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吐鲁番出土文书的问世,为研究高昌国赋役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通过对高昌国赋役制度中的田租制度进行研究,力求得出新的结论:即高昌国在推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田租制度的同时,也与汉晋田租制度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唐代,官吏请假文书以"牒"的方式出现。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官吏请假文书,请假程序严格,文书条款齐全,而且其内容还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这些对提高官吏的办事效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起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正民间文书是在民间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资料。地契、租约、借约、诉状等都是民间文书涵盖的范围。目前所见最早的契约文书是在出土汉简中发现的西汉契约及东汉的买墓券。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民间文书也相继有所发现,如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200余件契约原件,敦煌唐、北宋契约有127件。宋元时期的文书,数量不多,以泉州和徽州为主。存留至今数量最多的当属明清文书。  相似文献   

4.
在唐代,官吏请假文书以牒的方式出现。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官吏请假文书,请假程序严格,文书条款齐全,而且其内容还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这些对提高官吏的办事效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起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随着吐鲁番出土文书的问世,为研究高昌国赋役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通过对高昌国赋役制度中的田租制度进行研究,力求得出新的结论:即高昌国在推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田租制度的同时,也与汉晋田租制度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档案馆藏唐开元二年的6件档案,是国内档案馆中少有的档案珍品,已经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我作为辽宁省档案馆的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者和史学专家研究这几件唐代档案十分关注,特别是这几件唐档是敦煌文书,还是吐鲁番文书的研究?为此,我拜托甘肃省档案局李虎副局长请教了敦煌研究院的李正宇和施萍婷研究员,查阅了武汉大学陈国灿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有关文章,并对比日本宁乐美术馆等所藏的唐代吐鲁番文书。现在可以断定,这6件档案是唐开元二年的吐鲁番文书,而不是敦煌文书。  相似文献   

7.
金秋时节,新疆处处瓜果飘香。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熟得是那样的香甜,熟得是那样的艰难……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档案馆藏唐代档案是吐鲁番文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档案馆藏唐开元二年的6件档案,是国内档案馆中少有的档案珍品,已经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我作为辽宁省档案馆的档案工作者,对学术界研究这几件唐代档案的结论十分关注,特别是想搞清楚这几件唐档的一个重要疑问——究竟是敦煌文书,还是吐鲁番文书?为此,我拜托甘肃省档案局李虎副局长请教了敦煌研究院的李正宇和施萍婷研究员,查阅了武汉大学陈国灿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有关文章,并对比日本宁乐美术馆等处所藏的唐代吐鲁番文书。  相似文献   

9.
从里耶简看秦代文书和文书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里耶简的出土,为人们了解秦代的文书格式、县丞(守丞)的文书职能和文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进一步研究秦代的文书和档案工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简牍的出土情况和文献的记载来研究简牍文书的相关制度,包括简牍文书的修治、编联和书写的制作制度,封发、传递的运行制度,收发文、立卷收藏的保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韩英  李晨 《档案学通讯》2012,(6):98-100
汉唐间户籍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是古代户籍制度史上的关键所在。近代以来,在出土的秦汉简牍、三国吴简、敦煌吐鲁番文书等出土资料中,多有发现户籍档案。这些材料对于认识汉唐间户籍制度的变迁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出土户籍档案的具体考察,我们可以从载体、形制、内容三个方面来认识汉唐间户籍档案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私文书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处理私人事物不可缺少的工具,自我国有文字产生便萌芽于家庭或家族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之中。出土的汉代简牍中的丧葬私文书即是汉代家庭或家族成员在处理本家庭或家族死者的治丧随葬的礼仪活动中产生和使用的、并代表和反映了私人意志和活动的、且由其私自保管的文字信息。  相似文献   

13.
文书的内涵历来是文书、档案学理论研究的首要课题,但恰恰是这一定义至今未形成系统化、层次化、深入化、一致化的格局,相关的论述、分析和研究散见于字词典、历史典籍和文书学专著(教材)中,多达数十种。而就一门学科来说,一个学科就是一个概念体系,首先得从其基本概念(或称中心概念)入手,只有正确界定了其基本概念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民间文书档案是反映乡村社会经济生活的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和文物价值.由于纸张材质和存放条件,民间文书档案的破损情况较为普遍.不具备古籍修复知识和技术的民间收藏者,对文书档案的处理往往走入误区.这不仅对文书档案造成了二次损害,还增加了其后续修复工作的难度.论文以太行山文书档案为例,总结了几种民间文书档案保护中的常见误区,并以太行山文书中的《郭氏历代文约档案》为例,探讨针对上述误区的修复方法,重点探索运用"湿揭法"修复使用工业胶水粘贴的文书档案和将文书档案粘贴在A4打印纸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出土简牍中涌现出大量的秦汉至三国时期的律令条款及司法文书,其内容包括律、令、科、品、约,以及有关律令的问答解释文书、供办案人员参考的“式”等.这些法律条款涉及古代的刑法、诉讼法、民事关系、行政关系以及物权关系等,通过对这些律令条款及司法文书的研究,不仅能开阔学者的研究视角,而且也可以对传世文献的记载进行反省,尤其对法学史研究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苍藤蔓架覆檐前,满缀明珠洛索圆”,地处丝绸古道要冲的吐鲁番素以“葡萄之乡”闻名遐迩。吐鲁番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天山山间陷落盆地中。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有丰富的光热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与盆地地形,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发育,是世界公认理想的葡萄栽培区。“六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在吐鲁番建立了大型商品葡萄生产基地,80年代初又开始扩大葡萄栽培面积。到1997年,吐鲁番葡萄的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葡萄总产  相似文献   

17.
阿我 《出版经济》2004,(1):23-23
去年是图文书的一个高烧年,今年,这场烧退了不少.快船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平衡的海湾.阅读进入了读图时代,图文书也是近年来出版的热潮,但什么是图文书却没有一个明晰的说法,绘画、摄影加上文字都可以叫图文书.图文书不拘一格,许多"文配图"、"图配文"也都加入到图文书的行列.出版者给书配图似乎商业的目的多于图书品质的考虑,一些不伦不类的图文书也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吐鲁番出土67TAM376:02(b)和67TAM376:01(b)号"唐欠田簿"文书中的"四等"和"六等"是户等的另一种记录形式;"上上户"不记为"一等"是为了与"四等"区别;"上上户"在唐前期的吐鲁番地区是实际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简册文书是中国很早就有的档案文书形态。商代有简册文书,在甲骨文中有比传世文献更多的记载。从甲骨文的“册”字及部分从“册”之字的字形可以看出,商代的简册文书按照等级的高低,可以分为“册”“典”两类。册为普通简册,典为地位较高的大册。这些册、典文书首先用于祭祀,其次用于军事。由于册更普通,所以无论在祭祀上还是军事上,用册的情况都更多见。典则用于较高等级的祭祀和比较重要的军事活动。可知册、典使用的场合和使用的习惯用语都有区别。因而从字形和使用两方面看,商代简册划分为册、典两类是合理的,同时也与传世文献的部分记载相合。其中祭祀中所见旧册的使用,更为商代曾将简册作为档案文书保存提供了确切的证据。综合来看,商代是一个大量使用册、典文书的朝代。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从事文书档案工作十几年来,感觉到文书在档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应当从自身的社会定位出发,以追求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综合运用人、财、物等因素,实现文书档案工作与社会实践的理性化发展,获得双赢的效果。一、运用系统观点,建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系统运用系统观点来考查文书档案工作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机构的整体效率,使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不致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