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工作就其与党和国家其他事业的关系来说,是一项管理性、服务性、政治性、科学性的工作.通过管理和提供档案资料为各项工作服务,则是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服务性工作的特点之一,而作为从事这一职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在从事档案行政、档案保管和利用服务等项职能活动中,更好地体现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则是今天我们需要很好探讨的问题. 一、档案馆职业精神的内涵 谈到职业精神,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医务工作者的"救死扶伤",想到教师的"甘为人烛"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实事求是"等等.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精神.  相似文献   

2.
饶圆  朱慧涛 《浙江档案》2007,(12):16-18
近些年来,"边缘化"一词颇为走红,档案界也出现了"档案职业边缘化"这一概念。本文从质疑这一提法入手,分析了档案职业只不过是处于"式微"的困境而非"边缘化",并反思了档案职业发展的应然趋势,一是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是进一步拓展档案职业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3.
关于档案职业方向问题的研究●张照余近年来,档案职业队伍的急速扩展及其自身正在经历的诸多变革,促使我国档案学家对该职业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予以反思,理论界开始将整个档案职业作为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子系统,置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大系统中加以考察,并从社会需...  相似文献   

4.
档案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我国档案管理活动全面地反映了档案职业形成并发展的历程。目前我国档案职业发展中客体内容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主体整体素质不平衡、职业技能不突出,档案职业缺乏职业准入资格。因此,应当拓展职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熟练掌握档案职业核心技能,练好"看家"本领;明确准入资格,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重视档案教育,搞好档案职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M·斯威夫特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报告中说:"作为档案工作者,信息是我们工作的基本要素,是我们的职业。如果我们正处在影响我们职业的革命中,那么我们最好了解它对我们专业的含义。"信息社会的档案工作应何去何从?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全球档案工作者都在苦苦思索着:"我们应该如何转变?我们必须做些什么?"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SAA)2004年年会正是围绕着"信息社会的档案工作"这一主题展开的,对信息社会中档案工作的传统理论原则进行了新的诠释,对其新领域、新技术、新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质性探索。"一叶知秋",让我们以此次年会为切入点,寻求来自国外同行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饶圆  朱慧涛 《北京档案》2007,(12):26-28
一、质疑:"档案职业边缘化"? 近年来,律师边缘化、股市边缘化、学术(者)边缘化、文学(作家)边缘化等转眼间让"边缘化"成了"红人",不少人在为这种种的"边缘化"扼腕叹息.与此同时,档案学界也出现了"档案职业边缘化"的提法,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档案职业被看成是小众化的边缘行业,默默奉献、因循守"旧"成为档案人留给公众的职业形象。国外曾用"佝偻着背、躲在小阁楼里摆弄着一堆发霉的文件"来形容旧时的档案专家。这种"静默"、"坚守"甚至颇显"保守"的品格与社会赋予档案职业"守望历史"的使命比较吻合,因而社会对档案人的奉献和低调投射的是赞许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职业的出现是以社会需要、社会分工发展为前提的,它的形成和发展会随着社会进步在其实践活动中渐进变化,档案职业也是如此。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需求的扩大,档案服务的社会化已经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政务信息公开等赋予了档案职业新的环境与条件,带来了新的变化,这对处于边缘化现实的档案职业来说无疑是长期的挑战。探讨档案职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夹缝时代"的发展问题,关乎档案工作价值功能的发挥和档案事业的未来。一、新时期档案职业的现实困境首先,档案职业的客体——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发挥存在局限性。档案职业客体即档案信息资源的多少、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职业  相似文献   

9.
档案界对于档案职业主体概念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其主要分歧集中于档案职业主体的业务范围、工作职能和工作目的三方面,分别体现为"社会与组织之争"行政与管理之争"公益性和营利性之争".文章秉承社会分工视野对职业溯源追本,总结出职业的本质属性为社会性、目的性和专门性,从而以"面向社会"劳动有酬"职能独立"为标准对我国的档案职业主体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即我国的档案职业主体有且仅指公共档案馆中的档案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0.
黄幸珠 《云南档案》2011,(10):46-48
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深刻内涵在于档案是面向社会的历史记录,这一内涵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档案与政治、档案与历史,抑或是档案与社会记忆,都说明了档案与社会密不可分。档案离不开"大社会",档案必然要为"大社会"服务,这要求档案工作要以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正《档案法》中所说的档案是指"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这是依档案价值是否对国家与社会有利来划定《档案法》所调整的范围。由于"国家"和"社会"不是同一概念,各自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与外延,所以,对国家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不等于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因此,《档案法》中所指的档案应该分为对国家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和对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两个部  相似文献   

12.
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十二五"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当前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的"三足鼎立"之一,也是档案工作从"三线"走向"一线"的必由之路.全面加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满足新形势下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档案服务需求,是档案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选择.档案部门要将社会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让档案工作成为"生产力",让档案工作产生"档案力",以此提升档案工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对人民生活幸福感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13.
薛芳 《档案与建设》2015,(12):32-34
文章在文化社会学的研究视野下对高校档案进行"重新语境化"的分析,把高校档案所表现的文化-社会属性视为特定因素,探寻高校档案服务师生、社会并构建文化传承体系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整理和挖掘高校档案服务理念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记忆的构建存在"档案空缺",需要将社区档案纳入社会记忆的构建体系.对于国家而言,社区档案可以填补"档案空缺",对于社区民众而言,社区档案可以存贮、保护和传播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为民众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和集体记忆,增强基于共同记忆的文化认同.市场经济时期,社区档案应创新性地探索实施"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公益补充"的参与路径,共同建构社会记忆,促进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档案资源的结构与服务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在各项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许多新型档案资源应运而生。这些新型档案资源可以定义为"社会档案资源",论文从与"国家档案资源"对比的角度给予了理论阐释,同时分析了社会档案资源的资源体系和结构体系,提出了构建社会档案资源服务体系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6.
正沧海一粟:档案编研"为谁编",关键是如何理解这里的"谁"?这里的"谁",其实就是档案编研成果的"受众",即档案编研成果是给"谁"看、为"谁"服务的。那么,档案编研应该"为谁编"呢?党政领导,社会大众,研究人员,编史修志人员,还是外来宾朋客商?李正平:一般情况下,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7.
档案信息化建设使得档案职业中萌发了数字档案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信息化大潮中的中国社会现阶段对于档案职业发展的需求。信息社会的加速发展要求档案职业加速开拓数字档案业务。如果数字档案业务发展得当,将使档案职业上升到社会的中坚地位。为此,档案职业应抓住历史机遇,调整信息化建设策略,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将这种可能变成事实。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档案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档案工作中就是要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高校学生档案是从高考录取到毕业期间所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成长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形成本人人事档案的雏形.建立"两个体系",促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40年前,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大批知青随后上山下乡接受改造,形成了特定时期的知青档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知青政策不断深化,如今的知青档案为日照老知青解决切身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競  张莹 《兰台内外》2007,(1):33-33
档案职业价值,主要是指其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社会价值体现在它必须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利用的需求;主体价值体现在它也需要受社会对档案从业人员的价值满足,即社会人对档案人付出的职业劳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的度量。它表现为职业的魅力或吸引力。如何提升档案职业价值,提高社会主要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档案职业的“人文关注”,寻求保证档案职业良性循环和发展状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是我们更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