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作品在主题、人物形象和叙事结构方面采用了复调性叙述策略,是一部明显具有复调性叙事特征的小说,具有后现代小说的特色.本文结合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分析这部小说在主题、人物形象和叙事结构等方面的后现代复调性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夕阳》是一部反映美国南方严重种族歧视的小说,小说充分运用了各种叙事策略,叙事跌宕变换,采用错位歪曲的叙事顺序和变化多样的叙事视角,使得小说的主题深化相对于同时代、同类主题而言有了更高的深度,作品的内容和小说形式达到了完美结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小说作品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3.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夕阳》是一部反映美国南方严重种族歧视的小说,小说充分运用了各种叙事策略,叙事跌宕变换,采用错位歪曲的叙事顺序和变化多样的叙事视角,使得小说的主题深化相对于同时代、同类主题而言有了更高的深度,作品的内容和小说形式达到了完美结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小说作品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4.
仲靖 《海外英语》2024,(2):211-213
中外学界对福克纳的《烧马棚》有一种共识:作品从儿童视角批评了藐视文明规则、用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的父亲形象。作者站在现代主义的立场上,流露出对美国南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和对社会秩序的追求。这确实是情节发展的走向。然而,在小说的情节发展背后还有一条并行的隐性叙事轨道。福克纳借儿童视角叙事的不可靠性,含蓄表达了对小说中父亲代表的身处时代变革中的美国南方农民的同情。发现这一双重叙事进程后,人物形象由扁平单一变得圆形多样,作品的主旨能够得到更深刻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安妮·普鲁是美国当代区域文学的代表,其作品《船讯》一经问世便揽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本文拟结合文本的生态主题及其独特的叙事策略来探析小说深层内涵:文本双重空间的塑造彰显自然的强大力量及环境与人的相互构建作用;叙事视角的多样化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多元化文本打造多层次的文本叙事结构,同时也在更深层次上完成了生态主题的构建;而小说的反讽叙事则在平淡叙述中鞭挞都市恶化的环境、人性的异化及工业化给当地原生态和居民带来的毁灭性破坏。  相似文献   

6.
陈忠实在《白鹿原》这篇小说中运用了多重感官的叙事技巧,除了大量视觉的叙事之外,对于听觉的叙事策略值得去探讨。小说文本中构建了在白鹿原上由一系列的声音事件汇集而成的景观,奠定了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而《白鹿原》小说之中的听觉叙事策略运用了音景、声音的"在场"与"缺席"、听觉的"视觉感"等策略,塑造出了丰满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作品的主题意蕴以及深化小说中的神秘色彩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把握《白鹿原》的听觉叙事策略,更有助于呈现出陈忠实小说文本中广阔的研究空间,发掘出听觉叙事的效果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物形象的分析,在叙事文本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其理由是:一,大凡成功的叙事文本,或叙事诗,或小说,甚至叙事性散文,都是借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直观印象,并以此构成文本的核心内容;二,叙事文本的主题表达,主要是通过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得以实现,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寄寓着作品的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谣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策略,是哈代小说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艺术特征。在《苔丝》中,哈代对于英国传统民谣做了巧妙的安排与运用,使得它们在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环境背景、主题内涵、文体风格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民谣叙事不仅赋予作品灵动而美丽的音乐性,而且渲染了小说浓浓的怀旧情绪和民族情感,唤醒人们对于渐渐逝去的古老文化传统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兔子系列”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品。小说能够引起美国文学界和众多读者的普遍赞誉,不仅与小说精当的情节构思、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独具个性的叙事技巧有关。更重要的是,厄普代克将一个普通小人物的生命与美国社会几十年的变迁联系在一起,使这一系列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气息,浓郁的象征意义和寓言化特征。从厄普代克的作品内容和叙事技巧分析了"兔子系列"中所透射出的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韦瑟罗尔和菲尼克斯分别是美国南方女性作家凯瑟琳·安·波特与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佳作《被遗弃的韦瑟罗老奶奶》和《熟路》中的老年女性。该文旨在比较韦瑟罗尔和菲尼克斯两位人物形象,从她们的人生经历,精神品质和形象内涵方面发现异同,并从叙事话语,叙事视角,叙事空间以及叙事手段角度探讨波特和韦尔蒂在各自人物塑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及产生的效果,从而发现人物形象的共性和个性,作家创作手法的共通及特色。通过比较,深化读者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认识同时充分感受波特和韦尔蒂相通又迥异的创作构思。  相似文献   

