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融合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并兼顾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效途径.水的多功能性、人的亲水性、水的实用价值、美学价值、文化内涵使得水体与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水体经济为旅游业态和产品创新提供了新兴载体.水体经济与旅游产业融合涉及旅游与水电、水运、水游、水生、水岸经济的融合,可以采取“水辅旅”模式、“旅附水”模式、“水旅合一”模式、“综合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应注重突破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生产要素等方面的约束,从规划、管理、技术、文化、产品上推进两者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新文科建设立足于时代发展,以更高、更新和更远的视野,建立起具有全新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注重学科交叉、知识融合与创新为导向,努力培养国家未来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有着决定性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新文科建设对于艺术学科的发展也显现出其推动作用,如打破单一学科的培养理念,积极推进并建立起跨学科乃至超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面向新文科建设的艺术学科发展路径,需重点关注几个问题:艺术学科当下面临的观念转变;艺术学科与新文科发展的理性辨识;艺术学科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新文科教育与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新文科之于艺术复合型人才创新型培养策略等。  相似文献   

3.
商务英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调研外贸新业态典型岗位能力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优化实践教学等路径来实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高职专业技能+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研究者提出基于数字媒体产品开发,找到市场痛点,优化产品方案、融入专业技术技能,精准培养精英,发展复合型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通过设置培养目标、健全课程体系等培养方案的完善,促成融合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OPDE人才培养模式,从创意、原型、开发、体验全流程融合学生产品开发的专业技术能力、创新创意能力,从而培养切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专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重点之一。本文采用AHP构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选取四川省建川博物馆、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南充市朱德故里进行案例分析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这三个案例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但在产业融合专项政策、产品内容与融合深度、资源整合与融合广度、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四个方面还有待完善。为此提出创新路径:推动产业融合政策落实,加强资金保障;深化红旅融合,打造红色旅游高质量融合产品;拓宽融合广度,资源组合推动业态创新;注重红色旅游融合人才培养,推动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6.
培养“一懂两爱”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新农科背景下国家对农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培养“一懂两爱”复合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地方涉农高校应紧紧围绕“一懂两爱”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三个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两爱”情怀融贯专业课程的思政体系、校企深度融合的“能力递进式”多维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强化三导师制的“一三三”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实践,构建和完善地方涉农高校农学专业新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下,为满足数字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新需求,将技术能力、艺术素养、叙事能力定义为数字媒体技术的专业核心能力,并提出精准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交叉融合型课程体系、组建无界化高水平教学团队、校企共建产业化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策略,以厚实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传播的人才根基。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于构建新型文旅产业体系、弘扬和传播先进文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等方面意义重大。结合烟台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主要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打造文旅特色品牌、整合提升旅游内涵等角度出发,探索加快推进烟台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市场对于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然而体育行业相关人才仍旧呈现出需求旺盛与供给短缺不对等、服务质量与需求预期差距大、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衔接不畅通等现实问题。面对高职体育专业人才与大众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这一目前高职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如何推进高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标准化、高质量健身人才就成了高职教育者和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效构建"校企共同体"模式,运用产教融合模式,提升高职院校体育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培养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人才在从业中的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而言就成了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文化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呼唤高职院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大力提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因此,本文在明确影视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基于“双创”教育理念,探讨高职院校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提供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支持必不可少,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应该以“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为目标,以体育产业市场发展为导向,不断调整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体育人才供给与社会产业需求的平衡,这不仅是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基于健康中国视域分析高校体育人才培育的必要性,探索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并从创新培育理念、调整培养方式、完善课程结构、突出专业技能等方面创新健康中国视域下的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培育路径,促进高校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在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梳理茶文化学科与旅游学科交叉融合的内在联系,指出茶旅融合重点在于“文化属性”。分析安徽省高职茶文化教育发展现状,从课程体系、机制创新和实践路径方面提出茶文化职业教育传承和创新的对策。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构建高职茶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长效育人机制,创新茶文化传承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发展阶段校企合作的高级形式是区域性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形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深化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形成生态系统的创新路径。黄淮学院防水材料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政企多主体协同,以组织模式改革催生产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描绘产业人才画像,变革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产业课程地图,变革课程体系;创设新型教研组织,变革师资队伍;跨学科、项目化的ADRE学习团队,推行研究型教学方法改革等;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立了“3+1+X”校企协同的新工程教育模式;形成教师发展生态;构建校地认同、产业耦合的“特色育人”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关键在于人才能力培养的“科学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应以教育模式科学转变为根本,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课程体系构建的“先进性”;以“创新发展”为指导,加快创业教育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步伐,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复兴,以此对创业教育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角度进行科学转化,形成创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十四五"时期,江苏应从"大文旅"视角构建融合发展机制,包括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政策与制度、完善文旅市场融合机制、完善文旅部门机构融合机制、完善融合发展平台机制.此外,还应强化文旅深度融合理念,规划上形成"合力",以大项目推进文旅产业融合,以特色活动推广文旅品牌,加快推进智慧文旅融合,重点推进十大领域的文旅融合,加强理论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游客自身品味和要求的不断提升和国家旅游市场环境的不断规范,对复合型体育旅游导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既给导游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也对复合型高素质导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将对旅游院校体育导游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建议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四川省2016—2020年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构建四川省体文旅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并比较分析“十三五”期间四川省体文旅产业耦合度和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四川省体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关系极强,但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高,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以此提出了强化体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丰富融合产品、拓展融合市场空间和完善支持政策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围绕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目标任务,把握“新技术”、明确“新方向”、瞄准“新标准”,构建了在智慧商贸、新零售、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校企协同、课证融通、评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聚焦探索了现代商务活动的业务流程对复合型商务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创新人才。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制约学校和企业深层次合作发展的“瓶颈”,构建高职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面对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过程中,酒店业的多样化产品以及较为广泛的服务内容满足了客户较多的消费需求。经济化市场的发展也在促进酒店行业的转型升级,酒店的新业态发展需要加强对酒店文化产品都创新性研发,充分发挥旅游业与酒店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在此发展中离不开对酒店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对于高职酒店人才培养,高等职业院校中的酒店管理专业承担此重任,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就业发展为导向,完成对人才创新是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