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包含多重思想文化基因,其发展经历初创、形成、轴心、定型、式微五个阶段,对20世纪河南小说创作思想、理念和方式都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原文化的熏陶下,20世纪河南小说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质,主要表现在:作家对河南人的朴实、勤劳、坚韧的人格力量与保守、消极的精神特质进行艺术还原;多数作品呈现独特的文化风情和风俗;在艺术上则将传统与现代手法融合,形成沉郁而又苍凉、平实而又奇崛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热"以及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广泛传播和影响推动了中国美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85一代"的艺术家以西方现代艺术观念为旨归,批判艺术创作中的政治性因素,提倡理性绘画,深刻反思检讨传统西化思维的思想局限,进而探究"85美术运动"形成的演变趋势以及原因,并清晰地彰显近代中国艺术思想上扬的轨迹,也反映了"85一代"艺术家的成就与得失。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西文化的空前交汇和撞击,处于由古代向现代转型期的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呈现出复杂的内涵和面貌。它既要反思历史,又要面向未来;既要民族化,又要现代化;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和文学传统,因此,文学理论批评从观念、类型到形态、文体各方面都经历着重大变革。从近百年各个历史时期看,文学理论批评显示着复杂多样的阶段性特征。但由于处在本世纪历史文化的共同背景下,有着新文学发展的共同依据,还面临着共同的课题,因而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又显示出贯穿全过程的总体特征。 (一)审美的社会价值论观念 在文学理论批评的观念和内容上,以审美的社会价值论作为评价文学的基本观念和准则,并从多种特定角度对文学的人学内涵进行审视和阐发,这是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在总体上所显示的首  相似文献   

4.
晚清同光年间传统地理学的嬗变郭双林作为一门“显学”,地理学在晚清的发展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即嘉道之际(18、19世纪之交)、道咸年间(19世纪20至60年代)、同光年间(19世纪60至90年代中期)和光宣年间(20世纪初年)。嘉道之际,随着经世学风的...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而言,现代化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不断深入地运用,以及由此推动工业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全面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涉及到文化在器物层次、制度层次、人们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还特别涉及到人们在心理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方面的转型。虽然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范围上看,现代化过程肇始于17—18世纪的英、法两国,19世纪才扩展到欧洲大部分地区和北美地区,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化却构成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并且延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特别是促进了人类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发展。因此60年代以后,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建设而言,普遍面临的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就是,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接轨。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界也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学者们从许多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实现现代化的意义、价值。我们认为,在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关系,探寻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任务时,无论如何都不能不把传统文化与科学和科学精神的关系包含其中,因为从历史因果关系上看,现代化是伴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得到不断运用并促进了工业化文明的  相似文献   

6.
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凸出个人的主体地位是后印象派的鲜明艺术特征。传统整一性的破碎和个人整一性的崛起、新的艺术观念的输入和现代摄影技术的推动、印象主义自身发展的不断重组分化是后印象派诞生的主要原因。后印象派推崇人的主体性,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是人类可贵的精神财产,这种精神对正处于改革前锋的中国有着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行政法的理性与诗性之对立 在《文化结果:各国价值、行为、制度以及组织的比较》一书中.格特·霍夫斯蒂写到。科学技术方面……西方思维方式是分析式(analytic)。而东方却是综合式(synthetic)……西方分析思维方式注重成分、东方综合式思维注重整体。”日本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曾说“到了20世纪中期。西方对真理的追求转向了整体和平稳性。科学也许得益于分析思维。但是管理和政府运作确是综合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传统与现代:从对立走向对话陈顺馨一“他者”:传统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历史命运近百年中国文化是处于一种紧张的二元对立状态的。二元对立指的是“我”(self)与另一个“他者”(theother)站在互相排斥和对抗的位置。“我”与“他者”在结构上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9.
黄明山 《职业圈》2011,(36):102-103
创新营销 进入21世纪后。观念创新是企业营销的先导。21世纪的中国企业。不能以树立市场营销观念为满足。而应追求与21世纪相适应的新营销观念。新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特别强调:21世纪以来资讯爆炸、瞬息万变,企业经营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现代营销观念下的营销战略创新正是为了适应这一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它既包括企业营销理念的创新和营销战略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40年的共同努力,我们对西方诠释学的引进和研究,已从最初以译介为主逐渐走向译介、研究和反思并重;对中国诠释传统的研究与清理,已从较宏观的整体研究逐渐走向以专题和个案为中心的更加深入和细致的考察;对现代中国诠释学的探索和建构,则从以海外学者为先锋逐渐转变为以我国大陆学者为主体。虽然仍有不少明显不足的方面有待克服,但通过持续努力,我们必将越来越全面而准确地了解中国、西方及其他文明的诠释传统,现代中国诠释学也必将作为中华文明的现代"诠释之道"建立起来,并与其他文明的"诠释之道"共同为文明对话、世界和平、文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会计信息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与观念,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简单分析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
魏玮 《职业圈》2010,(8):77-78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会计信息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与观念,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简单分析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  相似文献   

