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语文教科书的商人形象多具有凶恶暴虐、冷酷虚伪、残忍贪婪、刻薄势利、贪色奸诈、贪色奸诈、薄情寡义等某种非常态的性格特征,采用的是语言的贬抑性、行为的荒诞化等书写策略。教科书中商人的负面形象的书写与选择,与我国传统士人的轻商思想及优势阶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营方式的认识存在着偏差直接相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重新认识商人阶层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教科书要用刻画新时代商人形象的文章来替换原有选文或增选正面肯定商人的旧文;教学时要用现代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作品中的商人形象,应超越职业身份的差异去深入分析商人形象背后的普遍人性。  相似文献   

2.
元杂剧中的商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杂剧对于商人的刻画是比较成功的,一方面发掘了他们性格中卑劣的部分,另一方面也刻画了他们普通、善良的一面,比较丰富地反映了元代商人的形象特征,是我们了解元代社会生活的一面生动的镜子。  相似文献   

3.
票号的起源众说纷坛。本文认为,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变换发展的必然结果。票号之所以首先在山西产生,这和山西商人雄厚的商业资本,遍布各地的商业贸易活动和分支机构,声名卓著的商业信誉以及山西商人同政府的是好关系等等密切相关。正是山西商人所独有的上述奈件决定了票号先于其他地区而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通俗短篇小说的佼佼者,描绘了众多复杂、鲜活的商人形象。尽管二者表现出的商人形象有许多不同点,但却都刻画了四类具有相同点的商人,即说教型商人、好色型商人、弃儒经商型商人、期盼仕途型商人。于此同时,一定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创作观念等,是形成这四类商人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明代起,山西人经商就闻名全国。“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广志绎》)到清代山西商人的活动更为活跃,他们除在本省经商外,还有不少商人经常四出各地进行贸易。山西商人的活动不仅促进着本省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当时全国的经济也起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山西商人在病民害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重点学科——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金融学学科之一,也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金融学学科发展五十余年来,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对明清山西票号、山西商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唐代虽无系统的商贾家训,但商人家长对子女的“风化”作用值得注意。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教育价值观看来,唐代商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实际上起到了许多负面作用,存在着一系列缺陷。这主要缘于唐代社会的制约和商人职业特点的影响。我们应以史为鉴,重视现代商人家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8.
山西商人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晋商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学界关于晋商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卫聚贤、陈其田等先生对于山西票号史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初步研究,其主要成果有《山西票号史》和《山西票庄考略》。他们的基础性工作挽救了许多濒于丢失的宝贵史料,为以后的晋商研究奠定了初始基础。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山西财经学院对山西票号史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为晋商的研究提供了便利。这一时期日本学者寺田隆信也对山西商人进行了研究,其著作《山西商人研究》补充了一些新的史料,并拓展了晋商研究领域。第三阶段是上世纪的最后…  相似文献   

9.
明清两代的山西商人主要集中分布于晋西南、晋东南、晋中三个地区。明代山西商人主要集中于晋西南、晋东南地区,清代主要集中于晋中地区。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资源、交通状况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地理、经济及政治角度可以考察到山西商人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5,(6):62-66
武威是古丝绸之路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西北边疆的重要商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武威西通新疆,南邻青海,北接内蒙,为西北民族贸易之重镇,吸引了许多外地商人,特别是山西、陕西商人实力最为雄厚,他们致富安家,世代经商,称为世家。后在武威分别修建了山西、陕西会馆,今虽遗迹不复存在,但并不掩盖他们为武威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