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见封面图):约翰·马瑟(左图)和乔治·斯莫特(右图),以表彰他们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所遗留下的布满整个宇宙空间的热辐射,反映的是宇宙年龄在只有38万年时的状况,其值为接近绝对零度的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总体是均匀的,到处都差不多,没有太大的起伏变  相似文献   

2.
所谓元宇宙就是在自然宇宙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类利用数据技术智造的数据平行宇宙后而形成的智慧宇宙。自然宇宙就像宇宙的身体而自然先在,数据平行宇宙则像宇宙的大脑或心灵,是自然宇宙映射和人类长期建构的结果。一直以来,人类就在用各种手段为自然宇宙建构宇宙大脑,但因缺少合适的技术手段,宇宙大脑的建构一直难以完成。21世纪初的数据革命为智造宇宙大脑提供了现实可能性,集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宇宙大脑的建构提供了硬件条件,而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为宇宙大脑的建构提供了软件基础。作为宇宙之身的自然宇宙和作为宇宙之心的数据平行宇宙阴阳合一,共同构成了功能更加完善、更加智慧的元宇宙,因此元宇宙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宇宙身心的圆满和智慧宇宙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陈小梅 《甘肃教育》2009,(23):53-53
宇宙探索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宇宙究竟从何而来?天体究竟如何演变?占宇宙总质量90%以上的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从未停止过,随着宇宙航行、宇宙探测等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解决天体运动与宇宙探索中的许多热点问题,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元宇宙概念的爆火导致资本不断流入元宇宙的各项周边产业,其中教育元宇宙更是受到资本宠爱。通过对元宇宙概念梳理发现,元宇宙在翻译过程中存在语义偏差的问题,即便元宇宙与教育存在诸多勾连,但目前教育元宇宙的大火更多是资本炒作的结果,盲目地研发教育元宇宙相关技术与课程,可能会造成对既有资源的浪费,同时约束教育元宇宙的想象力。与其盲目跟进,不如对教育元宇宙的乌托邦式畅想,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去构建教育元宇宙的未来图景。同时,对教育元宇宙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伦理进行反思,防止教育元宇宙发展过程中出现资本与技术的合谋,造成工具理想与人文理性之间出现人为断裂,最终将教育元宇宙沦为“奴役人”“异化人”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物理学家综合最新的宇宙探测资料,包括宇宙微波背景、星系团、超新星等,得出惊人的推论:人类认知的宇宙,实际上只占宇宙全部物质及能量总和的5%以下,也就是“暗物质”及“暗能量”占宇宙整体的绝大部分。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使宇宙科学  相似文献   

6.
闫亚丽 《科学课》2008,(8):24-27
教材分析《浩瀚的宇宙》《探索宇宙》《人造地球卫星》和《在太空中生活》构成《地球和宇宙》单元。《浩瀚的宇宙》要求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的关系,后面三课则分别从人类探索宇宙的角度具体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程。本节课按照"提出问题、搜集  相似文献   

7.
倪红梅 《文教资料》2011,(5):13-15,33
本文通过"创造底宇宙"去触及梁宗岱的宇宙意识之源,从而丰富梁宗岱研究的角度和意义。纵观古往今来文人创作中的宇宙意识,或者像哲学家那样去探究宇宙的本源,或者与生命意识相伴而生,与人生体验相观照而诱发生成生命意识。梁宗岱的宇宙意识却另辟蹊径,为了超越时空和生死的局限和孤独,独具匠心地创造一个"创造底宇宙",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对个体生命的和谐和超越。象征的"契合"最终指归"宇宙意识",而宇宙意识又指归到"创造底宇宙"。  相似文献   

8.
教育元宇宙作为元宇宙的教育应用前景广阔,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推进其应用向纵深发展。基于LDA主题模型和人工内容分析对关于教育元宇宙的130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后发现,我国教育元宇宙研究主要围绕基本理论、批判审视、思政教育应用、学习赋能、场景创设、技术支撑、模型构建等7个主题展开,为教育元宇宙建构学理支撑、凝聚理性共识、铺筑可为进路、筑牢技术基座和汇聚多维创想积淀了丰硕成果。基于此,未来教育元宇宙还应从顶层设计、关系廓清、伦理规约、技术向善、场景拓展等5个方面着力:探赜教育元宇宙顶层设计研究,统筹教育元宇宙系统构建;完善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元宇宙逻辑关系研究,驱动两大领域协同演进;深入教育元宇宙伦理规范研究,促进教育元宇宙健康发展;夯实教育元宇宙意识形态属性研究,保障教育元宇宙向善属性;拓展教育元宇宙应用场景研究,牵引教育元宇宙实践落地。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元宇宙助力职业教育发展的发力点与应用环境,接着分析了元宇宙职业教育场域搭建的基本构架,最后提出了元宇宙职业教育场域搭建路径,包括确定职教元宇宙体系结构与标准、构建职教元宇宙研发共同体、探索元宇宙职教场域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元宇宙是一个脱胎于、平行于、独立于现实世界的深度沉浸式人造虚拟空间。它有沉浸感、低延迟、随地性、多样性、虚拟身份、朋友、充满活力的经济、电子文明八大特征与要素。元宇宙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元宇宙+教育”有技术功能、过渡接受、认知心理三种机理。国内外部分大学已经开展“元宇宙+高等教育”革新实践,为元宇宙与高等教育革新提供了重要示范和宝贵经验。元宇宙促进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路径主要有教学元宇宙化、校园元宇宙化、培养元宇宙人才、跨学科研究元宇宙、校企合作发展元宇宙。  相似文献   