13.
美国企业文化专家劳伦斯·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未来企业经营的八大原则>一书中写道:"管理正在重新寻找它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的整个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飞跃.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早已存在,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则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丰富发展阶段)以后得到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的四大艺术,而围棋则是各种棋类的鼻祖,相传已有几千年历史。战国时期就有“尧造围棋,朱丹善之”的记载。 吴清源是20世纪的围棋天才,被围棋界尊为“围棋之神”。  相似文献   

15.
著名画家李克昌是当今画坛杰出的艺术家。我最初拜读李克昌的油画、国画和内画,就被其涉足之广和造诣之高而震惊,被其驾驭反差跨度如此大的画种之超凡功力所折服,真可谓:“内(内画)外(油画和国画)兼功得心,三管齐下应手。”而今年9月,在久负盛名的北京艺术殿堂荣宝斋举办他的美术作品展上,我又欣赏到他的雕塑和书法,原来不仅是“三管齐下”,简直是“五子登科”,(其实他还有美学研究),更为其成就之大而倾倒。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在二战英美需要了解中国的特殊背景下,英美出版商出版了13种中国现代小说译作。这一时期的译作虽数量不多,但在短短几年间,绝大多数译者或译作均获得了专业评论人在政治、艺术、翻译等多维审美层面的评论与关注。这些译作中,有3种被教育机构遴选为课堂用书,5种印刷次数达2次以上,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受众局限,走向了大众读者。从受众广度和关注程度看,这一时期的现代小说英译接受效果较为理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国家间政治关系的亲疏远近、目标语社会的阅读需求在中国文学海外接受中有着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的译者作为中国早期现当代文学走出去的拓荒者,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同时,社会学在考察文学接受时的应用价值也应该被更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阿童 《文化交流》2012,(7):28-31
水彩画是一门古老的国际性画种,在欧洲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它具有清晰明快、绚丽高雅的艺术特色。早在德国文艺复兴时期已出现水彩画,丢勒被公认为第一个用水彩作画的画家,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水彩画日臻成熟享誉世界。水彩画自从20世纪初传入我国,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18.
朱熹的诠释思想是整个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的理论高峰和典型代表,对于我们探讨中国现代诠释学的建立和发展极有启发。综合考察朱熹的诠释思想,可以说它实质上是一种古典的"仁学诠释学",即以儒家仁学为基本原则对诠释活动加以全面系统的反思、解释和规定,从而将诠释之道从本质上视为在意义世界中修身成己、安人成物的仁道,并将诠释活动从根本上视为在意义世界中践行仁道而修己安人的工夫。进一步看,作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之主流与大宗的儒家诠释传统,其理论思考其实也可以说是古典"仁学诠释学"。中国现代诠释学乃是中华文明基于其诠释传统而自觉建立的现代诠释之道,其主要发展方向应是力求将古典"仁学诠释学"转化为现代"仁学诠释学"。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的粤东古城潮州,站立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意识形态交汇的前沿,风起云涌,巍巍大观。特殊的时代孕育特殊的人才,学坛巨擘从那里走出来。他就是饶宗颐。有人誉称"北钱(锺书)南饶""北季(羡林)南饶",饶宗颐稳镇南国,蜚声海外,演绎出一个将近百年的文化传奇。当今之世,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近代文化开始"觉醒",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本文对此过程进行全面梳理。鸦片战争时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书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中国文化的开放程度有限。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的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大规模传入,中国文化走向开放的程度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开始重视西方的政治制度,此时社会科学类"西书"出版增多、西方思想观念大量传入、人们日常生活开始涌现"西式"风尚和习俗,中国文化走向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扩大。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新青年》创刊、外国名哲应邀来华讲学、报刊开辟多元化译介等方式,西方思想被大量传入中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