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过了振藩基本拳法,让我们开始截拳道腿法与振藩指、掌、肘、膝技术的学习与训练。 第七节标指与插捶──犀利的振藩攻击法 标指与插捶攻击技术,皆来自 春拳,是犀利的振藩攻击方法。主要用于攻击敌人的眼部、咽喉、两肋和心窝。 一、标指 振藩拳法中的标指,手型有“泳春型”与“贯手型”两种。 “ 春型”的标指:攻击的前锋手成“标指”手型,拇指屈扣,四指微并拢,指尖微弯曲,掌心向下沿中线向前插出(标出)。后手放在头面部“正门”前,掌心向前成“正掌”,作为防御,可向前、向下封挡拍截,亦可向外拨挡对手来拳(图引、图…  相似文献   

2.
第四手拨云手(拨云观日)预备式:同第一手的预备式。(图4-1)【动作过程】1、两臂平举:同第二手的“动作过程”1。(图4-2)2、向左云手:左掌边略内旋边向左侧立圆划弧,掌心向外,掌指朝上,手腕与肩同高,至左侧时左臂自然伸直,肘微下垂;同时右手向左、向下经腹前立圆划弧,掌心向下,掌指朝左,置于左肋前方;两腿不动,上体随之略左转。眼随左手而动。(图4-3,4-4)3、向右云手:右掌边略内旋边向上、向右立圆划弧,掌心向外,掌指朝上,手腕与肩同高,至右侧时,右臂自然伸直,肘微下垂;同时左手向右经腹前立圆划弧,掌心向下,掌指朝右,置于右肋前方;两腿不动,…  相似文献   

3.
手法是指手臂的运使方法。太极拳技法的主体是手法,十三势中前八法主要依靠手法实现,可见重要。按手的部位和形状分掌、拳、肘、臂法,这里统称手法。除了遵循上肢身型及相关运动技术要求外,具体的规律有:第一,梢根互领,螺旋出入。手臂分为三节,即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凡是手法从近身端向外出时,手领肘、肘领肩,同时肩催肘、肘催手,符合梢领中随根催三节运动原理。凡从远身端向内收时正好相反。肩(通过松沉)领肘、肘(通过沉坠)领手。具体练习时,开始想的大部位即手、肘、肩整个部分。随着动作的熟练,要想三节各自对应的穴位按三节原…  相似文献   

4.
粼撇姗撇撇撇撇撇 按截拳道标准警戒 式站好,后足蹬地,前 膝向左侧弯曲,使身体 向右前方倾斜,同时, 后手化掌向前手腋下处 拍击,有格挡对方中段 攻击之意,前手以肘为 轴,向下划弧,自下而 上向前上方抽击而出, 力达拳背,拳打尽后快 速按直线收回,恢复成 截拳道标准警戒式。 馨 挂锤在击出时,身体 需要向右侧倾斜,所以前 膝必然要弯曲。这样做的 目的有三个:一是能更好 地完成防御。我方中线偏 移,使原来的要害部位变 成了空位,而后手又进行 拍手格挡,这样闪格一体, 是不容易出错的;二是加 长挂锤的攻击距离,即使 对方反应快速,在自己的 攻击…  相似文献   

5.
要想攻击一位熟练的技击手的咽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手总是守护着那里,而且他的下颏也总是向肩头压着的,很少能有空当,然而指戳有时却能剌及喉部。肋部是容易遭受攻击的脆弱部位,特别是当手抬得较高时,肘、肋之间的距离分开得过大,这样任何的突然袭击,都会使肋部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6.
运动按摩     
叩击:两手半握拳,用拳的尺侧面交替叩打被按摩的部位.叩击时力量要均匀,手指、手腕尽量放松,发力在肘.轻拍:两手半握拳,或两手手指伸直张开,掌心向下交替进行拍打,拍打时手指、手腕应放松,发力在腕.切击:两手手指伸直张开,用手的尺侧进行切击.切击时发力在肘.切击时,手应沿着肌纤维的走行方向进行切击.8、抖动小幅度、快速连续摆动肌肉或肢体的方法,称为抖动.应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和四肢关节.抖动可使肌肉、关节放松,消除疲劳.肌肉抖动:被按摩者肌肉要放松,按摩者用掌、指轻轻抓住肌肉,进行短时间的快速振动.  相似文献   

