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在文学(民间说唱)、音乐、舞蹈各种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 戏剧的特点是以演员扮演人物,以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来表现具有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在这个基本点上,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始终寻求保持着表现生活的独特法则,  相似文献   

2.
陈昌友 《文化学刊》2011,(4):180-185
这里所说的戏曲是指中国戏曲,而京剧又是中国戏曲特色的集大成者,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综合性、虚拟性、写意性等特点,而它的程式化艺术方式比大多数地方戏曲更严格、规范,说它是中国戏剧的总代表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3.
法国早期电影大师乔治·梅里爱首先将戏剧的程式引入电影,把导演、演员、化装、道具、服装、布景、冲突等一系列戏剧元素搬进电影中,建起了戏剧电影的雏形。几百年来,戏剧在编剧、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新生的影视艺术提供了异常丰富宝贵的经验。因此,影视艺术与戏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而在戏剧艺术的元素中对影视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表演,早期的电影演员几乎都是戏剧演员,即使在当前,很多的电视演员其实也是由戏剧转行而来。戏剧的表演理论也极大地影响了影视表演。从角色的创造和生活的体验来看,戏剧的表演和影视表演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相似文献   

4.
赵先政 《文化学刊》2008,(6):133-135
中国戏曲服饰艺术与中国戏曲艺术载歌载舞表演的程序性、虚拟性和假定性相适应,具有程式美、律动美、装饰美和符号美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5.
“戏剧冲突”不仅是表演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表演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爱尔兰剧作家乔治·伯纳德·肖曾经说过“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纵观历史,从古希腊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再到近代,戏剧工作者们对戏剧冲突的研究和探讨从未停止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戏剧冲突”的定义是:“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分为三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自我的冲突、人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影响戏剧冲突的主要因素有人物性格、内心活动、动作与反动作,以及剧情发展。该论文试图通过梳理戏剧冲突的概念及其在表演中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结合着自己的演出创作实践经历,对戏剧冲突在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是戏剧文化大省,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一些高校相继开办了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育。笔者对这些高校的教学单位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考察近年来的戏剧影视表演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深入分析和思索我省的戏剧影视表演教育现状,面对社会转型期的艺术市场需求,剖析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以促进我省未来的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戏剧与电影表演有同有异.文章从演员表演的环境,演出的过程和观众的角度三方面对戏剧与电影这两种视听艺术的差异性进行探讨,旨在揭示戏剧与电影二者不同的艺术特性造成了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戏剧是我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将演员的舞台表演作为整个艺术体现的中心内容。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员不仅仅是展现演技的主体,更是舞台上的主要输出,他们形成了戏剧舞台表演的规律,以及鲜明的形体特点。要保证戏剧舞台表演的完整性,就需使表演具有一定的节奏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演员的表演与现实场景更好地结合,提高戏剧表演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9.
程式化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特征之一。任何一种艺术都具有一定的程式但戏曲却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艺术。戏曲的形式美集中的表现在它的程式上。无论剧本创作、演员表演、音乐伴奏、人物造型以及道具的运用等等,无不具有一定的规格和固定的程式。但是,如何正确使用程式合理编排程式动作,避免程式动作的僵化是当前戏曲艺术的关键所在。“程式”并非一层不变的。一些新的程式足以鲜明地、艺术地很有力量的表现现代人物。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戏曲艺术中,诞生了许多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表现方法,尤其是戏曲程式的运用,更是戏曲表演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老一辈戏曲艺术家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将戏曲人物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通过唱、念、做、舞(打)等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同时,还以生活为视角,从表演出发,创造出一系列堪称世界一绝的戏曲程式动作,贯穿于传统表演艺术的手、眼、身、法、步之中,以强化演员的表演和舞台人物性格塑造。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戏曲程式是中国戏曲艺术所独有的,传统戏曲中最具魅力的,也是最具表现力的舞台艺术手段之一,是我国戏曲艺术殿堂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1.
论《大唐西域记》所载佛说《毗摩罗诘经》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唐西域记》所载佛说《毗摩罗诘经》相关遗址与《维摩诘经》文本之间的对照、比较和分析,可以确定,诸遗址是维摩诘故事宗教仪式表演的场所,《维摩诘经》文本的形成则是以这种戏剧化的仪式表演为背景的。以宗教仪式表演为背景的具备戏剧特性的佛教经典是印度戏剧艺术影响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影响经历了由表演而文本,再由文本而表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是由扮演角色的演员在舞台上当众说唱台词,表演动作,完成故事情节而反映生活的艺术。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涵盖集体艺术和演员表演艺术,通过载歌载舞、唱、做、念、打俱全,使得戏曲艺术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比如《白蛇传》一剧,是集文武戏一身,唱、做、念、打并存。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欧美著名导演在东方艺术的影响下进行了一系列戏剧实验,跨文化戏剧实践应运而生,有关的理论探讨也层出不穷。以中国戏曲改编西方经典文学的舞台实践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80年代以来,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以及古希腊戏剧在中国戏曲舞台上被大量改编,引发了诸多关于跨文化戏剧的讨论。本文试图梳理古希腊悲剧在中国被戏曲改编及舞台演出的历史,并以河北梆子《美狄亚》和京剧《王者俄狄》为案例,在还原和厚描这段历史的基础上,评价传统戏曲改编和演出外国经典剧目的价值和意义。以中国戏曲演绎古希腊悲剧是东西方戏剧一次极富历史意义的有效融合,古希腊戏剧在世界范围内被大范围地改编、移植、创排和演出符合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价值的诉求。而中国戏曲舞台上的外国经典剧改编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中国传统戏曲内在发展的需求所致,为传统戏曲内拓出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深度的中外戏剧文化沟通要求更为复杂的手段,要求更多中外戏剧的共振。  相似文献   

