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闻摄影美学,是一门介于美学与新闻摄影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新闻摄影与美学结亲联姻的产物。新闻摄影美学的学科研究,应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有用”原则。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它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一是研究新闻摄影作品在表现社会生活时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美,这是客观上的;二是研究作者如何运用美学规律和原则去  相似文献   

2.
各级各类报纸每天都登载大量的新闻图片,然而真正让读者过目不忘的新闻图片有多少呢?大量的新闻图片如过眼云烟,其效用几乎等于版式上的装饰、点缀。我国从1986年开始举办新闻摄影展评,历届评出的优秀影作充分说明,只有那些符合价值构成的新闻摄影,才能产生新闻冲击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新闻摄用的价值属性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是传播形象信息的一种形式,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说到底是信息价值的问题。”尽管这并不是新闻摄影的准确定义,但它触及到新闻摄影的价值属性问题。我们说,新闻摄影的价值是由一定的新…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1989年11月28日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言而喻,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是我们新闻摄影工作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精髓。在经过“六·四”风波之后,重新认识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闻摄影的党性原则也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就是要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片来真实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和  相似文献   

4.
如果以“四·五”运动作为新闻摄影的一个新的起点,中国新闻摄影的新的纪元已经开始17个年头了。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的实际,以一种充实的热情反映这种实际,这是与前辈新闻摄影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果说前辈的新闻摄影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的审美判断,并因为这种判断无可避免地存在某种浮泛的话,新时期新闻摄影就总体讲已经不仅是一种审美,而且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当然这要有一个过程。关于“四·五”运动的一批新闻照片,使新时期新闻摄影的开端达到了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高峰:一批业余的、在当时并无组织的青年摄影爱好者们,出于正义和良知,不约而同地拍摄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主题。这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的定义是什么?在新闻摄影的理论研究蓬勃兴起、并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回过头来再认真地思索一下这个新闻摄影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或者说常识问题,并非玩弄文字游戏,而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因为“在任何稍微精确的研究中,不管它的对象是什么,一定要依据严格地下了定义的术语(普列汉诺夫《论艺术》)。在现实中,对新闻摄影许多理论问题的争论,与对新闻摄影持不同的理解有很大关系(实际上也就意味着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是新闻的现场形象纪录。正如郑景康老前辈说的那样,从“实事”(新闻事实及其现场)中“求是”(拍摄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由此可见,新闻摄影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它是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具体事实的真实纪录。既然说到新闻摄影是真实的纪录,现在提出新闻摄影也要打“假”,不是节外生枝,而是新闻改革开放的需要,必须认真对待。 以我之见,众揽诸报新闻摄影报道,细细研究,“假、大、空”的报道确实不少,所以新闻摄影也要打“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文革”中提出的“事实为政治服务”、“不受真人真事限制”等所谓的“理论”的影响下,曾出现过不少的“假·大·空”照片,其流毒至今还在困挠着今日新闻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1年是中国摄影记者不甘寂寞、大胆探索、显现本色的一年,海湾烽火、经济建设、廉政建设、人民生活变化等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社会新闻都涌现出众多新闻摄影佳作。昨天的新闻便是今天的历史。今年1月7日——9日在哈尔滨日报社的会议室里,来自全国各地70余名由总编辑和新闻摄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认真审视着参加第11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的5000余幅(组)作品。他们既在回顾历史,评判着改革开放10多年后中国新闻摄影的状况,也在思索探究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向。传真纪实、传情寓意;走出平淡、走向深入——这是众多评委对新闻摄影应走之路取得的共识。本刊将有关上述看法的四篇短文发表于此,以期引起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中国新闻摄影在新闻改革的大背景下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时期。但同时,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又使中国新闻摄影多了一些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这样的形势下,保持清醒是发展事业的关键。本文就当前我国摄影记者面对的五个流行概念及其从中反映出的价值观问题谈点看法。一、“走向世界”不等于“走向西方”10多年来,中国新闻摄影界不断能听到“走向世界”的呼声。然而,中国新闻摄影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带着什么样的价值观“走向世界”,是值得研究的。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快,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更加迫切,中国新闻摄影与世界…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的平民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勇 《传媒观察》2007,(6):52-53
随着“荷赛”的引入中国,以及近几年来中国摄影人在“荷赛”中屡屡获奖,特别是获奖名单中诸多摄影后生的出现,让人们对新闻摄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其实新闻摄影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已经淡化了过去摄影家们所拥有的一般人很难掌握的技术,淡化了作品中一味追求的纯美学概念,让人感觉到新闻摄影更多的是关注新闻场景的记录和摄影观念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著文赞同过“新闻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一个品种”或“体裁”的结论(此见解已纳入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艺术分册里)。经过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再认识.我又得出与上述定论相反的结论:不须划清新闻摄影(也可称“摄影新闻”)与摄影艺术的界限;新闻摄影学与摄影艺术学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科学门类;新闻摄影学是新闻学的属类,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11.
研究新闻摄影科学湖北日报社社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卢吉安“新闻无学”,“新闻摄影更无学”的观念,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广大新闻工作者,阻碍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无学”的念,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是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  相似文献   

