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校人才柔性流动中的机会主义倾向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聘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高校人才柔性流动归纳为全职式流动、兼职式流动、项目式流动、咨询式流动、候鸟式流动等五种类型.高校在人才柔性流动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某些机会主义倾向也随之产生,降低了流动的效率和效益.对此,本文认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
李志峰  李雪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96-102,119,120
流动是学术职业的固有属性,其本质是人力资本的流动,是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在组织之间的转移。由于高校学术职业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个体和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教师拥有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所有权,通过契约让渡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因此,组织应分享人力资本增值产权。在学术职业流动过程中,通过合约规定双方的责权利,是促进合理流动、实现学术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论人力资本产权运行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产权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关系,这种关系首先必须在制度上进行安排,但是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并不能保证人力资本产权能够实现。从微观层面上必须为人力资本产权的运行构建一个有效的机制,本文从市场机制,契约机制和保证机制三方面对人力资本产权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完善的人力资本市场是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和运行的基础;契约机制规范和界定了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双方的行为和权利、义务;保证机制为人力资本产权运行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构建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定量研究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效果的基础。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效果,从"人才引得进、人才留得住和人才用得好"三方面建立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某高校为例进行实证。同时,结合高校人才柔性流动现状,明确高校人才柔性流动应注意的问题,以便高校充分发挥人才柔性流动的效用。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人才引进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规划;过于重视优厚待遇,缺乏有效的成本收益分析;重视引进人才,忽视校内现有人才;重视业务能力,缺乏对综合素质的考察和了解等.这种人才引进政策会产生很大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对象选择风险、人职匹配风险和流动摩擦风险等.要降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高等学校需要科学规划,完善契约,避免人力资本投资的盲目性,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学校组织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西部高校人才柔性引进的探索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万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3):120-122
西部高校与发达地区高校相比,核心差距是教师人才队伍的差距.人才柔性引进作为一种弹性化的引进机制,可以很好地促进西部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西部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从人才柔性流动的历史发展以及高校的探索和实践来看,柔性引进机制仍然存在着制度不完善、主客体矛盾、保障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对此,地方政府要做好宏观管理和适度引导;西部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核算机制、评价机制、风险规避机制,创新组织模式;柔性流动的当事人要珍惜荣誉地位,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逐渐完善的过程中,界定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并通过契约约束双方的权益是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关键。只有在充分测算和合理补偿高校教师流动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人力资本产权权益基础上,在双方充分讨论和互相尊重前提下,才能够实现流动过程中三方的非零和博弈。  相似文献   

8.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视角审视研究生科研取酬问题,认为研究生教育不仅仅是人力资本投资,还可获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即通过让渡人力资本产权获得报酬。目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因外部性未得到补偿而产权缺失,且存在人力资本产权过度分割问题。以师生的契约关系为前提,用科研取酬确认研究生人力资本价值,可以在促进研究生人力资本产权实现之时,激励研究生投入学习和科研。  相似文献   

9.
组织中设计的激励契约是否科学合理,是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状态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和代理收益。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人力资本产权的私有性、人力资本产权残缺的自贬性、人力资本产权的依附性以及人力资本产权的不可抵押性。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组织内激励契约的设计提供了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产权观还是西方产权理论,都强调产权对效率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本具有鲜明的产权特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可以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本效率。人力资本产权制度通过赋予人力资本对等的产权权能、权益和权责,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是实现人力资本创新价值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The reemergence and growth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represent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over recent decades. Against a macroeconomic background of decentralization, this phenomenon is essentially fuelled by a broad spectrum of political and socioeconomic forces. This study sets out with the primary aim of discussing the current policy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fac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private HEIs based up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property ownership rights. This is undertaken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HE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as case studies on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private HEIs in China (accredited private universities,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Sino-foreign colleges).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on the key issues aimed at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such institutions; these include transfer rights, income rights, government subsidies, access to bank loans and tax-exempted social donations. The government in China has adopted an incremental approach to the regulation of th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thereby providing ad hoc solutions to problems encountered along the way; however, within a mutually understood framework of action, a system of clear property ownership rights is essential to the practical coordina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economic actors.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土地置换中的产权与外部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土地置换不是一个简单的位移问题。高校产权的认可和归属关系到对高校土地置换中产权主体和交易主体的确定;高校的位移导致代表高校历史和文化的无形资产的流失;高校土地置换中的外部效应即城市文化空心化和高校发展边缘化,是影响土地置换方案合理性评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通过对人力资本产权具体分解为“四权”的经济内涵分析,并从价值角度指出了人力资本产权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中的“收益权”上,同时又从企业角度来论述了人力资本产权价值实质就是表现为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其次论述了人力资本产权价值的特点并对其归属进行了评述。最后指出企业剩余索取权具有状态依存性特征,并对其归属模式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教育产权制度的弊端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认为我国现行教育产权制度存在教育机构行政化色彩浓重、学校资本所有权与学校所有权的错位等弊端。要革除这些弊端,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产权制度.理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社区、学校、家长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产权关系,完善学校的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立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把我国公立高校视为经济组织,明晰其产权,进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必然产生对高校治理结构改革的要求。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应重新认识和建立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使公立高校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享有更大的独立自主办学的权力;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应体现高校内部各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权利配置以及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在产权结构多元化的高校,可采用类企业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校长构成,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风险投资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理论、后凯恩斯主义企业理论、软预算约束理论、契约理论、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风险投资制度变迁中的"集团利益困境"及合约执行中的"人力资本产权残缺"、"委托代理风险"问题。认为"委托代理风险"的原因是所有者缺位,"人力资本产权残缺"是合约的动态调整滞后导致,"集团利益困境"是由于成员的搭便车行为及收益分享、成本分摊规则。最后,提出了规避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实质上是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能否有机结合的问题。现行的金融担保体制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存在法律风险、信贷风险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难处置等诸多困境。应完善现行立法和土地价值评估制度,将农村的金融担保与农民享有的土地权利相结合,构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中心的土地金融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基本建设就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法订立基本建设合同及其担保合同就成为做好该项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对学校能否成为保证合同的适格主体、保证的债权能否优先、保证责任的承担份额及其风险防范等问题研究,无疑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银行运营中的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其单一的产权构成方式直接相关,因此,若不在更深层次上进行所有制改革,改变其产权模式,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银行资本运营机制将难以构造。除此之外,四大国有银行之间还应当加强业务合作和创新,精简机构和人员,搞好人员培养,建立和健全内控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