11.
由Clifford代数引入时空代数,时空球,时空单位球,时空单位球面等概念.利用时空单位球面的性质导出四维时空的一般Lorentz变换.  相似文献   

12.
《Cultura y Educación》2013,25(4):489-504
Resumen

El trabajo que se presenta aborda la interpretación que efectúan los telespectadores infantiles de la presencia de violencia en la programación televisiva dirigida a niños y niñas menores de doce años. A partir de la selección de dos secuencias emitidas en horario infantil —escogidas por la presencia de diversos tipos de violencia y por su diferente formalización (largometraje con actores y dibujos animados)—, se procede a su visionado por parte de los dieciséis sujetos participantes. El análisis de contenido y del discurso de las posteriores entrevistas efectuadas a los sujetos permite establecer la noción de “realismo de proximidad”, un elemento intensificador de la percepción de violencia representada. Como conclusiones proponemos incorporar como variable de análisis de la apropiación significativa que en la infancia se establece de la violencia mediada el concepto de “violencia de proximidad”.  相似文献   

13.
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结构助词“的”被视为定中短语的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一个辅助性连接成分,“的”字结构是向心结构,但却无法协调“NP的VP”之类的结构与向心结构理论之间的矛盾;有人则依据生成语法理论将“的”分析为“的”字结构的中心语,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本文试图寻找争论的根源,并做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语法的距离象似性角度来看,"N1+的+N2"结构以领属关系居多,领属关系中,N1有的是对N2的限定,有的是N1的部分属性投射到N2。表示限定时,靠近原型领属,结构中的"的"一般会出现,表示属性投射时,接近边缘性领属,"的"一般不会出现。"的"隐现象似于概念距离。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前80回中的结构助词"得(的)"用于引出情态、可能、程度及数量补语等,其句法格式在现代汉语中有一定的变化。用于情态补语前的"得1"由动态助词"得"虚化而来,用于可能补语前的"得2"的来源则颇有争议。"的"字功能的泛化,造成了补语前"得"与"的"的混用现象。  相似文献   

16.
Resumen

Se hace un estudio de las variables que afectan a las actitudes de los maestros hacia la integración escolar de niños con necesidades especiales en dieciséis centros educativos normales de la provincia de Guipúzcoa.

No se encuentran relaciones entre las actitudes de los maestros y el sexo, la lengua materna, tipo de centro, nivel de apoyo administrativo o técnico, tiempo de contacto con los niños (tiempo de integración). Sí que se observan relaciones significativas entre las variables actitudes y las variables número de alumnos por aula, actividades extraescolares, información, diagnóstico, nivel educativo, edad de los maestros.

En general, no obstante, las actitudes tienden a ser positivas.

Se analizan y discuten los resultados y se recoge la importancia de una consideración multidimensional del estudio de las actitudes de los maestros hacia la integración escolar de niños con necesidades especiales.  相似文献   

17.
18.
《元曲选·合同文字》宾白助词“的”共出现89次,根据用法分为四类:一是用于其它词或词组后,构成“的”字短语,单独作句子成分;二是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地”“得”;三是作动态助词,相当于“着”;四是作为代词或语气词“兀的”的构词音节,相当于音节助词。  相似文献   

19.
词缀“的”有所有格性和形容词性之分,前者来源于唐代“底”字,后者来源于上古“之”字,“的”与其前成分构成“所有格短语”和“形容词短语”,“的”字是插入到“的”字短语里的,“的”与其前成分组成的语法单位使独立“的”字结构成为可能;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所有格意义的非“的”字短语用法源自古代;独立“的”字结构是名词化结果,不同于数量词短语的独立使用。  相似文献   

20.
陆俭明教授对"NP 的 VP"结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是一种名词性的"的"字结构.文章分析了"NP 的 VP"结构的中心词,肯定了"NP 的 VP"结构是偏正短语,并重点从表达功能角度解释了"NP 的 VP"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