,(12):77-79
随着大众传播的多元化发展,广告的表现形式与投放方式也日益多样。电影植入式广告作为电影和广告两项艺术的结合而博得电影制作方及广告商的共同青睐。本文以2010年上映的5部国产电影为样本,对影片中的植入式广告的品牌、类型及出现频率等进行分析,以透视本土电影植入式广告的现状,并反思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果植入式广告是依附于电影而存在的,植入式广告的效果也最终会取决于电影的质量。因此,广告的植入要以确保影片质量不受影响为基础,同样也是保证广告效果的前提。而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是广告主实现其宣传目的的一种流行趋势,面对电影中越来越多的植入广告,广告的植入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凸显了电影业的不成熟。探讨怎样在保证电影艺术性的前提下进行广告的合理植入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柯文浩 《今传媒》2011,19(3):74-75
电影植入式广告在美国已发展至成熟阶段,近年来在中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本文简要梳理了中美两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发展路径,并以《非诚勿扰》和《变形金刚》为例,通过实证方法比较两部影片植入式广告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中美电影植入式广告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植入式广告发展势头迅猛的当今,不同营销周期的产品与媒介之间如何运作才能使传播效果最大化,是当今植入式广告理论研究界的热点课题。本文以都市电影为切入点,论述了新生产品植入式广告的制作流程中,植入前独特价值点的选择,植入过程中植入技巧的运用等问题。以汽车和旅游地产为例,通过《非诚勿扰》中旅游地产植入技巧的详解以及《非常人贩》中"奥迪"利用植入式广告表现自身优点的分析,强调新生产品独特卖点的发掘,广告诉求方法的选择,适当表现手法的辅助在整个制作流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以后都市电影中新生产品植入式广告的制作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9.
植入式广告是以非广告的形式将产品、品牌或服务信息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感知场景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地把广告信息展露、传播给受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电影《非诚勿扰》是近年来我国植入式广告的代表之作,我们可以对这部影片中植入式广告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透过这些表现形式来揭示当前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融入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影视作品中频繁出镜的品牌产品以及台词中的产品广告语影响着观众的观感体验。植入式广告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广告方式之一,已与影视作品融为一体。植入式广告在影视作品中的大量应用,以及其背后产生的利益链条,使得植入式广告很难根除。本文由此入手研究植入式广告现象背后所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电影《非诚勿扰》为例,提出了"娱乐整合营销"的概念,只有这样才符合电影植入式广告良性发展的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植入广告的效果,实现广告投入的利益回报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梁梓 《新闻实践》2013,(7):49-52
我国电视剧植入式广告是受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启发而兴起的.近年来,随着《爱情公寓》、《奋斗》等有大量植入式广告的热播剧的播出,预示着我国电视剧植入式广告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但是,电视剧植入式广告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植入广告过于直白、生硬,完全是“为了广告而广告”,没有合理地结合剧情,既破坏了电视剧本身的艺术性,也没有充分、正确地表达商品的功能或品牌内涵.  相似文献   

13.
牛昭 《新闻世界》2013,(11):136-137
近年来,植入式广告表达越来越完善,植入式广告也悄然走进了网络游戏中。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广告,其形式分为产品植入型、场景植入型、体验式道具植入型、穿越题材植入型、电影植入型以及微博、微信植入型。由于这种广告形式发展时间不长,当前受众群体狭窄,广告主对其了解不深入,投资过于谨慎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是网游植入式广告未来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剧植入广告:E时代的新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美新 《东南传播》2012,(8):146-148
从2000年大学生自编自演的一部《原色》到2010年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四夜奇谭》、《欢迎爱光临》等,网络剧逐步从自娱化走向商业化,从粗俗化走向专业化。本文以植入式广告为切入点,结合几个简单案例分析了网络剧植入广告的发展之道和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在整合营销传播时代,网络剧作为植入式广告很好的载体,可以建立产业价值链,在注重剧目内容的同时整合渠道,联合优秀制作方,打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舒心 《新闻世界》2014,(8):200-201
近年来,随着一些电影、电视剧的热播,植入式广告逐渐引起人们关注。本文以植入式广告的传播方式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植入式广告发展历史、优劣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植入式广告的传统植入形式及面临的问题,探讨植入式广告传播方式的拓展,并浅析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程峰 《出版参考》2010,(3):12-12
很多论述植入式广告的文章,都把植入式广告的起源归结于电影。其实,这是个错觉。图书植入广告,才是植入式广告的始祖。巴尔扎克在写作《人间喜剧》时,里面就有裁缝店的植入式广告。巴尔扎克有一个叫布依松的裁缝朋友,他曾为巴尔扎克做了许多衣服,却不收钱。巴尔扎克为报答朋友,就把这位裁缝的姓名、住址原封不动地写进《人间喜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告主在电影中植入广告的热情越来越高。与植入式广告的迅猛发展相比,国内的相关规范和管理严重脱节。然而,电影植入式广告健康发展的使命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电影植入式广告的运作中包含着多重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注定了电影植入式广告的规范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集合。只有从这些矛盾出发,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中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的规范管理才能走入正轨。  相似文献   

18.
戎彦 《今传媒》2011,(8):143-145
随着植入式广告在实践中的发展,植入式广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这些新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宏观视角立足于创意产业背景,植入从"寄生"走向"融合",同时,植入已经上升到策略的高度;微观视角则分析了植入内容与方式的变化。文章以影视剧(特别是电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期对植入式广告最新变化有较为深入的把握,从而为这种未来主导广告形式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戎彦 《报刊之友》2011,(8):143-145
随着植入式广告在实践中的发展,植入式广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这些新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宏观视角立足于创意产业背景,植入从“寄生”走向“融合”,同时,植入已经上升到策略的高度;微观视角则分析了植入内容与方式的变化。文章以影视剧(特别是电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期对植入式广告最新变化有较为深入的把握,从而为这种未来主导广告形式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力图用消费主义理论对电影植入式广告进行文化分析。首先指出电影植入式广告蓬勃发展的原因是消费社会下广告商与电影行业的合谋,然后分析电影如何通过植入符码对观众心理、态度产生影响,从而将电影观众推向商品消费者角色的转换。最后文章也对电影中消费主义泛滥,非适度植入广告进行了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