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成飞 《广西教育》2013,(41):75-75,9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小学生口语交际时,要巧妙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交际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小学生正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时期。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在多向互动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下面结合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下册《有趣的发现》一课的教学,谈谈我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不仅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在于强调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口语交际部分的总目标是: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  相似文献   

4.
李晓琴 《教师》2013,(4):71-71
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关于口语交际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内涵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三种有效的途径,即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立足平时的课堂教学、同归真实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5.
王东明 《广西教育》2014,(33):21-2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听说能力,既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够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目前农村小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有的学生不想说、不敢说,怕说错挨批评或嘲笑;  相似文献   

6.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依据各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和学生口语水平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口语交际类型,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口语交际活动的类型口语交际的训练形式很多,划分角度各异。从语言表达角度分,有质疑、求助,采访、答问,评价、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表明,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为其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因此,低年级语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讲义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目标和内容中关于口语交际提出了六条具体目标和要求。要达成这六条,我们必须在前三个学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扎实抓好口语交际的教学,注重落实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形成语文学科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合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里就如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但是口语交际没有引起部分语文教师的重视。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的教师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忽视学生的现场交流,甚至有的教师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作文课。还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到讲台前说一说口语交际的内容,很少安排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说话课。这些教学策略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直接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笔者通过对三到六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学习时存在以下现象。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不仅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在于强调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口语交际部分的总目标是: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和交际实践中培养。没有具体的交际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营造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交际氛围,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如何更好地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及课堂观察中,发觉有必要对口语交际教学中所涉及的三对重要“关系”,加以辨析,以厘清含混和模糊之处。一、“独白”与“对白”  相似文献   

13.
口语交际是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杜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要。《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地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确定为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素质的小学语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并把口语交际训练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语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阶段目标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以下两方面抓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相似文献   

14.
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这一概念。在教材编写时每一册每一单元都有一个口语交际训练题(语文版),编者希望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叶晓虹 《考试周刊》2012,(29):41-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规定要培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学生。但是,当前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口语交际”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7.
傅蔚 《学语文》2006,(1):40-4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张志公先生明确指出:“彻底脱离语言实际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畸形的语文教学,对于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很不利的。”现在的语文考试不考口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无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现行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评价的缺失,探讨初中学段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评价来促进口语交际的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的理念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这给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具有得体、高雅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口语交际也有明确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教学近几年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与传统"听说"教学不同,它强调的是"交际"双方的口语互动行为。然而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重视不足、目标意识不强、考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本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说明,通过分析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第一学段(1—2年级)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