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对象一直是各种教育理论流派的研究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发展。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首先,从纵向的年龄维度上看:《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儿童确定为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因此,儿童教育的对象应是0~14岁的儿童。由此,也可推知,儿童教育包括了胎教、家庭教育、托儿所教育、幼儿园教育、初等教育(小学及初级中学教育)及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其中,幼儿园教育和托儿所教育是两种正规的幼儿教育形式,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幼儿教育形式,如胎教、家庭教育及社区教育(幼儿中心、家庭(?)托等),也称非正规幼儿教育形式。因此,幼儿教育的对象也不只是3~6岁的幼儿,还应包括0~3岁的孩子,从年龄划分上看应是0~6岁的儿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0~6岁的儿童中,不同年龄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均等。就全国范围来说,正规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主要面向3~6岁幼儿,其中,6岁幼儿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绘本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性与文学性的新形式发挥着其独特的教育作用。尤其在学前教育中,很多幼儿园将儿童绘本应用于幼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语言领域,也包括健康、艺术、科学及社会领域。主要对幼儿园中儿童绘本应用的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儿童绘本对于幼儿的意义,分析幼儿教师主要考虑哪些方面选用儿童绘本,提出合理化选用策略,为更好地开展绘本教学提供帮助,发挥儿童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更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福禄贝尔(1782——1852年)是德国十九世纪的小资产阶级教育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幼儿教育机构和幼儿教育理论。福禄贝尔从小就失去了母爱,这就使得他在教育工作中,非常热爱儿童,关心儿童的成长。从1836年开始,福禄贝尔专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他于1837年,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德国的第一所幼儿园,招收3~7岁的幼儿,实施他的幼儿教育理想。在幼儿园,他研究了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并开办讲习班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还从理论上论证了开办幼儿园的必要性。在福禄贝尔的倡导下,德国的幼儿园迅速发展起来。福禄贝尔的重要著作有:《人的教育》、《幼儿园学》等。下面从三个方面来看看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幼儿教育越来越被予以重视,经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学前儿童教育中缺一不可的部分,其在学前儿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各自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只有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合二为一,才能最大化发挥出二者教育的优势,才能保证幼儿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家教指导的职责,与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这已经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共同方向。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班级教师是主要指导者,因而提高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水平尤为重要。而园长则应站在家庭教育指导的最前沿,组织管理和指导好教师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营造一个良好的家教研究氛围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像研究幼儿园教学一样去认真研究家庭教育指导。首先园长应有意识营…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经济、科技竞争更为激烈的21世纪,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发展我国幼教事业。而在幼教事业的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机构问题,本文仅就我国幼教机构的多样化发展问题作一些探讨。 我国幼儿教育机构设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对3—6岁儿童实施教育的机构主要是独立设置的幼儿园,对5—6岁儿童实施一年入学前准备教育的是独立设置或附属于基础学校的学前班。由于我国的幼儿教育(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各地的幼儿园在管理体制及办园形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从管理体制上看,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机构主要有公办和民办二大类,而公办又包括了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办的幼儿园、学前班;民办则分为群众集体和公民个人办的幼儿园、儿童中心等。 1、政府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学前班,这类机构的经费主要由国家教育经费开支,因而房舍、设备、师资水平等条件都比较优越。据1988年统计,全国有这类幼儿园10068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5.85%;在园幼儿374.96万人,约占全国在园幼儿总数的20%。 2、政府其他部门办的幼儿园,包括机关、厂矿、学校、部队、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类幼儿园,主要招收本单位职工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育的实施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即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鹤琴先生就明确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够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取得良好的功效。”面对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幼教必须将家庭教育和社会经验纳入到幼儿教育体系中去,形成幼儿园、家庭与社会一体的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从幼儿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发展最早的是幼儿家庭教育,其次是正规的幼儿教育,最后才是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机构 美国的幼儿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两种: 1.幼儿园:一般以对五岁幼儿进行入学准备教育为主,但有时也招收一些四岁甚至三岁的幼儿。从1870年开始就有一些州把幼儿园看作是正规学校体系的一部分。 2.保育学校:以招收三至四岁的幼儿为主,有时也招收五岁的幼儿。大多由私人开设。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类型:(1)由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与社会教育,其中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最为重要,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替代,而且共同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教育孩子并且教育好孩子.幼儿园作为专门教育幼儿的机构,应谈多方面的积极促进幼儿教师与家庭的互动,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23):169-170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同时幼儿教育对一个人性格和习惯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但是社会中关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孰轻孰重的争论此起彼伏,一直没有定论,因此本文拟从二者的概念、特点和对幼儿成长的不同作用入手,试图寻找二者的契合点,让二者在幼儿的教育中相互作用、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长远发展。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对幼儿而言,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家园教育。