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行附捐邮票是当今世界各国通过邮政捐助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种方式,特别是为少年儿童专门发行附捐邮票,在某些国家已成惯例。八十年代以前.新中国邮政从未发行过附捐邮票。改革开放后,为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对新事物的禁锢,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朱学范利用参加中华全国集邮  相似文献   

2.
谭世光 《集邮博览》2010,(10):73-74
笔者几年前曾以《"之最"最多的一套体育邮票》为题,介绍过匈牙利1925年发行的一套"国际体育比赛"附捐邮票。在该套8枚邮票中,就有9项世界之最:一是把附捐额印在邮票的背面,属世界首创;二是8枚邮票图案,就有8项内容是属体育邮票的世界之最:如最早的"入场式"邮票、最早的滑雪邮票、最早的滑冰邮票、最早的击剑邮票、最早的游泳和划船邮票(一票两项)、最早的童子军邮票、最早的跨栏邮票。  相似文献   

3.
常春 《集邮博览》2016,(4):78-82
《集邮博览》(原名《北京集邮》)自1982年创刊至今30多年来,共发行18期增刊。改版之前发行8期,复刊改版之后发行10期,除1992年发行的增刊未编号外,其他17期均占总期号。从内容上来看,包括集邮年刊、邮展活动、学术专题、集邮人物、地方集邮等,极具鲜明的主题和时代特点。一、1992增刊——《集邮纪实文学专辑》发行于1992年6月,没有总期号,黑白96页,规格与正刊相同。由集邮博览杂志社编辑出版,安徽安庆市报刊零售公司国内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外总发行。安徽省铜陵新华印刷厂印刷,准  相似文献   

4.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03,(12):23-26
附捐邮票 国会倡导 当许多国家热衷发行附捐邮票的时候,美国邮政部门不为所动,并专门把它写进了邮票发行12条原则的第10条:"不发行另加资费的附捐邮票或邮品"。美国邮政总局和美国邮协认为发行附捐邮票是变相地要集邮者纳税。1997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置邮政总  相似文献   

5.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9,(8):4-4
值得称道的匡正《集邮博览》2009年第7期刊登徐海勇先生《谈中外联合发行邮票》一文,纠正了第6期有关文章中对中外"联合发行"邮票的一些不准确认识,特别指出2004年3月1日发行的《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十周年》邮票,是中国邮政与新加坡邮政第二次联合发行的纪念邮票,非常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6.
荷兰 1965.11.16 儿童福利附捐 2286812张 这是荷兰儿童福利附捐邮票第1次发行小版张,也是荷兰历史上第2次发行小型(版)张。含2种邮票6加5共11枚(票图为儿童画)并附票1枚。 1965年11月16日当天,同时有1套5种的儿童福利附捐邮票面世,小版张取了其中的2种——5枚8 6分的《儿童》邮票在下,右边角为附票;6枚18 12分的《女人》在上,奇怪的是:它是横排的,那女人形象就像是躺着。  相似文献   

7.
立健 《上海集邮》2001,(8):37-38
欧洲很多国家的附捐邮票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如德国、瑞士、法国.荷兰、比利时、芬兰、奥地利等国都把发行附捐邮票作为一种传统,不仅年代久、发行持续时间长,且套数多并形成系列,再加上附捐面广(构成多种类别),题材丰富,印刷精美,有些还把版式和品种搞成多样化,故而一直深受几代集邮的普遍欢迎,很多国外爱好都有附捐邮票专集(以同类票种组成的传统邮集)。我国的集邮爱好专门收集附捐邮票的颇少,但也曾经有过好几部外国附捐邮票专集,不过终因票源不畅、老票难配等因素而半途中断。  相似文献   

8.
曹骋 《集邮博览》2015,(2):90-91
在2015年第1期《集邮博览》杂志上,笔者曾撰文介绍英属根西岛即将于2015年1月28日发行中国生肖羊年邮票的信息以及有关该套邮票设计的情况,这是根西岛邮政继2014年首度发行中国生肖"马年"邮票后本次再度发行生肖题材邮票。现在,这套"生肖羊年"邮票已经发行,又为世界生肖集邮爱好者提供了新的收集素材(欲获知根西岛邮票详细信息可浏览根西岛邮政公司集邮局的英文网页www.guernseystamps.com)。  相似文献   