7.
周英南 《武当》2011,(3):20-21
翁先生:来函收悉。你提的几个问题,现答复如下,谨供参考。一、关于"前不露手,后不露肘"。这里的"手"是指拳或掌,"肘"指肘部。这是一句通俗拳论。指行拳中向腰际间收回拳或掌时所搁的正确位置。即收回拳或掌的小臂应平置于腰胯之间,不能过前,也不能过后。若过前,拳或掌必露于身体之前;过后,肘部必露于身体之后。诸如撇身捶、搬拦  相似文献   

8.
潘世春 《武当》2014,(10):30-32
(接上期)十六、退步左盘肘(猴子望月)于右转体的同时,右脚后撤一步,左脚随之撤至右脚踝侧呈并步,两腿屈膝下蹲转体的同时,左肘抬起向前朝右盘扫,肘尖向前,两手仍抱于胸前,右掌抱于左拳面;目视肘上方。(图18)动作要点:退步与左扫肘要同时进行,扫肘时要借助转体之惯性来完成。 1、上体左拧,左脚尖外摆前进一步的同时,左拳变掌向前朝左收于小腹前,掌心朝下,右拳从胸前往前上托,掌心朝上,掌高与眉齐;目视前方。(图19)  相似文献   

9.
易筋经(二)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势[预备姿势]并步。[动作操作]左腿向左平跨一步(距较肩为宽),两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握拳由身后划弧形向裆前,拳背相对,拳面近地,随势上身略前俯,松肩、直肘、昂头、目前视(见图5)。两拳上提到胸前,由拳化掌,成抱球势,随势直腰,肩松肘屈,肘略低于肩,头端平,目前视(见图6)旋动两掌,使拳心各向左右(四指并拢朝天,拇指外分,成八字掌,掌应挺紧)随势运动,徐徐向左右平分推,至肘直。松肩,直肘,腕背屈,腕、肘、肩相平(见图7)。身体向左侧转,成左弓右箭势(面向左方)。两上肢同时动作:左上肢外旋,屈肘约成半圆状;拳心对面…  相似文献   

10.
贴身近战是搏击中取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以小胜大的秘密武器,在掌握了灵活多变的各种步法的前提下,贴近对方,利用凌励,凶猛的肘膝攻击法攻击对方,常常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 基本肘法 1.前冲肘 预备式由立正姿势开始,前手握拳屈肘,后手立掌,掌心紧贴前手拳面,左脚向左上一步,身体先略右回旋然后向左猛地带动左肘向左顶出,左腿同时前弓  相似文献   

11.
<正>一、手型陈氏太极拳的家传拳架及推手技击技术方面,手型和手法是习练拳架和实战技击的技术动作关键,手掌、手型、手指根据拳架和防卫技击的技术动作需要,规定出人体和四肢形态,如:手型、掌型、指型、拳型等等,根据防卫技击需要,做一些技击技术动作,如:挡、擒拿、点击穴位等等。现按“掌、勾手、握手(擒拿手)、拳”分述如下:(一)掌1.立掌(见立掌图):掌平面基本垂直地面,五指并拢,成1瓦拢状。用于挡、拨、推等;2.横掌(见横掌图):以腰椎为立轴,沿身躯的圆柱形外弧面运行,要四指并拢用于挡拨对方、砍切头颈部等动作。  相似文献   

12.
21金豹抖威势(左提膝上架拳)动作说明:①接上动,身体向左转,左肘端部略向下沉压,右拳变八字掌,顺势屈肘向上、向前、向下成弧形推压,至左肘前上方,成立掌,掌指朝上方,力达掌外缘一侧:身体重心随势略上提,手眼相随,目视右掌(图58)。  相似文献   

13.
<正>第四式上步右揽雀尾(捋式)动作1练习方法接上式,身体向左转,重心移于左腿,成坐步;双掌随身体转动向左后捋至腹前,双掌心侧相对,右掌心向左掌指向前,左掌心侧向上掌指向前,眼随体转向前平视(图4-4、图4-4正面)。动作要领(1)向后捋时,左肘应向左侧后45°方向撤肘。  相似文献   

