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运用"世界历史"的概念,深刻揭示了全球化产生的发端、驱动力、根源以及原始推动主体,并积极预言"世界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要全面参与全球化,利用一切先进的外来因素,另一方面要发挥我国独立自主的精神,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2.
世界历史理论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哲学思考,本文通过比较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与马克思两人的不同世界历史理论,分析出马克思的理论实际上是对黑格尔的一种批判性的继承,但同时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赋予了世界历史理论新的活力,黑格尔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既互相联系也相互区别,两种理论在相互交错中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们不仅要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尤其要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培养具有世界意识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重要部分,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马克思对于世界历史理论的阐述对于建构利益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地域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并最终实现真正的人类历史的过程。全球化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世界化的高级阶段,又是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超越,它为推翻资本统治、实现真正的人类历史奠定了客观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的改革既具有走向世界历史的开放态势,又具有开创真正的人类历史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区域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进程是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贡献。“恶”在哲学史上的作用不断受到肯定。马克思主要把恶的作用归为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类历史在“祛恶扬善”中审视当下的全球化进程,进而坚信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7.
依据全球史观编著的世界历史著作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世界历史体系,二是没有解决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弥补了全球史观的不足,体现了唯物史观和全球史观的有机结合,应该成为我们构建世界历史体系的指异思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论是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经典论述。邓小平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结果。邓小平关于“世界主题”的论述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经典论述。邓小平“世界主题”的论述内蕴丰富,而核心乃是“发展”两字。邓小平发展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科学性与整体性特色。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教育全球化"的形态、历史和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结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教育全球化"给国家中长期战略安全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政策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1978年起,改革开放的大潮开始在中国大地涌动,这30年,成就举世瞩目。这30年,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民主、文明,迎来历史上的空前盛世。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实现。然而,我们在感受成就的同时不禁要问:是什么促使我们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出这样伟大的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的思想源头在哪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今天我们就要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出发研究我国对外开放的思想根源。这是一项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工作,它不仅关乎到我们对于现实的理解和指导,更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