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宏娟 《现代语文》2005,(12):99-99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在这首现代诗的教学中,我没有按照单元教学的重点"领会诗中的情感"来处理教材,因为这首诗明白易懂,情感鲜明.于是我进行了别具-格的教学:"同学们都知道西方文学的源头是<圣经>,而我国文学的源头是<诗经>.那么<雨巷>与<诗经>有没有联系呢?大家好好回忆过去学习的课文,再来回答."我在黑板上写下"继承与创新"五个大字,要求学生在诵读诗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的感触体会.  相似文献   

2.
课堂回放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唐诗宋词选读>精选了唐宋时期重要的诗词63首,涉及具体明确的"春""秋"特定季节感的有45首--春季26篇,秋季19篇.编者如此安排,是有意为之还是实属巧合呢?春秋两季在古典诗词中有没有其独特的意蕴呢?就这些问题,我已经请同学们在课前结合选修教材的具体诗歌作了一些思考与研究.下面我请同学来讲讲看.  相似文献   

3.
日前,一篇<在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在文章和一部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引发网发的热议,让人闪开始反思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得失.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教学前的准备和教学后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事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事后备课,即进行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和深化,只有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研究才能落到实处。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反思下,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一、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教学反思"是什么?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要想在真正意义上达成有效教  相似文献   

5.
课堂回放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汉字书法在世界文化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而我们今天所学的<兰亭集序>既是书法瑰宝,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师:(看插页)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幅书法作品.同学们感觉怎么样? 生:我感觉这幅字画总体上比较有气势,有劲是骨.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描述】教学七年级《口技》时,我的教学基本任务:品读、积累、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进行第三个环节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评价口技者?同学们纷纷找出了"善"。我接下去问:文章整篇都是在写"善",口技者到底"善"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6,(6):29-30
<正>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反思有何意义?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建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呢?1教学反思的意义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  相似文献   

8.
初出茅庐时,她给了我信心;逐渐入门后,她给了我胆识;小有名气后,她教会我思考.--这就是我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只读完初二的我做了小学民办教师.我这个只有"半桶水"的"初中生"怎么能够教初中呢?自学提高!在函授学习中我得到一本<中学语文教学>,从此,我和这位权威"老师"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时代的推进,尤其是新课程课改的到来,有的教师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学小学数学,越来越感到彷徨,跟不上教育时代的发展,原因就是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没有利用好"反思"这个教学平台来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一名教师应学会反思,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反思型的教师。如何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以下几点看法。一、反思师生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课堂回放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一提到唐诗,我们不能不想到大诗人李白;一提到李白,我们不能不想到他的"诗仙"英名;一提到诗仙,我们不能不想到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诗篇.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教学内容是PEP小学四年级上册"Unit 1 A.Let's spell"。"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在来自上海各位观课专家的指导和点评下,我开始反思我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是否真实地发生了呢?接下来我就以这节语音课为例,谈谈我的反思。一、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中是安全、安心的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高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什么是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师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试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1从好奇心入手,激发兴趣 创新的教学方式最能激起学生兴趣,在进行<鹤群翔空>的教学导入时,我首先以新奇的语气对同学们说:"这节课,请大家帮老师制作本课的幻灯片,边读文边画出本课的图画,好吗?"同学们哗然:自己动手画幻灯片?一个个瞪着好奇、兴奋的眼睛、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你们已经读了人教版高语第五册中的课文--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吗?如果读过,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教学此文,感受颇深,在我心目中沉淀了一个关于古诗词学习的话题--想象·还原·审美.……  相似文献   

15.
走向哲学思维开拓解读视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课堂回放 <落日>教学实录 师: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按照你们的听课经验,想象徐老师会怎样讲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6.
批阅同学们的随笔时,我发现许多同学谈到郭敬明的<幻城>,无一例外地表示喜欢樱空释,为书中的手足之情而感动.校园网论坛上,也有一个投票选<幻城>中自己喜欢的人物的帖子,人气很旺.想到韩寒等人在校园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极端的感情似乎总容易得到中学生的青睐.怎样在语文课上进行引导,完成教会学生"读书做人"的使命?我打算抓住<幻城>做文章.  相似文献   

17.
一 <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10月下半月行动版刊登了笔者的<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一文,描述了笔者因崴脚渴望学生援助而不得,先是委曲、失望,继而自我反思,终究得出"应主动走向学生"结论的心路历程.那么,教师"心动"后如何"行动"?"行动"后的结果又会怎样?  相似文献   

18.
董志斌 《现代语文》2005,(7):121-122
阅读<阅读教学的批评化追求>,单看其目录,就不由得替作者许锡强老师捏一把汗.人们常说:"在熟悉的地方是没有风景的."许老师在这本书中所评论的是鲁迅、茅盾、朱自清、司马迁和辛弃疾等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名作,他能从这"熟悉的地方"发现什么"风景"呢?出乎意料的是,许老师读出新意,写成论文,被<书屋>和<名作欣赏>陆续发表并被<文汇读书周报>等报刊转载,还被<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和<科学时报>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国家级报刊载文评述.这部以<高中语文名作重读>为副标题的语文教学专著,给人以"厚重"之感,在促使人们去思考许老师的成功之道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反思技中学语文教学积弱难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你们已经读了人教版高语第五册中的课文--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吗?如果读过,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教学此文,感受颇深,在我心目中沉淀了一个关于古诗词学习的话题--想象·还原·审美.……  相似文献   

20.
讲到中国的历史,人们通常会说:"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你知道什么是"二十四史"吗?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又是哪一部书?这些问题对小朋友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二十四史"太多,同学们只有去查工具书.我这里想说的是它们中的第一部书--<史记>,它的作者是西汉时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