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碰上“事儿多”的家长,老师时有抱怨:“某某的家长事儿真多,今天怕孩子冷了,明天怕孩子吃不饱,惟独不问问孩子学习怎么样。”“某某的妈妈真护孩子,孩子做错了事还强词夺理,等孩子上学后让他吃亏吧。” 老师对家长的这些看法,无形中在老师与孩  相似文献   

2.
张保青 《山东教育》2005,(15):39-39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是孩子长久的“家庭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堪称幼儿教育之“双臂”,缺一不可。由此看来,要想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密切“牵手”,幼儿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与幼儿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联系、交流、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多多进行建议性“指导”,使家长针对孩子的教育“得手”、“得法”。  相似文献   

3.
在八年的幼教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下面是我对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一、坦诚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第一次召开家长会时,向家长坦露心扉。孩子初入园,家长最渴望的是与老师交流,向老师介绍自己引以为骄傲的宝宝,让老师喜欢他。他们会对老师的每句话语都很在意,估摸老师对他孩子的喜爱程度。为此,我总是抓住见面的第一次,家长会的第一次,坦诚地向家长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如何对待调皮的孩子,如何面对内向的孩子,又是如何喜欢全面发展的孩子……并且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家长“对号入座”,家长…  相似文献   

4.
家访让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进一步地进行了情感沟通,老师的家教理念让家长们耳目一新,更大范围地取得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给孩子们带去了满心的快乐:“老师到我家来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来园时,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活动室,我就会热情地迎接,并从家长怀里接过孩子:“你今天真漂亮。”“你真能干,自己走着上幼儿园的。”“你今天早饭吃什么呀?”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有一份好心情。因为我想让孩子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幼儿说谎是让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都说“童言无忌,童言无欺”,可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很多孩子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有时候老师根本分不清哪句是真哪旬是假。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说话的时候有时“可信度”很低。据调查,我国约有50%的孩子从三岁开始说谎,9岁的孩子70%以上说过谎。所以,撒谎在幼...  相似文献   

7.
很多家长都向我反映,送孩子进幼儿园是名副其实的“艰难之旅”。“小鸟”不想飞出窝,磨磨蹭蹭,哭哭啼啼,死活不动,家长哄吓并施,连拽带拉好容易把孩子弄进幼儿园大门,交到老师手里,孩子还拉着家长的手不放。于是老师家长联合行动,又费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请进教室。孩子在窗内哭声不止,家长在窗外簌簌掉泪,那情景真如生离死别,凄凄惨惨戚戚,每天都上演一遍。送孩子入园为什么如此艰难?家长大都把责任推给孩子:“这孩子脾气太坏”,“太娇气”,“天生爱哭”,“比别人认生”。也有怪幼儿园的:“我们孩子看见那个老师就…  相似文献   

8.
每位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总希望孩子十全十美,孩子身上很微小的“毛病”,在有些家长看来却很严重,总想让老师帮忙改正。所以,在和老师(尤其是新接手一个班的老师)沟通时,往往说的是孩子的不足之处,而这样的“不足”使老师先入为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先想起和关注孩子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王元安 《山东教育》2002,(34):15-15
近年来,一些小学校园刮起了学生家长为孩子“跑官”、“要官”之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通过各种方式和关系,请求老师为孩子在班内安排个“一官半职”,致使有些老师不得不挖空心思,在常设的班干部之外,增设名目繁多的“官衔”,如管花的“花官”,管水的“水官”,管桌凳的“桌凳官”等等。为什么让自己的孩子当“官”呢?一些家长振振有词:“当班干部可以培养、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律性、自尊心。”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让孩子担任班干部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达到这种目的,但这无形中也培养了一些“小官迷”,…  相似文献   

10.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11.
为打造“让孩子喜欢,让老师积极,让家长满意”的高品质课后服务,学校从家长的需求、课程的选择、家长的期望三方面对家长进行分析。基于家长的真实意愿表达,学校积极思考改进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以期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责任和幸福     
案例中的小王同学是一个让家长“无奈”、让老师“头痛”的典型“差生”,但老师始终没有放弃他,而是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制定学习计划,最后孩子终于“脱胎换骨”,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成绩。教师也在此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为人师的责任和荣耀。  相似文献   

13.
魏美红 《山东教育》2003,(27):43-43
育家长如何走进我们的教育活动?我们每年五月份都要鼓励家长积极申请“助理教师”职位。我们把“入选”的家长编排到班级和老师身边,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制作教具,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上课——意在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来。每个教师都要做好“助理教师”的指导工作,这也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次考验。毛毛妈妈在协助老师组织孩子们“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后,感慨地说:“一个简单的字,一句短短的诗歌,经老师的嘴一念,在孩子眼里,会变得那么神奇!以前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可教,现在才明白是我们家长不会教,真该好好学学。”孟…  相似文献   

14.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一小学教师发现,学生还没放学,自己上课说的话就进了家长朋友圈.“玄机”是家长给孩子戴了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手表,这让教师感觉头上有把倒悬的利剑. 对此,一些家长还振振有词——只是想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老师的教学方式等,防止孩子在校被“坏老师”或“坏孩子”欺负.虽然家长有权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孩子的在校情况,但却无权监听老师的一言一行,因为老师也有自己的隐私.这种不信任、不尊重,甚至抱着敌对找茬的行为只能让老师产生抗拒心理,伤害老师的尊严,加重老师的心理负担,影响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组织方案教学活动时,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如在组织“水”的方案教学活动前,我们心中没有底:幼儿对水了解多少?他们的兴趣与需要是什么?他们会怎样研究水?后来,我们在家长会上说出这些顾虑,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支持。有的家长说:“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查资料,或从网上下载资料。”有的家长说:“我们会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研究,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还有的说:“我可以帮助你们联系参观自来水厂,让孩子了解自来水是怎样来的。”更有家长表示可以到幼儿园来做“妈妈老师”或“爸爸老师”,做孩子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参加方案活动。家长们的支持着实让我们感动。以下就是家长参与活动的一些片段。  相似文献   

17.
清晨,“老师早”的清脆童音和“小朋友早”的亲切回应拉开了幼儿园快乐一天的序幕。幼儿园大门外就是通往菜场的马路,操场边就是居民住宅,幼儿园里孩子的欢声笑语不时吸引来众多探究好奇的目光。经常有家长来幼儿园询问孩子入园事宜。现在的独生子女宝宝们确实是家长们的心肝,更多家长意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让孩子能早些生活在集体当中,对培养其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等各方面的能力大有好处。甚至有家长指名要把孩子放在某老师班,  相似文献   

18.
《教育情报参考》2006,(6):20-20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孩子“因贫失学”让人心酸;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择校”成为许多家长的梦魇:“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的社会风气让无数孩子远离快乐;乱收费现象严重,个别学校和老师频频把敛财黑手伸向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的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入园了,我们对幼儿园既憧憬又惴惴不安。这里的老师怎么样,但愿她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下面,我就来说说我们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主动向家长打招呼。幼儿园对于刚入园的孩子及家长来说是陌生的,您的微笑和主动会让我们感觉温暖和亲切,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离园前为孩子整理整理衣服,梳梳头。看到整洁干净的孩子,我们会很高兴,而邋遢的孩子会增加我们的焦虑情绪。●孩子离园时,家长都会问“我家孩子今天表现怎么样?”老师最好能从学习、睡眠、进餐等方面与家长交流,告诉我们孩子的具体表现,尽量避免用“挺好的”“很好”之类的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