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世界各国所经历的资产阶级革命中,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最彻底;资产阶级在革命前所作的舆论准备,也以法国为最充分.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在革命前为反对宗教神学权威,反对封建专制,做了许多工作,从而在法国兴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这一运动不仅在法国,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伏尔泰简论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他们是一批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他们在与宗教神学权威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都程度不同地经历过艰难曲折、英勇顽强的战斗历程,其中尤以伏尔泰的经历最为复杂、曲折、动人;他们都写过许多抨击宗教迷信和专制暴行的战斗檄文,其中也以伏尔泰写的作品最多,题材最为广泛;从他们还未死掉的时候起,便受人们的责备和迫害,直到现在,责备还没有完,在这方面同样是以伏尔泰最为突出。伏尔泰到底是个什么人物?本文仅就伏尔泰的生平经历,简略地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从唯物主义出发,有力地批判了宗教神学,沉重地打击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教会黑暗势力,发展了战斗的无神论,为反对宗教迷信和宣传无神论作出了光辉的榜样。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曾经多次高度地评价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战斗的无神论,并要求马克思主义者都要学习他们的榜样,把反对宗教迷信的斗争进行到底。但是,林彪、“四人帮”一伙长期以来不仅不宣传无神论,反而肆无忌惮地大搞封建迷信和新的造神运动,致使  相似文献   

4.
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了一场反封建反宗教的启蒙运动。一批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旗帜,进行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的英勇斗争。他们冲破封建制度的网罗和宗教神学的樊篱,用理性的火炬驱散社会的黑暗,用真理战胜邪恶,从而开创了法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启蒙思想运动中,卢梭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提出的社会政治哲学,是  相似文献   

5.
历史:宗教·道德·公民 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前,法国学校教育就是宗教教育。至16、17世纪时,法国的教派斗争相当残酷。当时法国教育的现状是:教会斗争的双方都企图把学校变成宗教斗争的工具,几乎全部学校都控制在教会手里,教师都由教会神职人员担任。因此,学校教育所注重的不是普通知识和技能,而是宗教教育。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尔维修、狄德罗  相似文献   

6.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狄德罗,曾编撰《百科全书》的目的是“要改变人们普遍的思想方法”。他对封建社会、宗教迷信等旧意识形态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宣扬政治平等、宗教容忍和思想自由,为新兴资产阶级大造舆论,给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这一基本思想渗透在他的一切著作中,在文艺理论方面的著作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霍尔巴赫是十八世纪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重要成员,是反对宗教神学、追求真理的坚强战士.他的一生都在不懈地同宗教和教会作战,几乎在他的全部哲学著作中,始终如一地贯穿着无神论思想.他以犀利的笔锋,无可辩驳的事实,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宗教神学的虚伪性、欺骗性和反动性,在斗争中表现了可贵的坚定性和勇敢精神,因此被战友们称为"上帝个人的私敌".他的思想和著作在当时对于打击教会和神学唯心论,启迪人们的思想,对于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一语,就本来意义上讲,是指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或典型形态。除此而外,它同时也指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就这种意义而言,“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指他们的唯物主义思想,而且也包含他们时而显露出来的辩证法思想。恩格斯在他的名著——《反杜林论》中谈到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几乎全都  相似文献   

9.
董联 《文教资料》2007,1(9):111-112
十八世纪法国无神论者为了革命的需要,公开举起战斗无神论的大旗,对黑暗的宗教势力和腐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他们否认上帝的存在及其无限的权能,主张消除人们的无知,唤回人们的理性。这些思想在世界各地不同程度地起着唤醒人们积极斗争的作用。在今天,对这些思想的扬弃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古后期(16世纪-17世纪末)法国王权处于危机时刻仍能发挥"中枢"作用,主要依靠了宗教政策和司法权威两大柱石.国王通过多次颁布宗教宽容敕令,强调其政治中心地位;通过国王的司法权威维护王室的特权;此外,作为王国的统治者及其辅政大臣在关键时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中古后期法国政治历程,可以看出法国历代君主的宗教政策是仅以加强王权为核心,以宗教宽容为手段,以宗教一体化为目标,宽容政策是其缓兵之计,而结束宗教宽容政策导致了法国经济的急剧下降,其后果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让·梅叶是十八世纪初期法国的大思想家。以哲学思想来说,梅叶是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以社会政治思想来说,梅叶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十八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当前中外学术界,一般都以空想社会主义作为梅叶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如苏联沃尔金认为“让·梅叶是十八世纪法国空想共产主义和唯物主义最早的和独树一帜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联十  相似文献   

