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曾经是慢班的一名学生。慢班的学生自然成绩都是很差的,然而平心而论,他们中的大多数其实都是些聪明人,只是要么个性太鲜明,要么意志太薄弱,结果被逐出了主流学生的群体。比如“大头”同学,他无论如何无法在教室里坐满45分钟。他说课堂上缓慢的节奏让他窒息,那么简单的一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有思考能力的人,他们对老师的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当他们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突然被老师一插话,是接着老师的思路说,还是保持自己的思考?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笔者发现一种现象:有的老师让学生发言,当学生刚说出自己的一小半意见时,老师马上抢着接着学生的话说下去。要么揣度着学生的意思说,要么用教师的语言把学生化的语言进行规范总结,要么就将学生的思路往自己需要  相似文献   

3.
第一,数学课堂的软实力表现在要宽容学生,这是数学课堂最大的软实力,也是爱学生最基本的表现.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言,学生的数学成绩区分度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数学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对数学渐渐失去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要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要么是抄一下别人的作业混混而已,或者干脆对老师说"不会",一了百  相似文献   

4.
许多中国朋友都非常好奇,美国学生的成绩不公布,那么他们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学习效果或者是取得的最后成果呢?事实上,美国也是公布学生的成绩的,但是公布的方式和中国完全不一样。我们中国的老师在公布学生成绩的时候,一般是这样的,要么是依据学号的顺序来公布学生的成绩,名字后面带  相似文献   

5.
技工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参加中考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一般来说文化基础比较差;这些学生在中学时,或者行为习惯不是很好,或者因为成绩差经常遭受冷眼的,因此思想上要么是自傲,要么是有些自卑;技工学校是他们学生生涯的最后一段,毕业后就要步入社会。针对这样的特殊教育群体,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摸索,结合教学大纲,总结出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有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思想性、和谐性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对学生学习物理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一半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不理想的现象,这其中有一大部分初中学得挺好,到了高中,要么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要么是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7.
赵延武 《新疆教育》2013,(15):251-251
中考是一道分水岭。被重点高中、普通高中拒之门外的学生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中职,成为一名中职生。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学习怕苦、干活怕累、意志薄弱、不思进取。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要么无所适从,要么不战而败,缺乏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能力、提高战胜挫折的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美术特长班的学生有两个特点:一是文化基础非常薄弱,美术专业基础有些几乎是空白;二是对待学习兴趣不浓、劲头不足。这些学生,要么是习惯不好,不会学习:要么是方法不对,不善学习;要么是兴趣不浓,无心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高二第一学期制订了班集体目标:通过一年的养成教育,要求学生达到做事稳重,成绩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部分学生由于成绩不好,教师关心不够,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要么就是“破罐子破摔”,要么就是另类。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够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必将对提高他们的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0.
蔡呈腾 《师道》2008,(11):47-47
许多学生觉得C老师很“神奇”,特别是那些在班级中成绩一般的学生,在他们眼中,C老师简直就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课堂上他们哪里不懂,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好,哪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接下来会提出什么问题等,C老师都好像提前一步知道似的。总是在他们还没有举手开口问问题之前,C老师要么就讲这个问题,要么就请有问题的同学提问。C老师每次讲到的,正好就是他们最想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高四"似乎都是一种很苦逼的生活,承受着很多压力,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狱。事实上,他们比高三更高三。因为经历过,他们更清楚自己的长短;因为目标更明确,他们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约也是因为如此,在同样日复一日被碾压的生活里,他们多了很多高三生没有的欢乐。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小学生阅历浅显,语言素材较低,他们作文时要么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要么类似于挤牙膏,味同嚼蜡,学生对作文可谓“闻之色变”,作文也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拦路虎.那么,如何突破这一困境,让小学习作教学迎来灿烂的春天?笔者结合个人的体会,谈点浅见,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3.
生命因健康而美丽,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应以每一个人的后天健康为最终目标,针对一般中学生而言,在同一群体中存在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的就是"后进生"——学生成绩相应较差。他们要么,唯我独尊;要么沉默寡言,回避现实等等,该如何改变呢?  相似文献   

14.
“半成品明星”的非娱乐生活 艺术学校(以下简称“艺校”)是许多明星“星途”开始的地方,艺校里的男生女生被称为“半成品明星”。虽然还没有真正进入充满是非的“娱乐圈”,但他们总会成为娱乐话题的一部分。“艺校生”这一特殊身份,让他们在很多人的描述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象:要么是青春靓丽的外表、时尚个性的生活、星光璀璨的未来;要么是放荡不羁的少年、成绩不好的差生、吃喝玩乐的高手……  相似文献   

15.
在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同学失去了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他们之中有的因几分之差落榜;有的可能因智力因素造成成绩不理想;还有的因为年龄小、好奇、贪玩、辨别能力差等造成中考失利。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时,这些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厌学情绪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受社会上不良习俗的影响,认为有钱就有一切,读书无用;要么觉得以后在社会上靠力气吃饭,用不着学知识,或者靠父母吃饭,由父母为其安排一切等等。这些也是造成这些学生中考时成绩较差的主要原因。一、…  相似文献   

16.
<正>一、学会倾听一位不善于倾听的教师不会有精彩的课堂,而一位不善于倾听的学生更不会有非常优异的成绩。倾听是一种素养,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更是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学会倾听。在课堂上,经常会遭遇这样的情况:每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要么是小声提示,要么是议论纷纷。这时,教师要及时强调,倾听是对同学的尊重,倾听是对同学的信任,倾听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但目前许多中学生的作文,要么内容大致雷同,枯燥单调;要么语言干涩,缺乏色彩,全无青春气息;要么所叙事情所引话语司空见惯,毫无新意。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必须注重对他们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作文创新意识,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成绩记分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 :百分制及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5、4、3、2、1)。如果没有充分掌握试卷的难易度 ,上述两种记分方法 ,往往使得学生考试成绩不能呈现正态分布 ,分数要么偏高 ,要么偏低 ,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毫无区分度可言。有时一个班某门课程成绩可以全部在90分以上 ,有时可以出现1/3~1/2学生不及格 ,在医学院校中 ,这种现象在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中显现得尤为明显。本文设想一种学生成绩记分方法 ,使得学生成绩呈现正态分布 ,合理控制学生成绩的优秀率与不及格率。具体方法为 :…  相似文献   

19.
【背景】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讲起来也头头是道,可为什么一到写作文时,却总是没东西写,要么干巴巴地味同嚼蜡,要么胡编乱造一气。对作文有一种恐惧感?我分析主要是他们没有将作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因而他们的话匣子没打开。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的关键素质:直觉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57年上初中至今,我认识了许多学生,他们中不少人念书的成绩都很好,但在毕业后独立工作时,要么一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要么跟着别人做,总是打不开新局面,换言之就是缺乏创新能力。为什么在校时的好学生毕业后会这样呢?这不由使我思考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研究生院的教育系统究竟有什么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