14.
京剧在舞台演出中所呈现的重要特征首先表现在它的综合性。它由文学、音乐、表演、舞美、化妆、道具及服饰等多种艺术元素所组成,连书法、绘画也都融入到京剧艺术整体中去。  相似文献   

15.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是毫无戏剧悬念的原始戏剧。思其原因,关键在于旧时观众对毛古斯表演内容相当熟悉和毛古斯表演中强烈的巫术目的及其自身原始的戏剧形态所致。观众对表演的熟悉,难以在心中构成悬念;强烈的巫术目的会阻隔悬念的产生;而毛古斯的原始性态则从根本上消除了戏剧悬念产生的可能性。从湘西土家民间生活区域看,毛古斯现象分布较广,映现了其民族特色与韧性。该文从毛古斯是土家毛人祖先的故事着眼,由戏剧悬念缺失与毛古斯的观众因素入手,对戏剧悬念缺失与毛古斯巫术目的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最终得出戏剧悬念缺失与毛古斯的原始性态有一种相辅相成的共生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戏曲艺术,综合了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歌唱和舞蹈。戏曲艺术把戏剧的写实内容和歌唱、舞蹈的形式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戏曲作为戏剧艺术的一种,它是再现艺术,但同时表现的因素也十分突出。戏曲艺术不但要忠实地再现生活,而且要在舞台形象中表现艺术家的情感,戏曲艺术是再现中有表现。戏曲艺术不完全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  相似文献   

17.
戏剧是多门类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戏剧乐队就是这门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演出水平和整体艺术素质。在演奏过程中如果对乐曲理解不够,曲意模糊与剧情不吻合,势必影响到演员的思想、情绪,分散其注意力,妨碍剧中人物动态和静态情感交流,从而降低演出质量。乐  相似文献   

18.
说唱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唱一词早在南宋就是作为说唱体艺术的总称而出现的,它突出了这类表演艺术说与唱的独特性。作为一种说、唱、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说唱艺术具有表演的现场性、口头性和艺人自身的魅力性。长期以来,说唱艺术是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娱乐方式之一,但一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末技,而且在学术领域难有独立的地位。在现代学术视野和学科定位中,说唱艺术往往成为一个被肢解的形式在不同学科内艰难生存,或者作为戏曲学科的一个分支,这对其在新时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应该把说唱艺术作为艺术类一级学科下面的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以利于真正把说唱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做整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祭祀仪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究竟起源于什么?正如夏写时在《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和发展》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中国戏剧起源于何时,形成于何时,是文学艺术史、戏剧史、戏剧批评史无法回避的问题。早在唐、宋,学者们、戏剧爱好者们就开始热心地探究戏剧的起源,然而每每以传说为依据,研究成果往往不够科学。”戏曲的起源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欲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我的结论是: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祭祀仪式。一 关于中国戏曲起源的诸学说的不足1、劳动说 前苏联文艺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认为一切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是“以歌舞演故事”。歌化之为唱、念,舞则化之为做、打。唱、念、做、打综合成为戏曲表演形态。著名导演焦菊隐曾就戏曲界所谓的“千斤念白四两唱”评论说:“对于戏曲念白、唱腔固然很重要,而做功却应当是戏曲艺术里最基本的、最不可缺少的,是其他三功所绝对不能脱离的表演手段。”这不正说明了做功即戏曲的舞蹈与人物的形象创造是多么的密不可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