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息科技技术发展支持下,新媒体时代来临.新媒体技术与思维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全过程,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形成深远的影响.而如何以新媒体为导向促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成为学校教学改革较为关注的话题.对此,依据新媒体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关联,分析新媒体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的影响,提出新媒体时代的播音与主持艺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传统媒体改革转型的步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措施,以期能够促进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阳南 《今传媒》2016,(12):143-145
播音与主持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整合者,在媒体与受众之间起到关键性的纽带作用.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分析了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性教学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推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传媒业的必备技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数字素养教育在教育目标、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面临挑战。本文探讨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数字素养教育的需求和改革方案,总结了该专业学生在洞察力、解读批判、网络技能、个性化、多元化等方面的数字素养需求,并提出了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数字素养教育的可行路径: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涉猎多元知识内容,熟练掌握使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对信息和艺术元素的有效表达,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解读能力,推荐教材之外的专业书籍,要求学生分阶段研读,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时代,传播业的结构调整和运行变革,不仅使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面临新问题,也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和教材出版提出新挑战。教材是供教学使用的资料,实用的教材是教学实践的基础,但是目前播音与主持专业教材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并没有引起编者们的高度重视,进而映射出整个学科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材出版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徐华 《出版广角》2021,(9):86-88
随着世界媒介生态环境和传播格局的变革,中国特色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互融合发展中,高校势必要转变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建立起更适应媒体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格局.文章从融媒时代主持人竞争力的新要求进行分析,结合目前我国播音与主持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总结融媒时代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规范化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必须贯彻的基本教学理念.规范化的播音主持教学和规范化的播音主持实践,呈现着紧密的因果关系.不规范的播音主持教学必然导致播音主持创作主体有声语言的失范.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规范化教学这一要求,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也是我国所独有的专业.不同学历层面、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人们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认知有所不同,各有侧重.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应顺势而为,建构大传播格局,以传播学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和定位,拓展学科内容和办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播音主持专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昕瑜 《新闻界》2012,(4):66-69,76
本文通过对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指出高校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媒体期望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媒体需求不对接、资金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管理不够完善成为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面临的多重困境,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播音与主持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构建。  相似文献   

10.
石绍军 《今传媒》2011,(12):135-136
通过对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的教育现状介绍,从执行教育部门的产学结合的教育方针;高校的竞争压力;社会新增专业的走俏;高职院校的灵活机动以及主持与播音专业的特点等六个方面,阐述开创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多元化培养的条件。从这六个层面进行论证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的多元化培养,同时具体的阐述高职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多元化培养。  相似文献   

11.
李高飞 《大观周刊》2012,(45):70-70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有很多播音主持院校的观念和行动都不及媒体的发展,这样就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现如今,基于媒体的融合,发展多媒体平台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为了当务之急。我国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媒体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为广大对播音主持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媒体融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影响,提出了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定位依据,并对其进行了探究。对播音和主持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面向广播电视媒体培养播音员和主持人,是我国特有的现象。近年来,我国播音专业教育教学取得长足发展,但其中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从而制约着播音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最终影响到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表面繁荣难掩质量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广电媒介发展异常迅猛,对播音与主持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受播音员、主持人明星效应和学生升学压力的影响,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下简称播音专业)的人数呈旺长势头。在双重的强劲需求拉动下,播音专业成为我国中等以上学校扩张规模的大热门。据不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演艺明星跨界主持,人工智能主播及网络主播抢占市场资源,大量播音专业科班毕业生无法对口就业。面对媒介变革的复杂环境,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坚持守正创新,以媒介发展为依托,兼顾新闻与艺术属性,结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特点,组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方向群,在原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基础上,增设播音与主持艺术(礼仪文化)、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专业方向,并推进“四课联动,创新课程体系”及“引培同步,升级教学资源”等措施,经探索实践建立具有浙传特色的“一播三色”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简单介绍了新媒体与播音主持专业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所提出的相关要求,从而提出了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很多播音主持院校的观念和行动落后于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与媒体融合这一趋势相结合,发展多媒体平台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媒体融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影响,提出了从观念、平台、教育对象方面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传统播音主持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背景,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愈加严重,所以实践教学是播音主持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践活动是否能有效地进行,既依赖于制度、师资、设备等的合理配置,更依靠高校与地方的媒体平台的合作,这使得高校突破了原有的教学实践模式,从而实现了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习模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播音主持艺术同其他形式的文艺一样,在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上,都存在浓浓的时代感。不同的时代所铸造的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文化因时代感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反过来可以说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特色也直接反映出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为了在特定的时代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播音主持应紧紧把握艺术语言的时代感。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时代感,对进一步深入探讨播音主持如何准确把握艺术语言的时代感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播音主持专业逐渐成为高考填报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我国有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自2000年以来,播音主持专业不断发展完善。不仅在理论知识的专业素养方面有所成就,同时很多高校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员。从专业特色来看,播音主持艺术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双向结合,因此我校专门创办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研讨班。其首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加速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大众传媒越来越成为文化生产和发布的中心,播音主持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化生态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造。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主体,与其所在的播音主持生态环境发生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对新形势下播音主持生态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万光明 《新闻世界》2013,(6):237-238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广西地区各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了解东盟背景下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东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相结合,促进广西地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