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对形式逻辑教科书“概念间的关系”一节,提出疑问,认为在概念间关系的划分上,编者忽视了并列概念的重要性,以不恰当的相容与否为划分标准,在划分中并有层次紊乱,越级划分的现象,例如:将并列关系的种概念(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与并列关系划在同一层次,建议以概念外延相容形式作标准,将可比较的概念首先划分为同一层次,建议以概念外延相容形式作标准,将可比较的概念首先划分为同一,交叉,属种,并列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传统逻辑讨论的概念间的关系主要是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并列关系。对于前五种关系,逻辑界的意见大致相同,认为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属于概念外延间有重合之处的相容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是概念外延间无重合之处的不相容关系。但是如何认识并列关系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并列概念的外延是不相容的,还是相容与不相容兼而有之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家的具体意见不同,择其要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五册《论证》一文中说:“论证要严密,要遵守归纳、推理的逻辑方法,努力把论点和论据间的联系交代清楚。”从逻辑角度看,这句话有三个毛病:(1)属种关系的概念并列。“归纳”是“推理”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属种关系的概念一般是不能并列的,如“钢笔”和“文具”是属种关系,它们就不能并列。而这句话中却将“归纳”和“推理”这两个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并列了,这显然是不恰当的。(2)误将“推理”当成“逻辑方  相似文献   

4.
传统逻辑体系是不能接受“集合概念”的,因为“集合概念”是来自非外延世界的,而任何来自非外延世界的信息或者无助于人们运用传统逻辑分析一般的逻辑问题,或者会在传统逻辑体系内引发出令人尴尬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5.
作为逻辑联结关系的“偶然”是一种特殊的可能:同时也可能不的可能,即,可能不如此的可能,或者说是,有与之不相容的可能情况的可能。作为逻辑联结关系的“风马牛”是一种最彻底的、最特殊的偶然。A风马牛B,当且仅当,A偶然B且A偶然B。偶然和风马牛都是2元的非纯真值联结关系。不是为正统数理逻辑所研究的纯真值联结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并列结构一词最早见于赵元任(1948)的《国语入门》.从1952年开始在《中国语》上连载的丁声树等编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对“并列”这个概念做了具体分析.并吸取层次分析法,在该书的第三章谈到“对并列结构采取‘多分法’(即层次分析法)”。此后近十年.俞敏(1952)、范嘉荣(1957)、吕冀平(1959)等方家按照传统语法学的思路分别对并列短语的标记.语法功能.内部构成.划界、语义关系进行研究.成果显。  相似文献   

7.
王志海 《语文知识》2000,(12):45-47
一个教语文的老教师说:“学习逻辑没啥用。学点简单的逻辑形式还可以,像推理呀,三段论呀,学得多了真是没啥用。”学习逻辑真是没啥用吗?这位老师一张口就犯了不少逻辑错误:第一、“学点简单的逻辑形式还可以”与“学习逻辑没啥用”是两个矛盾的判断句,思维的矛盾,违反了矛盾律。第二、“推理”和“三段论”这两个概念是相容关系,相容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使用,他违  相似文献   

8.
研究两个概念,如果这两个概念属于同一个上位概念,或者它们之间呈包含关系,有的逻辑书上把它们称为可比较的两个概念,如抛物线与椭圆的关系,椭圆与圆的关系,正数与整数的关系等。在研究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时,就要着重揭示它们是属于包含、并列、交叉关系中的哪一种。中学教材中,"方程的根"  相似文献   

9.
“记叙文”与“散文”在分类时不能并列,应该说是文体分类的基本常识。因为这两个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的,二者并列就会交叉重合,导致概念间的纠缠含混。一般认为,记叙文是以表达方式为依据划分出来的一个“类”的概念,包含所有的呈“记叙”色彩  相似文献   