9.
李秋 《集邮博览》2009,(3):61-61
1988年11月30日,香港邮政发行了首套用于慈善事业附捐的《请支持公益金》邮票,发行量101万套,这是香港历史上发行量较大的邮票之一。这套附捐邮票全套4枚,胶印,邮票规格27.94×44.45mm,齿孔14×14.25度,整张50枚。票图分别为:孤儿60分+10分,孤寡老人1.40元+20分,  相似文献   

10.
据香港邮政邮票策划及拓展处的《集邮特刊》报道,原定于今年11月发行一套6枚的《世界遗产——中国的名胜古迹》邮票,提前于6月12日发行。6月12日原定发行《中国敲击乐器》,但《集邮特刊》未公布该套邮票的发行日期,估计与《世界遗产——中国的名胜古迹》的发行日期互调,推迟至11月发行。  相似文献   

11.
附捐邮票是为慈善、赈灾、福利、健康等事业筹集资金而在邮资之外另加附捐金额的邮票,又称为慈善邮票、福利邮票。附捐邮票面值包括邮资金额和附捐两部分,其附捐部分用于慈善事业,邮资部分则可用于邮政通信。我国第一套附捐邮票是1920年12月1日为赈济黄河决口区灾民而发行的,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在北京一版帆船普票加盖“附收赈捐壹分”字样而成。  相似文献   

12.
德国也是一个附捐邮票的多发国家,从1919年发行第1套附捐邮票起,至今已有一千几百种之多(包括二次大战后各占领区、柏林西和民主德国所发行的在内)。其早期附捐邮票中,有些题材也颇热门,如著名建筑物、瓦格纳歌剧等,部分邮票(尤其小全张)的价格也不算低廉,最贵的约值数百美元1套。但1945  相似文献   

13.
2001年8月15日开曼群岛发行了一套“非营利组织附捐邮票”,共5枚邮票和一枚小全张。小全张含50分的慈善附捐。附捐所得将捐赠给邮票图案上的5个组织。  相似文献   

14.
美国1997年的邮坛沸沸扬扬,新闻不断。从首套三角形邮票到首套含隐形文字的邮票,从第一种无背衬纸的自粘卷筒票到第一种只售11天的小型张,从国会对发行附捐邮票的争论到成功举办的太平洋97邮展却财务亏损,使1997年在美国集邮史上写下了特殊的一页。其中被大家一致公认的头条新闻是兔宝宝邮票。  相似文献   

15.
《集邮博览》2012年第3期刊登的《无法忘却的带边纸邮票》,将《遵义会议五十周年》邮票旁边的东西称作"边纸",并不妥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该套邮票说明,应叫"附票":"整版邮票的左边有一枚附票,附票规格: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邮》1996年第5期发表的《“未发行”其实是“误发行”》一文,其提法似不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集邮大辞典》对邮票未发行,已有“停售追回”、“立即停售”和“未发行”等集邮词语作了精辟的定论,似无必要再加一个“误发行”的名词。误发行定义不确,可能引发集邮术语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以增刊的形式推出的《2001年集邮年刊》,圆了集邮者呼唤多年的年鉴梦。邮票与邮品部分,是名符其实的2001年中国邮票大全,12个彩页刊登了大陆、港、澳、台2001年发行的邮票彩图和大陆2001年发行的邮资封、片邮资彩图,配发了相关文章,并以表格形式展示了大陆邮票的基本资料、防伪措施、边纸利用、  相似文献   

18.
林霏开 《上海集邮》2013,(11):32-35
丹麦若干 1982年英国出版的《吉尼斯集邮世界之最》一书说,世界上“唯一并排印制的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是1937年1月丹麦发行的小本票,它将“纪念北斯莱斯维哥爱国主义者H·P·汉森的附捐邮票和普通邮票并排印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11,(4):48
1.世界最早的附捐邮票由哪个地区于何年发行?2.红印花小1元新票在香港苏黎世亚洲第20次拍卖会上以多少港元成交?3.2011年上海集邮节的主题是什么?凡参加2011年第4期"月月有奖读刊活动"的读者,请会员写上会员号,非会员剪下本期第17页右下角的读刊活动标志(复印无效)贴在封片上,并在封片上写上正确答案,贴足邮  相似文献   

20.
发行附捐邮票是支援我国汶川震区的一种具体行动。这次邮票的发行从选题到印刷都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的。其中邮票的设计就超出了设计者所有的常规,用设计人员的话说,严重违反了他们的设计周期。一般的邮票设计周期为几个月的时间,而这套《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附捐邮票,设计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得知中国邮政要为汶川地震特别发行附捐邮票时,本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