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春天的歌儿唱响的时候,春姑娘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瞧,她正拿着一只彩色的画笔,欢快地到处画着呢。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小创驻各地的小记们第一时间把春天给E—maile过来了,他们不但看到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还写下了春天呢——[编按]  相似文献   

2.
从 17世纪中期至今 ,台湾曾几度离开祖国怀抱饱受殖民统治之苦 ,面对殖民者的压迫和统治 ,“乡土文学”就成为台湾知识分子从精神文化上反抗殖民统治的一面旗帜。众多的“乡土文学”作品 ,其间所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 ,就是对殖民者的无比憎恶和对家园乡土深深的挚爱。黄春明以他敏锐的思维 ,反映了社会的广阔画面以及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 ,而成为众多代表作家中的佼佼者。一、乡村变迁的深切反思。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台湾社会日渐商业化趋势的影响 ,五六十年代的台湾乡村 ,发生了急剧的转型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相似文献   

3.
很多并不起眼的小事,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谁也没有想到,“节奏”两个字让我悟了很长时间才觉得似乎走进了语文教学之门。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2日是举世闻名的丹麦作家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受到了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自然还有《丑小鸭》——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 1.介绍作者:安徒生,丹麦著名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0多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辉煌历程.对中共党史的研究也已历经几十年,产生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两部著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成书于1951年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中国共产党30年的历史,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较之于<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更加深刻和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共党史研究.二书在各自的撰述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间的发展既蕴含着学术演进的内在逻辑,又有着外在的社会激情.显示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推进中共党史研究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阳光搜索》2005,(2):63-64,F003
回忆起纯真年代,那些成长在青葱岁月里年少的味道,那些懵懂、迷惘、激情与泪水交织的青涩,那些执着、真诚、纯洁的不含一丝杂质的少年时光……是留在每个人心里最隐秘的童话。当我们告别一批又一批的朋友,离开一个又一个地方,开始一段又一段新的生活,走过了一年又一年的光阴……童年去了,少年过了,青春也成了回忆。回忆似水流年,我们将爱留在了那个最纯真的年代。  相似文献   

8.
《悲剧的诞生》一书,是尼采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本文介绍了尼采的生平和本性,分析了尼采《悲剧的诞生》之创作原因,阐述了尼采《悲剧的诞生》的基本思想。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尼采深遂的反叛思想和他对哲学、艺术的永恒追求。如果不了解尼采,就不可能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所以,阐述尼采的《悲剧的诞生》的主要思想,对于人们理解尼采悲剧的一生和21世纪西方哲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不同时期三部雷锋题材的电影作品《雷锋》《雷锋之歌》和《离开雷锋的日子》为个案,通过史料梳理与文本分析,揭示三部作品中不同的主题设置、内容选取和美学风格与其各自拍摄与接受的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雷锋》回应了60年代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处于艰难恢复之中的历史背景,同时承袭了"十七年"电影中常见的英雄成长母题;《雷锋之歌》回应了"文革"时期阶级话语不断激化以及中苏关系日益紧张的历史事实;而《离开雷锋的日子》则以"仪式化"的文本方式,通过对雷锋形象中助人为乐精神的强调,实现了对文本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想象性弥合。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家约翰.布莱恩的小说《坡顶上的房间》与《灰姑娘的故事》之间存在着互文关系。《灰姑娘的故事》对于解读《坡顶上的房间》发挥了“隐文效果”,而后者也充分利用前者对其意义进行重构,成为其意义生产之源;同时互文为解读文本提供了一个“跨史”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维拉是澳大利亚小说家伊丽莎白·乔莉三部曲中的叙述者兼主人公.三部曲包括<父亲的月亮>、<陋屋热>和<乔治家的妻子>.她的故事充满忧伤失去了父亲之后,她陷入了危机,成了悲伤的拥有者,尽管她努力想寻找自己的身分,但最终却是以失败告终.文章通过分析维拉坎坷的生活后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困者不可能找到自己的身分.  相似文献   

12.
无名氏前期最重要的作品《荒漠里的人》,不仅是其小说园圃中一枝早绽的奇葩,也是连接其早期“习作”和后期《无名书》写作的一座桥梁。这部长篇湮没70年无人问津,以致许多问题成为了无名氏作品研究中的“谜团”。本文立足于既有的材料和事实,对《荒漠里的人》在作者构想中的百万言长卷《亚细亚的狂人》中的位置、意义和最终完成情况,作了细致的梳理和查证,并甄别了作者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一些“追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考察辨析了它与作者后来的巨制《无名书》的因果关系和作者放弃《亚细亚的狂人》改写《无名书》的因由。  相似文献   

13.
无敌的断箭 一位身为将军的父亲带着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枝箭,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不少父亲形象,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散步》中的“我”,《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爸爸”、《伤仲永》中的“父亲”、《竹影》中的“爸爸”、《背影》中的“父亲”、《台阶》中的“父亲”、《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父亲”、《故乡》中的“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但由于人们对合作学习在认识上不够深刻、在操作上不够科学,使得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出现低效,甚至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6.
我与书     
从我会说话起,爸爸就在被窝里给我讲《狼来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故事,伴随着这些故事和温暖的父爱,我度过了自己的婴儿时期。  相似文献   

17.
幼儿文艺     
《山东教育》2004,(30):57-59
  相似文献   

18.
鲁迅和爱罗先珂私交甚笃,《鸭的喜剧》即是受爱罗先珂《小鸡的悲剧》启发而写成的。在该小说中鲁迅对爱罗氏的思想作了善意的批评,并抒发了一贯的"呐喊"情绪。  相似文献   

19.
老舍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尤其在长篇小说艺术上贡献巨大,因而与茅盾、巴金一起,被并称为“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老舍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出了不少精美的散文,比如《一些印象》《我的母亲》《宗月大师》《养花》《五月的青岛》等等,都已成为现当代散文的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