二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助的关系,只有家庭教育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科学地对家庭教育进行补充,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步调一致,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一、幼儿发展呼唤家庭教育幼儿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幼儿的影响超过幼儿园教育,是任何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家庭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是第一位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大型学前项目研究证实,家庭教育对幼儿认知和个性发展的影响超过幼儿园。1987~198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史慧中教授主持的“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大型研究,在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学前项目(IEAPPP)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组织国内学前教育专家在辽宁、北京、山西、宁…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从哪里开始? 对孩子的教育,首先从家庭开始。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家庭里,上学校学习,要到六七岁之后,进托儿所、幼儿园,也要等到两三岁以后。在这一段时间,孩子受教育的场所,就是在家庭里,家庭给予人生以最初的教育,家长是人生最早的教师。家庭教育,要从日常生活开始。家庭不同于学校,家庭教育的特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学校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如果家长热衷于找专门教材、专门学习时间去教孩子,那就使家庭教育学校化了,失去了家庭教育的固有特色。所谓在生活中开始教育,就是指在吃、喝、拉、撒、睡等日常生活过程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一词自出现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界定。目前关于这一概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性质、对象及关系三个层面。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接受小学教育前的儿童所实施的、以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健康成长为直接目标的保育和教育活动的总和。学前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稚嫩性、教育主体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教育活动的游戏性、教育影响的奠基性和教育事业的公益性等特征。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幼儿园教育、儿童教育、家庭教育等相关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早期教育指零岁至八岁儿童的教育,包括零至二、三岁的婴儿及学步儿教育,二、三岁至五岁前的学前教育,五至六岁的幼儿园教育以及六至八岁的小学低年级教育。本文着重在三至六岁儿童的教育。课程方案是指一种教育和教学的组织框架,勾划出儿童学习的内容与方法及达到已订教育目标的过程,教师的指导工作,教育、教学的环境,以及教育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都是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好孩子,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对做好家长工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九十年代上海儿童优生、保护发展规划》也要求95%以上的儿童家长接受科学育儿的知识和家庭教育系列知识,因为家长的教育水平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在目前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家长望子成龙、望女  相似文献   

16.
石伊琳 《教师》2010,(32):123-123
一、前言幼儿教育是同民教育的第一环,“三岁看长,七岁看老”充分体现了幼儿教育对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而作为幼儿教育的载体,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形形色色的儿童,幼师需要以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指导他们。而最特殊也最难以教导的莫过于性格孤僻甚至是有自闭症的儿童了。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是特殊教育的起点,对特殊儿童学习与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以黑龙江省绥化市特殊教育学校和聋儿康复中心为实践载体,选取60名特殊儿童(包括自闭症17人,听力障碍20人,智力障碍23人)为研究对象,从特殊儿童家长的学历层次、家庭教育重视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三个维度对特殊儿童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许蕾 《考试周刊》2013,(27):187-187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贯穿教育发展的始终,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在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及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合作"一体化"趋势,并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探讨教育问题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来谈。本文就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幼儿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内容、家庭氛围、教育态度与方式、家长的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及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并提出对子女教育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26):143-144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相对于其他各类教育,幼儿教育由于其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采取幼儿园和家园合作的方式更具有必要性,所取得的效果也更明显。过去,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便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对孩子就一切不理了。幼儿园的教师也满足于封闭式的辛勤耕耘,而忽视了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很少主动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孩子。但现在,随着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认识的提高,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幼儿园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抑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而应该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的教育。家园共育的思想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付诸实践。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更是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当今幼儿教育对家园共育的工作已经非常重视。这也是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更严格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育的实践证明,幼儿的良好成长发展,来自学校(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相关的影响,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尤为重要。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幼儿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总和”。如果说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是一辆车,素质是幼儿教育的中轴,那么,教师和家长则是幼儿教育的两个轮子,彼此必须做到目标同一,双轮同向同步。“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作为家长,教养子女是义不容辞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