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教园区 (也称大学城 )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高教园区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也是一种崭新的大学组织制度。这是最近由宁波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高教园区建设与管理学术讨论会上部分学者提出的一个新观点。一、高教园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大发展态势是产生高教园区的重要原因。有的学者认为 ,国外的大学城大都是自然形成的 ,而目前我国正在兴建的大学城是主动构建的 ,各地建设大学城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外乎如下三条 :一是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 ;二是促进地区高科技发…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促使各级地方政府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那就是各地高教园区(大学城)的兴起。以浙江省为例,全省高教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总投入142亿元,竣工面积达650多万平方米,已有34所高校、21.5万名学生进入园区学习。作为新生事物,高教园区总体发展健康,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学生管理、特别是稳定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构筑以园区为背景的、新型的稳定工作机制,把高教园区建成安全文明的大学城,成为当前迫…  相似文献   

3.
广州大学城体育教学资源综合使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持续扩招,原来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发展模式达到了极限,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师资不足、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等一系列问题.2001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了建设高教园区(大学城)的热潮.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已接近60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有许多省市均建立了高教园区。高教园区的建设给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了活力,对整合、优化高等教育资源、提升高校办学层次,壮大和发展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实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教园区的建立为高校后勤社会化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教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历了多年,许多高教园区都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教学大楼、教学设施等堪称一流。同时,我国的高教园区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在短时期内构建的,距海外“大学城”的教育教学先进水准还有相当的距离。英国剑桥、牛津大学城,美国哈佛等海外大学城都是著名学府依据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逐步汇集自然发展而成的。这些大学城十分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平等共处等价值理念,强调“大学城”的成员在共同开展项目中发展,以期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相互依存问题的认…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教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历了多年,许多高教园区都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教学大楼、教学设施等堪称一流.同时,我国的高教园区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在短时期内构建的,距海外"大学城"的教育教学先进水准还有相当的距离.英国剑桥、牛津大学城,美国哈佛等海外大学城都是著名学府依据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逐步汇集自然发展而成的.这些大学城十分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平等共处等价值理念,强调"大学城"的成员在共同开展项目中发展,以期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相比较而言,我国的高教园区缺乏这种自然生长的客观条件,人为因素较多,较少的考虑教育教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导师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着古典的大学理念,即大学以学生的理性培养、性格养成为宗旨,要培养集智慧、理性于一身的全面发展的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教园区(大学城)如同雨后春笋在各省市纷纷出现,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模式,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作为新兴事物的高教园区由于远离城市社会核心区,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存在不利的一面。加之高校扩招、学分制推行等因素,高等教育质量受到严峻挑战。部分高校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方面已经作了一些探索,但是由于传统观念、角色定位、导师资源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对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合理定位导师角色和职责,整合导师资源,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设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加强科学管理,从而在高教园区高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以来,我国上海、北京、广州、浙江等许多中心城市或省份先后有50多个高教园区(大学城)拔地而起,研究高教园区公共支撑体系的内涵、特征及现状,探索建立高教园区公共支撑体系的运行机制,对实现社会办学资源的优化、有序配置和使用,促进高教园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以来,我国上海、北京、广州、浙江等许多中心城市或省份先后有50多个高教园区(大学城)拔地而起,研究高教园区公共支撑体系的内涵、特征及现状,探索建立高教园区公共支撑体系的运行机制,对实现社会办学资源的优化、有序配置和使用,促进高教园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五大高教园区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浙江省从 2 0 0 0年开始在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和宁波、温州等地建设五大高教园区 ,通过集中建设一批高校来扩大高等教育资源 ,拓展高等教育发展空间。本文对高教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园区的规模和投资、园区的功能和定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