14.
易筋经(四)     
第七式九鬼拔马刀势[预备姿势]并步。[动作操作]足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腰实腿坚膝直,同时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左在右上,腕部相靠,掌背相对,指端上竖,四指并拢,拇指外分)(见图15)。运动两臂。左臂经上往后,成钩手置于身后(松肩直肘,钩尖向上);右臂向上经右往胸前(松肩,肘略屈,掌心向左,微向内凹,虎口朝上),掌根着实,蓄劲于指(见图16)。右臂上举过头,由头之右侧屈肘俯掌下覆,使手抱于颈项;钩手化掌,使左掌心贴于背(指端向上,五指自然分开),在生理许可范围尽可能向上(见图17、18)头用力上抬,欲使头后仰;上肢着力,掌用劲下按,欲使头前…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摆臂技术是体育教师关注的重要环节。一、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摆臂技术要求是,两臂屈肘成90度角,手指自然成半握拳或自然伸掌。屈肘摆动的角度在跑动中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当向前摆臂时屈肘角度减小,向后摆臂时屈肘角度增大,摆臂动作应自然、有  相似文献   

16.
(八)手功(包括指功、腕功、臂功等)49.鹰抓 一名“抓把”。两手俯掌,在身前平举,稍微屈肘,十指松开;然后使指掌各 关节还节稳健而缓慢地向 掌心屈拢(图49)。变掌为 拳后,咬牙切齿,闭气稍 顿,两手十指继续用暗劲, 使两拳尽情卷紧。做12~ 18次,反复2~3遍。 练时两眼须注视两手 十指的动作。练后手部有酸胀或温热等 感觉。 50.抓空 两手俯掌,两臂 左右平举,然后轻松 敏快地变掌为拳(图 50)。如此做60~80 次,反复2~3遍。动 作要均匀,连续,一 气呵成。 抓空以锻炼指力及灵敏性为主,同 时通过两…  相似文献   

17.
第二讲(一)云手练法提示:并步站立~开步举臂~马步双按~右弓步按~向左云手~并步采按~向右云转。1.并步站立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头正,虚领顶劲;立项,松肩沉肘,周身放松,意念集中(图1)。2.开步举臂提起左脚向左平行开步,与肩同宽;随之,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宽、同高,两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眼看前方(图2、3)。3.马步双按身法不变,两腿屈膝下蹲,两膝关节沿脚尖方向屈蹲,使裆部开圆;同时,两臂屈肘,两手向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前,成马步双按式。(图4)4.右弓步按身体右转,步型不变,右手顺缠向内向上再向右划弧云转至右侧前方,掌心向内,掌…  相似文献   

18.
一、掌指(间)关节损伤的原因1.掌指(间)关节的辅助活动不充分。由于掌指活动不充分,关节缺乏灵活性,肌肉和韧带伸展性不够,手指礓硬,对篮球手感不好,很容易发生指间的损伤。2.学生的接球、抢断动作方法不正确。接球时不是主动去接球,而是被动伸出手去等球砸在自己的手上。抢断球时紧张,动作不合理,导致指间关  相似文献   

19.
一、掌握和改进最后用力的练习方法: 1.用手指撑地做俯卧撑 2.俯卧撑 3.同上,腿部位置逐渐升高 4.面对墙,距离50~70厘米,两手手指相对掌心对墙,肘外展屈于胸前。身体前倒,双手触墙将身体快速推离成站立,要求身体前倒时成一直线,最后手指离墙向外用腕。注意双手贴墙部位不要低于腰。 5.将左臂(以右手推球为例)置于背后,右臂单臂触墙做以上练习。 6.垂直向下、向前(4~5米处)地面推铅球。要求肘外展,推球动作方向、投掷方向和铅球运行方向一致。铅球重量1~2公  相似文献   

20.
1掌的做法杨式:五指自然微分,手指向掌心侧微曲不伸直,指肚微向手背撑张,虎口撑圆,掌心内凹。要求:掌要自然伸直,掌心微含空,形如荷叶状。感觉用意时两手指手心有热胀感,前臂有水银贯注感。陈式:大拇指指根向小拇指指根相合。大拇指尖后仰,并与食指分开。其余四指微微分开自然伸直,指尖向后弯曲,五指相错成螺旋形。要求:五个手指指根相合,手指微伸直,螺旋错开,形如瓦楞。可以感觉到大拇指根,四个手指肚及掌心有热胀感。吴式:大拇指与食指分开,其余四指微分开指尖向前。要求:大拇指与食指分开虎口撑圆,其余四指微分开的距离比杨式小,指尖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