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前提之一,这是一条早已被证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列宁一贯强调,提高居民的教育水平,在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提高社会生产力中有决定性的意义。列宁在十月革命初期发表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生产率的条件之一,“就是发展群众的文化教育事  相似文献   

2.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大好形势下,年轻的苏维埃俄国经历了同国内外强大的阶级敌人的殊死大搏斗,终于保卫住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且在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计划的指引下,胜利地走上了恢复国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道。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典范。列宁撰写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这篇论文,就是当时指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纲领性的文献。我们在揭批“四人帮”反党集团的胜利进军中,在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的情  相似文献   

3.
列宁亲自领导的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同国内外敌人进行激烈的搏斗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为了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巩固苏维埃政权,一九一九年三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八次代表大会。在为这次大会起草的《俄共(布)党纲草案》中,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俄国革命的实践经验,规定了俄国无  相似文献   

4.
二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明确提出了俄国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十月革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俄国开展了宏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俞良早教授关于十月革命以前列宁未提出俄国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世时苏维埃俄国还没有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产生这种观点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混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人才问题的思想观点。人才问题对苏维埃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等都离不开大批的优秀人才;俄共(布)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伟大实践,他们在充分利用旧社会遗留的人才、大力培养和造就人民群众自己的人才、积极引进西方国家的优秀人才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以后,还要不要了解商品货币关系,把“经商”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回答是否定的。然而,革命导师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的斗争实践中,开创性地把无产阶级执政党同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郑重地把学习经商的任务提到全体党员面前。列宁这一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  相似文献   

7.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为了彻底战胜资产阶级,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其中特别强调了向小商品生产自发资本主义势力作斗争的必要性。列宁深刻地指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因此,从理论上弄清楚什么是小商品生产,为什么小商品生产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这不仅对于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重要的,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就阐明了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思想。他在1918年春写作的《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一文中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后《俄共(布)党纲草案》中,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思想,“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个根本的任务,因为不这样就不可能最终地过渡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9.
尽管当代帝国主义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希腊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去分析当代帝国主义,并认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意味着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论断在今天仍然是有效的。因此,希腊共产党应当带领工人阶级同当代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国初三年的革命性质问题,学术界曾经长期讨论。关于政权与革命的关系,列宁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即“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有些同志据此认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而使建国初三年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成了传统的定论。列宁的原理无疑是正确的;但“传统的论断”是否把握了列宁原理的实质?是否反映中国革命的实际?有些同志对此发表过很好的意见。这涉及认识事物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概念出发的问题。赵紫阳在党的“十三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胜利后,如何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把俄国建设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列宁反复思考的中心问题。列宁认为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经济发展、推进政治变革,首先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自觉地把文化建设放在各项建设的首位。今天,学习和研究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对于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成为苏维埃俄国的执政党。党的地位的变化,对党的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时,作为党的领袖的列宁十分重视发扬执政党的党内民主,保证党充满活力,团结一致,顽强地领导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和种种困难,朝气蓬勃地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重视发扬执政党的党内民主的论述和实践,很值得我们借鉴。这里仅就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严格遵守党章规定,按期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对党和国家的重大事情,进行充  相似文献   

13.
为了巩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在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国际矛盾、争取持久和平的外交思想。在这一外交思想的指导下,苏俄利用国际上的各种矛盾,开展高度灵活的外交活动,打破了被帝国主义包围的局面,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维护了战后的持久和平。列宁的这一外交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列宁关于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性的理论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组成部分。列宁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言论为依据,并估计了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列宁按新的方式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少数国家甚至单独—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问题。列宁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帝国主义时代中经济  相似文献   

15.
这本书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一年写的,主要是为了驳斥考茨基的著作“无产阶级专政”。在这以前,列宁就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底最高阶段”和“国家与革命”的第六章中揭露了考茨基的反动的观点。列宁在这些著作中指出: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曲解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专的问题。这本书是列宁在写成“国家与革命”一书后的一年写成的。在这一年中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且革命巳得到巩固。如果考茨基的观点是偶然的话,那么在十月革命以后就应当改正过来。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相反,考茨基却对十月革命进行了诽谤。列宁在这一本书中指出考茨基已经完全走进了帝国主义的阵营;同时揭露了考茨基是如何堕落下去而成了无产阶级的敌人。  相似文献   

16.
1.“她始终是一只鹰。”(列宁) 这是列宁对谁的评价? 2.“匈牙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甚至使盲人也重见光明,匈牙利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与俄国截然不同。资产阶级政府自动辞职,工人阶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统一立刻在共产主义纲领上恢复起来。苏维埃政权的实质现在表现得更加明显……”(列宁) 列宁所说的“截然不同”指什么?这种“截然不  相似文献   

17.
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才能实现四化北京大学副教授张守民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比建设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离不开党的领导。同样,党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也不能脱离自己的阶级。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列宁和俄共(布)利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条件,为发展先进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强化权力制约实施立体监督──列宁晚期政治监督思想探讨杨卓华工人阶级掌握了全国政权以后,如何保证公共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被它用,这是列宁晚年十分关注并致力于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他总结了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整套政治监督的方法、措施,加强...  相似文献   

20.
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法律理论的基础上,列宁基于苏俄当时国家政权巩固和苏维埃法制建设的时代需求,详细地阐述了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司法制度的建构以及司法者所应秉持的理念尤其是司法功能的问题,并具体应用到苏俄的司法实践。列宁认为,巩固国家政权的单一政治统治职能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司法在革命胜利初期的时代使然;进入国家和平建设时期,司法所发挥的功能应当是制约国家公权力的政治职能与保障苏维埃社会稳定和经济有序发展的社会功能以及通过法律适用裁决纠纷维护权益的法律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