10.
再论普通逻辑的对象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普通逻辑,即过去人们通常所说的形式逻辑,或者也可以说是广义的形式逻辑。对于它的对象范围和性质作用,我国逻辑学界曾经不只一次地开展过热烈的讨论,至今看法仍有分歧。20多年前,我曾经著文发表过自己的一些意见。现在这篇文章,我打算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反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义现象,语义研究绝不可轻视它的存在。英语反义词不仅限于反义词对,也包括具有对比关系或对立关系的多项词词群。英语反义词必须具有共同的词义系统和概念系统、相同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能共同出现在某种语境中,形成对立或对比现象。根据逻辑原理,我们认为英语反义词之间只存在两种复杂关系:一种是两个概念语义上绝对相反,逻辑上相互排斥,之间可进行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推演的“矛盾”关系;一种是两个概念外延不同,相互排斥,但不能进行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推演的“反对”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对学术权力的基本分析1.学术权力概念的界定学术权力是大学内部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的权力形式,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和大学地位的“边缘中心化”,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加强学术管理,学术权力的功能日益凸现出来。一般来说,对学术权力概念的理解可以分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从广义上说,它是指在学术管理方面的权力。范德格拉夫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德、意、法、瑞、英、美、日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学术权力结构问题进行考察后,将学术权力定义为:从高等教育管理系统的最上层(即国家)到最基层(即教师)等各个层次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所享有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3.
概念间的关系九年制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二课《北京立交桥》一文第二段是:“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那会儿做梦也没见过陆地桥、路上桥。”很显然,“路上桥”和“陆地桥”是从属概念并列使用的逻辑错误。理由如下:两个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外延大的概念包含了另一个外延小的概念,这种关系叫从属关系,从属关系也就是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例如“树”和“白杨树”。“路上桥”包括水面上的桥和陆地上的桥等。“路上桥”是“陆地桥”的属概念(上级概念)“陆地桥”是“路上桥”的种概念(下级概念),二者是从属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并列使用。如:我去商店买牙膏和百货。删去属概念“路上桥”原意并无改变。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文是近阶段高考作文的主打项目之一。从所给的话题看,有单向型的,也有关系型的。所谓关系型话题,指的是在话题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而多个概念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审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概念间的关系——话题的“心”,否则很容易步入误区。一、并列关系。所谓并列关系,即话题中的多个概念存在着并列关系,写作时对出现的概念都要照顾到,不能有所偏颇。写此类作文,可以分条陈述,得出观点。比如: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未婚夫”、“未婚妻”、“未婚夫妻”之类提法有欠妥之处,理由是:既是未婚,何以称“夫”称“妻”,结了婚方可谓之为“夫妻”,因此,如上概念均与矛盾律相违,有“自相矛盾”之嫌.对此,笔者尚难苟同,特为拙文就教于方家.“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作为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之一的矛盾律.它只在而且也仅仅只能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才对互相否定的思想起制约作用,对非同一个思维过程中的互相否定的思想,它并不起任何约束作用.例如,“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样的诗句,虽也包含着一对互相否定的思想——“生”与“死”,但它们并非是同一个思维过程中的一对相互否定的思想,而是非同一个思维过程中相互否定的思想.一个是从人的肉体方面、生理方面来衡量其生死情况,而一个则是从人的精神方面、灵魂方面来衡量其生死情况,因而,这样的诗句并不违反矛盾律,并不犯有“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弄清这一点,对于我们正确科学地领悟矛盾律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矛盾律作为一条在逻辑领域中起普遍作用的基本规律,具体到概念上,它要求一个概念不能同时包含有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属性,违反了这一要求,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概念,如“方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不能不理清文章的思路。思路是作者谋篇布局的思想轨迹。理清了思路,文章的“文脉”就摸住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了然于胸。思路的基本格式有很多种。论说文的思路格式大致分三种,一是层进式。即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递相衔接,向前推进。二是并列式,其特点是思维的横向扩展,部分与部分之间所表现的内容大体是并列的两个或几个方面。并列的内容形成对照。则为“对照式”。当属并列的形式之一。三是总分式,这是一种统属性质的关系,即先总说后分说。或者相反。  相似文献   

17.
合成词中的语素是按一定的语法关系组合成词的,如“眼红”属陈述式、“司机”属支配式、“火车”属偏正式、“揭露”属补充式,“代替”属并列式。前四种语法关系跟语素的排列次序密切相关,次序颠倒后原来的语法关系就不一定继续存在。其结果不外两种可能:或者不能成词,或者能成词,但改变了结构关系和意义。并列式的合成词呈现另一种情  相似文献   

18.
“传统”、“现代意识”可以说是目前争论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两个概念,也是令人困惑费神的问题。它们也许是属于某种“价值”或“逻辑”的范畴层次,而价值的权衡不定,逻辑的二律背反,无疑是当代思辨中最使人感到棘手也最富于哲学兴味的命题之一。传统或传统文化并非等同于古代或古代文化。把传统看成是“过去”的观念,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通常不易察觉的假定,即把传统当成一种有时间框定、绝对化、固定化了的“实  相似文献   

19.
所谓写作哲学,就是运用哲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来探讨写作本质规律的一门科学。一门学科,只有从哲学的角度才能真正的把握和看透它。哲学在一切学科中处于最高层次,任何具体学科,没有哲学去驭使和指导,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元”的问题,即本体的问题。何谓本体?本体就是作为本原存在,或者说是事物的安身立命之所,它是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原点,事物的一切关系都是由此派生的、演绎的。写作不但要用一般哲学来指导,要彻底揭示它的本质规律,还要求对它的本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本“基训”中的概念归类,是对小学生进行逻辑训练的专题之一。对这项专题训练,不少小学教师感到为难。其实,如果运用有关概念的逻辑知识去分析,就能找到较好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逐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语文“基训”中的概念归类,分为两大类:第一,并列关系、属种关系的概念归类;第二,关系概念的归类。每一大类又分为若干种形式,由浅入深地、有机统一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现逐一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设想,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