11.
福尔克纳通过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描绘出一幅新旧交替时期美国南方社会的画卷。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结构,使他的众多作品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艺术也因此一直受到评论家的关注。本文以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为文本,根据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从时序、时距和频率等方面分析福克纳短篇小说中时间叙事技巧的应用,探讨福克纳如何通过不同的时间叙事手法控制叙事速度,使作品呈现出音乐性节奏,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惊世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精巧别致的对位式结构、混乱颠倒的时间序列以及变幻多重的叙事视角等新颖独特的结构艺术技巧,描绘了一幅美国南方贵族没落的历史画卷。本文就此三方面结构创作艺术来揭示其深刻的思想主题,展示作品与众不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当代最深刻的美国小说之一,它所表现的完美的艺术世界深刻再现了那个时代美国的社会风貌。作品以其独具匠心的复杂结构,独特的叙事视角得到了无数中外叙事学家的青睐。从叙事学角度这部小说的时空结构加以分析,论述了作者所运用的叙事手法对取得鲜明的艺术效果以及揭示作品主题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创造性地借用《圣经》中伊甸园的神话模式,引证《圣经》典故、叙事手法等,赋予作品以《启示录》的色彩,深化其主题和丰富其文化底蕴。对圣经文化传统进行不同程度、各个视角的借鉴和运用,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增加小说的道德和情感深度,探究人类发展及命运的永恒。  相似文献   

15.
叙事视角是小说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说明英国作家哈代在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所运用的叙事技巧:(一)以作者作为叙述者的全知视角;(二)以故事中的人物作为叙事角度来转换视角;(三)叙述者和人物合二为一的混合视角,从而揭示了各种叙事技巧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以及对读者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第六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于1998年问世。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大都围绕其作品内容展开,而忽视了作品的艺术形式特征。笔者认为分析一部作品的形式特征对正确理解该作品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故笔者将从叙事结构、叙事内容以及叙事手法三个方面论述这部小说中的复调形式特征,并探讨沃克将这部小说构建为复调小说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作为纳丁·戈迪默最好的小说之一,《邂逅者》生动再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南非和一个边缘小国的社会图景,巧妙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失衡。在小说中,戈迪默将社会背景、人物内心思想、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影响都融入了地理空间叙事中。人文地理空间的建构帮助作者塑造了人物形象;自然地理空间建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想符号空间的建构提升了作品主题。从空间批评角度出发,解读该作品的地理空间叙事,以期挖掘戈迪默小说中地理空间与地理意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8.
徐高楠 《考试周刊》2011,(24):32-33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这朵玫瑰花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本文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分析了福克纳的南方主题,以及文中使用的叙事手法和富有质感的文字艺术。  相似文献   

19.
余华的先锋作品包罗了丰富的声音,其中值得关注的声音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小说人物直接发出的对白声、由叙述者描述的喊叫声以及因为暴力行为而产生的"暴力之声"。这三种声音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分别起到了解构人物形象、重造时空和修饰语言的作用,推动了余华的先锋小说冲破叙事成规,因此对声音的摹写是余华在小说中运用先锋叙事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是一部叙事方式独特且耐人寻味的小说。小说讲述的是美国南方社会中一个叫康普生家族的故事。作者从三兄弟的角度观察家族发生的事情,将着重点放在凯蒂失去贞节一事对家族的冲击上。作者作为第四个叙事者描述了康普生家最后的衰败。该文将通过分析《喧哗与骚动》中独特的叙事视角,从而探讨人物的精神世界以及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