12.
干涉战争前夕法国革命的成就和影响十八世纪时,欧洲绝大部分国家,仍处在封建统治之下。但是,在许多国家中如法国、普鲁士、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等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了发展。新的生产力和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已经日益加深。在法国,新旧势力的斗争已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任务已提到日程。正如恩格斯指出:“法国的君主政体,在1789年……成为如此不会理的东西,以致大革命……应当把它消灭掉。”巴士底狱的陷落,象征着革命在巴黎已取得了胜利。不久,在外省各地也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当时,进步的资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但人民在推翻封建王朝的斗争中起着决定作用。1789年7月12—14日、  相似文献   

13.
第六章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十八世纪的法国状况和启蒙运动十八世纪的法国正处在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夜。当时,封建制度已日益崩溃,封建专制王朝面临着严重危机,阶级斗争十分尖锐。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正日趋成熟。在封建躯壳中产生的法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十八世纪时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它不仅  相似文献   

14.
人道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来的学说。作为反对宗教统治的思想斗争武器,“人道”的锋芒针对“神道”,人道主义者号召人们从神界转向人世,以打破长期加在人们身上的神学精神枷锁,尽管人道主义者各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和阶级倾向,但他们的基本理都主张人的精神解放和个性自由。从“文艺复兴”开始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以后,人道主义不仅在“宗教改革”和“英国革命”反对封建主义制度的两次决战中发挥了进步的历史作用,而且到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发展出“天赋人权”说和“社会契约”说的政治理论,从而成为反封建斗争第三次决战的“法国革命”的理论指导。但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它在基本观点上的片面性和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一、序言教育和人类社会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在一切剥削阶级所统治的社会中,教育的共同点就是反人民、不给人民以教育,反对一切进步的教育思想。因此,广大人民为争取进步的教育所进行的斗争就成为教育史发展中的中心问题。教育史也可以说是人民争取进步教育而斗争的历史。为争取进步教育的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曾是这样的激烈,当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6.
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和法国的争霸,是世界近代史上大国争霸历时最久、斗争最激烈的一次。英法两国,围绕着商业、海上和殖民地的霸权,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夺。当前,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激烈的争霸斗争,重温两百年前英法争霸的历史,对我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国际斗争,不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董志浩  刘瑶瑶 《文教资料》2007,(20):100-101
理想化的中国形象大量出现在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作品中,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宗教因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了十七、十八世纪英国重要作家文学作品中理想化的中国形象并分析论证了其产生是和宗教因素,即传教士在华执行的传教政策和为争取对在华传教的支持所做的努力,有着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8.
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领袖,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哲学、美学、戏剧、文艺批评等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在小说创作上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龚古尔所说:“狄德罗开创了现代小说、戏剧和现代批评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翻开世界近代史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曲折、再发展 ,每一步总能看到法国的“参与” ,或者说 ,近代法国 ,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镜子 ,通过它 ,能清晰地知道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轨迹。14、15世纪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城市中有法国南部城市。从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扩张和掠夺中得到实惠的国家中有法国 ,开始了商业和殖民争霸 ,开始资本原始积累。《巨人传》是法国文艺复兴的反映。国王允许信仰新教 ,是法国宗教斗争、改革的结果。17世纪中期 ,法国路易十四改革 ,是同时期几个封建国家改革中较为成功的 ,它推行了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促…  相似文献   

20.
近代欧洲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思潮是起自法国;一次是十八世纪掀起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潮,另一次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掀起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思潮。前者曾以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作为哲学的根据,后者也利用了法国唯物主义的原理,去论证自己的学说。这两次思潮席卷着欧洲大陆,尤其是它的紧邻德国;那个时代无论是在政治上或是在理论上,可以说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当时的巴黎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圣地,也是社会主义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