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深化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是推动南宁城市国际合作的有效途径和保障南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重要条件。通过农业发展产业化、产业结构优质化、加工环节的纵深化,产品外销品牌化,拓展中国—东盟(南宁)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区功能,加快建设区域性特色农业基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支柱农业产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产业,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全面推进南宁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的建设。发展蔗糖、花茶、桑蚕、食用菌、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稻、甜玉米、蔬菜、木薯、香蕉、商品林、茉莉花等产业化种植,建设无公害优质稻基地、优质水果标准化基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基地和特种水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优质瘦肉型猪养殖基地和无公害牛奶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2.
浅议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通道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宁—新加坡经济通道建设以交通干线为依托,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资源互补,促进中国—东盟的贸易往来,对发展太平洋西岸经济增长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宁与越南相邻,在地理环境方面相互接壤,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在农业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南宁与越南之间开展的农业领域互补互促合作充满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针对南宁与越南在农业方面的合作现状、互补互促问题进行研究,对具体的互补互促合作路径,提出综合利用各自优势,细化农业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双方的农业信息和人才交流;把好农产品质量关,注重品牌的培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6):I0001-I0004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并且取得巨大成功。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南宁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首府城市,如何发挥优势,加快与东盟合作,带动北部湾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2009年金秋十月。借着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盛典,学报编辑罗杰文就此问题专访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李俊强教授。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9月22日,由中国一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广西师范学院承办,以"开放合作共享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的400多位代表出席,参会人员包括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官员、高校领导、专家学者等。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广西师范学院校长李丰生致辞。他认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将有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政策制订和制度建设等领域的共识与合作;有助于在深化合作內涵、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品质方面提出更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广西教育》2013,(40):70-70
9月3日下午,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的201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活动")在南宁开幕。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柬埔寨教育部部长尹赛迪、泰国教育部部长差图龙·蔡桑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等嘉宾出席开幕式。今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10周年,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已被纳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子论坛活动,并己明确写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7月底刚刚签署的《区部深化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南宁商务成本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南宁商务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比较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南宁商务成本的提升效应和积极效应的前提下提出了优化商务环境的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黎燕娜 《考试周刊》2011,(62):102-104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南宁在跟东南亚各国的区域合作越来越多。在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第7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建议:“为促进双方商界合作,中方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这个建议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并且最终达成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每年举办并永久落户南宁的决定。从那一刻起,东南亚小语种教育在南宁得到了更全面的开展.几所在南宁的本、专科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语言专业(如:越南语、泰语等),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此类专业的招生人数。转眼到了2011年,那么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东南亚小语种教育在南宁的现状如何?未来它在南宁的前箭又将如何呢?本文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已在南宁成功举办了九届,形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过去八届,贸易、投资、海关、质检、科技、交通、电信、金融、文化、医药卫生、出版、体育等行业部门,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举办了10多个论坛。2012年开始举办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填补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没有教育论坛的空白,这是教育服务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多次成功举办,为南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带动了南宁酒店业的发展。随着会展旅游的兴起与大规模经济型酒店进驻南宁,南宁酒店业的旧格局被打破,数量、规模和形态上都有所改变,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1.
南宁作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长期举办地,已经成为区域国际性城市。但是,由于南宁的城市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城市功能不够完善,需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空间、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区域一体化、实施城市营销、政府体制创新、经营城市文化、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关系等途径,提升区域国际性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科》2007,(5):27-29,46-47
南宁“三会一节”于2006年10月30日~11月3日在广西南宁同期举行。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发展历程相似,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一东盟开启了对话合作进程,揭开了双边关系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你们知道旁边这个图是什么吗?如果你说不上来,那你就不是南宁人。因为在南宁,这个图可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这也是南宁人的骄傲!你不知道也不要紧,且听我慢慢道来:这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会徽,11条彩带分别代表着美丽的中国和旖旎的东盟10国,整幅图犹如盛开的南宁市市花——朱槿,又像无数双欢迎的手臂,表达了广西各族人民待客的诚意。哦,忘说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就是中国与东盟10国的朋友一年一度相聚在南宁,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要想知道中国-东盟博览会,有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之源。金融中心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随着中国与东盟间区域经济贸易往来合作不断加深,对金融配套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南宁应抓住机遇,加快建设为CAFTA经贸合作服务的金融平台,将南宁打造成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多重叠加发展机遇,尤其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全方位开放与合作的平台, 从文献建设的观念、功能及服务方式入手,探讨东盟博览会对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所带来的影响, 并提出适应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9月11~12日,"201 7中国—东盟职业院校学生烹饪技能大赛"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以及东盟各国的17支代表队66名选手同台参加中餐烹调、西式烹调和特色创新烹调等三个比赛项目的激烈角逐。本次技能大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香港职业训练局主办,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旨在通过厨艺比拼,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是国际形势和区域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拥有对外开放国际化政策的全面支持,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的典范。回顾中国—东盟建立伙伴关系30年间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历程,双方在平台组建、政策制定、跨境教育层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与持续性发展,但依然存在合作机制不完善,保障性不强;吸引力不强,合作领域有待进一步扩充;共同体意识缺失,影响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应在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畅通渠道、提质赋能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合作,携手共建高质量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总理温家宝于2003年10月在第七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建议发起的。从2004年起,博览会将于每年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举行。这是中国为全面深化与东盟国家关系,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而采取的又一项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决定最迟在2010年要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应对策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出口,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要达此目的,又必须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为前提,因此,加快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学院通过满足服务中国与东盟国际交流活动的需求;承接国际区域性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进而充分发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社会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