12.
几十年来,蒋齐生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新闻摄影实践,探求新闻摄影理论,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对新闻摄影是外行。前不久参加了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研讨会,曾就蒋齐生同志的某些论点,谈了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指导新闻摄影的问题。现将这些粗浅的看法整理成文,求教干新闻摄影界的同志们。一、新闻摄影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艺术范畴蒋齐生认为:“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是“新闻战线L的一个独立兵种”(见《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及其它)一书,下同)。摄影新闻同文字新闻、漫画新闻、日播新闻。电影新闻、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3.
赵昊 《青年记者》2017,(31):89-90
随着民国时期报业发展与印刷技术的进步,图像传播的功能愈显重要.伴随着都市文化的兴起,知识分子们以积极的“人世”精神关注新闻,通过图像拍摄与传播表达对时事的见解.新闻摄影得以迅速发展,对其内涵、性质与价值的研究初见端倪.1927年,摄影家林泽苍应《良友》画报编辑梁得所之约,在《良友》第18期、第19期发表了《新闻摄影之商榷》(以下简称《商榷》),①“就新闻摄影提出下列四个问题:摄影记者之指南、摄影记者在社会之地位、摄影记者之种类、新闻摄影之实施……有关新闻摄影的定义、性质及要点的研究指导意义,以及新闻摄影的经验之谈等,对指导当时的新闻摄影起到了积极作用”.②本文以《商榷》为考察中心,研究民国时期的新闻摄影理论.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究竟是什么?怎么给它定义?我理解,新闻摄影是“现在进行时”的新闻事实的现场形象截取。这里的重点在“现在进行时”上。这个概念是从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南振中对新闻摄影的定义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闻摄影与新闻摄影赛事出发,对改革开放后国内的新闻摄影赛事进行了相应梳理和归纳,对当代中国新闻摄影赛事与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熊海泉 《新闻前哨》2006,(10):78-78
“影像点评”专栏开创的新闻摄影新思路,体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的人道精神,是当今新闻摄影工作者不断探索、追求和坚持的影像创作价值观。作为直面灾难现场的消防新闻摄影工作者,更应该拿起手中的相机,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在各种突然而至的天灾人祸面前,所体现出的崇高的人道精神。这种人道精神不仅是对当代中国的解读,更是认识人类崇高价值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积极研究理论推动摄影实践﹃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研讨会﹄侧记●周凤桥我国新闻摄影理论研究的积极倡导者、新华社研究员蒋齐生,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新闻摄影工作,对新闻摄影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网络媒体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水流向着媒体的滩头渗透,面对“第四媒体”,新闻摄影之路将如何拓展,不断出现的现代化器材将对新闻摄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几年间,我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锐意改革创新的原则,在批判“十年文革”给新闻摄影造成的破坏之后,开辟了改革、开放、搞活、振兴、发展的新时期,积极变革,探寻正路,勇于开拓。追求创新,发展横向联系,争相走向世界,展现着崭新局面,实现了许多新的突破,并预示着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这些新的变化、新的突破、新的发展走向表现在哪里呢?我把它概括成以下四个主要方面,与大家一起研究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