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乙二醇壳聚糖(GCS)为母体,通过控制交联反应条件,合成固载不同数量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的壳聚糖-环糊精结合物(GCSn-CMβ-CD).用核磁共振、浓硫酸-苯酚降解法等对结合物进行表征.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仪在线检测不同结合物与药物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结合物对药物的运载能力随环糊精数量的增加而增强,对药物的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为GCSn-CMβ-CD作为药物载体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所谓的壳聚糖又被称之为乙酰甲壳素,其主要是甲壳素中含有的脱乙酰化产物,该类的甲壳素通常是存在于虾蟹等海产类的动物、植物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含量,近几年的生产产量也在逐渐上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且,壳聚糖具有相容性较高、生物降解效率高等特点,并不会产生有毒的降解物质,在我国多个行业领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相关学者也加大了对其性能、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因此,笔者就通过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了壳聚糖改性方法进行了讨论,从而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学英 《科教文汇》2009,(24):269-270
天然多糖作为药物缓控释载体具有调节药物释放行为、稳定药物活性成分、提高生物利用率和促进药物靶向定位等优点。本文简单介绍了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及海藻酸盐和魔芋葡甘聚糖作为药物缓控释载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的微观结构可对其性质与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壳聚糖微观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的实验手段很难深入地研究壳聚糖的微观结构,因此文章通过分子模拟技术对壳聚糖中的糖苷键、氢键的性质与特征,以及乙酰氨基对壳聚糖结构与性质的影响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 表明,壳聚糖糖苷键中O-C4键比C1-O键更容易断裂.壳聚糖的糖苷键比与乙酰氨基相邻的糖苷键更容易断裂.壳聚糖中形成氢键的主导因素并不是基团运动的自由程度,而是氢键中电子供体的负电荷数,负电荷数越高则形成的氢键强度越强.壳聚糖中氨基N与羟基H形成的氢键强度最强.研究结果对壳聚糖溶解和降解的研究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以新型给药为载体制备原位凝胶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纳米粒原位凝胶相关文献,对其新载体新剂型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概述。结果与讨论:将药物与新型给药载体及原位凝胶结合,为纳米粒原位凝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有助于加快纳米粒原位凝胶新剂型的研究和应用进程。总结了纳米粒原位凝胶在药物制剂现代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在性能研究上备受研究人员的青睐,尤其在药物负载与控释方面因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而吸引人们的关注。与传统的药物载体相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诸多优点,例如稳定性好、疗效佳、靶向性强、毒副反应小、合成简单等等,因此在临床医学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文章就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及其载药性能的研究做一综述,为其作为药物载体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正华  朱良均  陆旋 《科技通报》2003,19(6):521-524
介绍了天然高分子物质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在医学、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壳聚糖的分子结构特性使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是用于制备人造皮肤、人造细胞等的最适生物材料.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壳聚糖的应用研究将成为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物质的医药用途发明是一种方法发明,其权利要求属于方法类型,应从方法权利要求的角度来分析其技术特征。通常能直接起到限定作用的是原料、制备步骤和工艺条件、药物产品形态或成分以及设备等。对於仅涉及药物使用方法的特征,如果这些特征与制药方法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其实质上属于在实施制药方法并获得药物后,将药物施用于人体的具体用药方法,与制药方法没有直接、必然的关联性。这种仅体现于用药行为中的特征不是制药用途的技术特征,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制药方法本身不具有限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拉曼光谱技术是以拉曼散射现象为基础的现代分析方法,由于其对样品不接触、无破坏,不需要预先制备样品,完成物质的拉曼光谱测试后仍可进行其它分析检验,因此拉曼光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固态、液态、气态物质成分的分析测定,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物质鉴别方法。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中的实验和研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阐述了拉曼光谱技术的原理、仪器构造以及发展过程,重点回顾了这种新兴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载体药物是随着药物学研究、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新兴的给药技术.主要介绍了有关机理、材料合成方法,并对其在药学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特有的流变性、良好的水溶性以及有效的湿润性等优良性能相较于普通的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生物技术、采油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及发展前景。系统地归纳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相关性能以及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现状,简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在药物载体领域的应用,并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存在的碱性多糖,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由于壳聚糖具有高分子量以及溶解性低的特点,大大限制了壳聚糖的应用。因此,壳聚糖降解是其改性的重要途径。文章概述了降解方法及低聚壳聚糖在食品、医药、环保和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因抗癌药物多数在体内靶向性不强,生物相容性弱,并且在体内难以保持长效作用等,抗癌药物的研发一直比较困难。药物载体能很好的改进药物治疗的缺陷,例如壳聚糖、碳纳米管、微囊微球、脂质体等等,氧化石墨烯,由于其优越的性质和结构,使其在材料领域、生物医学领域、电子设备领域等众多领域得到高速发展,在生物医学领域,氧化石墨烯可以作为药物载体进行体内给药、可以进行结构修饰进行细胞成像,特别是修饰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在体内表现优越,且氧化石墨烯对抗癌药物的高负载率,都使其作为抗癌药物载体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载体药物是随着药物学研究、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新兴的给药技术。主要介绍了有关机理、材料合成方法,并对其在药学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添加具有更好的亲水性能的聚乙烯醇(PVA)与壳聚糖互穿并交联形成网络结构,进一步提高壳聚糖衍生物的亲水性。将此类方法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海绵,显著提高产物的吸水倍率,达到快速有效的止血效果。对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聚合物海绵的制备条件进行了探索,对溶胀性能进行了测试,对影响溶胀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的主要理化性质,综述了壳聚糖作为絮凝剂的应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并对壳聚糖的改性应用进行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因其独特的细胞构造,细胞内可视为独立空间,并且红细胞膜可被降解,不产生有害物质,用作药物载体可以防止内源物质降解运载的药物,稳定血药浓度,延长作用时间,降低副作用等,在红细胞表面修饰多肽等物质还可以增加其靶向性。本文对红细胞载体的优势,载药特性,以及载体制备进行讨论,以期对红细胞递药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BCS分类是一种分类系统,其主要应用在药物分类中,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药物溶解性以及渗透性。目前这种分类方法不同管理当局对其的看法不一,不同的国家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尤其如何对溶解性以及渗透性的程度进行判定一直没有统一的看法,所以BCS分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通过对黄酮类药物BCS分类进行了概述,进而对黄酮类药物BCS分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希望为药物分类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固定化血红蛋白氧载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文芳  蔡谨  袁中一 《科技通报》2002,18(5):355-359
以固定化血红蛋白为核心的氧载体研究,有望为航空航天、水下作业以及好氧生物发酵工业等领域提供有效的供氧体系。以猪血红蛋白(pHb)和壳聚糖微粒为氧载体制备的基本原料,采用戊二醛活化将pHb共价固定在壳聚糖微粒上,构成pHb氧载体。研究了活化条件与载体表面醛基形成量及蛋白固定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固定化反应进行了优化。在5%戊二醛浓度下活化反应8h,获得pHb最大固定量约800mg/g,即每克截体固定800mg pHb。从pHb氧载体的氧释放曲线可知,氧释放效率可达40%左右。该氧载体的结合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外泌体的国内外专利文献进行检索、收集、统计及分析综述了外泌体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的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分布及国别分布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外泌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技术路线,并对干细胞外泌体的应用、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以及进行疾病诊断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对其技术发展脉络和技术研发的热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