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音乐是体现情感的艺术,感情体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欣赏的过程其实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文章结合音乐欣赏的全过程,从音乐演奏者自身、音乐欣赏者等不同角度,详细说明了感情体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速度,这里是针对音乐进行时相对快慢程度而言,速度对音乐内在思想的表达和外部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音乐速度的变化更是多种多样,传统唢呐乐曲也不例外,安徽传统唢呐乐曲的速度变化,我认为可分作三类,第一,由一首曲牌在民间通过艺人们长期演奏不断地摸索演变成的乐曲。如《穿心调》、《柳金子》、《欢乐曲》、《五字开门》等。第二,由戏曲曲艺  相似文献   

3.
于娟 《职业圈》2007,(24):153
音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思想情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使学生"富于灵敏",促使语言发展,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音乐欣赏,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岩 《文化学刊》2011,(6):60-61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是有韵律的声音,著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绚丽多彩令人回味无穷,这些音乐的共鸣构成了美妙的音乐文化。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音乐教育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中十分重要,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的作用下弘扬。教学内容与文化相统一,在高校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与当今社会民族音乐文化并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柴秀云 《职业圈》2008,(11):84-85
文章通过研究和探讨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登亮 《职业圈》2008,(1):81-81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能用语言所替代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一个成功的企业.应努力塑造出色的员工形象!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研究和探讨有针对I}生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音乐和舞蹈是人们对内在生命状态的重要表现形式。音乐与舞蹈的产生跟人类的进化密切相关,是人们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同时音乐与舞蹈相互影响,当音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在某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中时,表现为互相渗透和互相阐释的关系。音乐被喻为舞蹈的灵魂,好的音乐不仅能够激发舞蹈编导的创作灵感,而且能够激发舞者的创造力。舞蹈是融听觉和视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音乐内在情感的外化载体,舞蹈展现的过程离不开音乐的烘托,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着力点,它是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地位与赢得文化话语权,重获塑造本国形象主动权的关键。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值得输出的优秀文化。中国民族音乐对外传播应是我国音乐界亟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一、限制民族音乐对外传播的因素音乐是世界性的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中国民族音乐内容丰富,包括民族声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多方面。丰富的民族音乐弥漫着中华民族之气息,彰显着  相似文献   

10.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A Rose for Emily)是美国南方时期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一位在男权社会下深受男权思想毒害但又试图作出抗争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分析艾米丽的"他者"形象,并结合波伏娃的《第二性》挖掘主人公艾米丽悲剧身份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就是在职工与职工之间,职工与管理者之间搭建思想沟通的桥梁,为企业生产经营穿针引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和培育者。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做的到位,平台丰富,宣传教育方式形式多样,就能达到促进企业文化发展和核心价值观念形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企改制公司化的市场经济下,为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 企业文化的作用——启发人的心灵,塑造企业的形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用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已成为我国许多企业党政领导的共识.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认为,我们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何必搞企业文化建设.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作家塑造异性形象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在某一层面上完成心理易性.茅盾在塑造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这些热情、性感的时代女性时,受阻于自我的男性立场,忽视女性生命逻辑,使得人物失去性格的内在统一性而成为"狂乱的混合物".在塑造静女士-方太太-琼华这些性格相对弱一点的女性形象时,茅盾表现出出色的易性想象能力,塑造了一批符合女性生命逻辑的圆形人物,有效地弥补了封建等级文化所制造的性别鸿沟.茅盾卓越的艺术才华还体现在<蚀>与<野蔷薇>中男性立场与女性立场的对话关系上,尽管其男性性别立场中既有现代人的生命真实,也还残留着男权文化的遗迹.  相似文献   

14.
小提琴艺术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辉煌的成就使其成为乐器中的姣姣者。历史上灿烂群星的伟大小提琴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尤如百花盛开,争相夺目。各种小提琴艺术风格,艺术流派,日趋完善的各种教学体系,共同形成了小提琴艺术的音乐文化,同其他姐妹艺术一样,她是人类艺术文化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了解她,认识她,拥有她,对于发展小提琴艺术事业,丰富和开阔广大小提琴艺术工作者,爱好者的音乐视野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徐光荣的英雄人物传记《赵一曼》既是一部传记文学,又是一部儿童文学,还是一部英雄传奇,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养料。立传者通过档案追踪破解赵一曼的身份之谜,选取儿童视角破解英雄的成长之谜,通过关捩点破解其忍受酷刑仍然坚贞不屈之谜,从而将白山黑水间的抗日女英雄形象塑造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该文通过剖析“新文创”在青年思想品格塑造、文化艺术传承、劳动创新实践中的内在教育逻辑,提出高校应当充分审视新业态文化生产环境下的育人模式,展现更多开放思维与创新实践智慧。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通识教育、艺术美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等环节,探索“新文创”发展理念下的“文化—思政—专业—美育—劳动”融通教学教育模式,促使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技谋业”转向“以人为本”,以期实现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俄乌冲突对国际局势造成了严重冲击。《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的报道建构了积极努力的劝和者、命运与共的合作者、以人为本的关怀者、国家统一的捍卫者以及美式霸权的谴责者五类中国国家形象。这五大框架的构建使用了多重隐喻塑造国际关系与彰显国家定位、多元论据全方位立体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和引用中国特色话语传播中国话语体系这三方面的策略,对主流媒体关于国际战事报道的话语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包括引用中国特色话语传播中国话语体系;多元论据全方位立体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多重隐喻塑造国际关系,彰显国家定位等。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是媒介文化(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整合的产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愈加丰富,且通过电视剧可以看到"新儒家文化"对剧中人物角色形象塑造的重要影响。"新儒家文化"与传统儒家文化相比,具有"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兼容并蓄、合作双赢"内涵特质。本文主要分析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热播电视剧中主角形象塑造所展现的"新儒家文化"特征及"新儒家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体育舞蹈原称国际标准舞,是在社交舞的基础上经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整理发展而成的一种融音乐、舞蹈、造型、表演等多项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舞蹈.很多现代人想通过体育舞蹈训练来提高并塑造自我,培养审美意识,扩大社交圈子.因而,体育舞蹈进入群众生活,实现其社会化就有着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其从戏曲音乐、人物动作、人物情境、道具等多方面来塑造人物形象,加之其具有独特的程式化审美特征,使得戏曲艺术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戏曲自身的发展、变革要求,加之外来舞台剧的本土化改造要求,使得舞台剧能不断地吸收戏曲中成功的因素,尤其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我国舞台剧的发展,可从传统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