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俗话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我们的生活中,光阴何尝不似箭,岁月又何尝不如梭呢?当时间在分分秒秒流逝的时候,成长这首记录了人间百味的歌也在不断地更新添彩!  相似文献   

2.
胡馨 《贵州教育》2009,(22):47-48
白驹过隙,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这些形容时间流逝词语只能说明我二十年的教育路程已悄悄走过。虽然时光不可挽留,可岁月却见证了我磨炼意志、追求理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度过”与“渡过”也是一组易混词语。 “度过”指经过一段时间.通常和“光阴”、“时光”、“时代”、“季节”之类的名词含用。而“渡过”指从这一岸到那一岸,多用于通过江河湖泊等。“渡过”也可引申为通过困难的意思。 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1.他在纯朴的乡村 了快乐的童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小学生写作文、日记、周记,一开始都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其实,那时候很多人没射过箭,也没有见过织布的梭子。到四年级,我们的导师才严格规定:不论是作文、日记、周记都不准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要使用那些平常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一时之间,光阴和日月就变得很热闹了。例如光阴似鱼,日月如鸟。  相似文献   

5.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人们用以提醒和督促珍惜时光、抓紧学习的警句。这里为什么把“光阴”称作“寸”呢?  相似文献   

6.
赵寿春 《初中生》2003,(36):33-33
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Time flies.光阴似箭,日月如梭。Time has wings.光阴去如飞。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待人。Time is,time was,and time is past!现在有时  相似文献   

7.
时间     
每早睁开眼,就计划这一天该做些什么,到晚上躺在床上,好像什么也没有做。记得幼年写作文,总爱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从哪里找来这些词句,似懂非懂地照抄。箭也好,梭也好,在小小心灵里,今天就是昨天,今夜就是昨夜,只是同一个白昼,同一个夜晚,走马灯似的,来了又去了,去了会再来的,直到鬓边有了白发,才蓦然惊觉光阴果真似箭如梭,去了永不再来。  相似文献   

8.
忘不了     
日月如梭,时光如流。转眼间我就要小学毕业了。即将离开母校、老师和同学,我心中充满了不舍。忘不了,敬爱的老师。您像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  相似文献   

9.
起初,我没有听说过你,也不曾见到过你,所以,关于你,我一无所知。时光如梭,随着光阴的流逝,我在逐渐走向成熟,闲暇之余,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结识了你。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悄然来到我的身旁,神秘地捎来一份难得的愉悦,使我沉闷的心扉  相似文献   

10.
时光如梭,转眼闻,四个年头已悄然而逝,就在四年前,曾发生了一件荒唐的抓阄事件,且我还是主角,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我总是很惭愧。  相似文献   

11.
“所”字是古汉语中用法复杂、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虚词。本文探讨了虚词研究中被忽略了的关于“所”字的代词用法:“所”字是一个泛指性的代词,可以指代人、事物、处所等,表示行为的对象或与行为有关的原因方式处所等。  相似文献   

12.
"所"是一个复杂的词,至今学者们对其看法仍不统一。王力先生认为"所"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而在现汉中,"所"则被界定为一个助词。从古至今"所"字的用法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或沿袭或改变。本文试图探究现代汉语助词"所"的用法,并通过古今对比分析出其用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高诱注中的"读曰(为)"和"读如(若)"是较为重要的几个术语,也是历来较有争议的术语.从对高诱注释的实际研究来看,这些术语运用中各有侧重,即各有其主要用法,"读为(曰)"主要用于明假借,而兼有注音等功能;"读如(若)"主要用于注音,兼有明假借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讨论"越A越B"中A、B之间存在的关系,"越A越B"的格式意义及A、B的特征,动词、形容词(含词组)否定式充当A、B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注》在小学领域久享盛名,被公认为乾嘉学派最优秀的学术著作之一,本文从版本、目录和校勘三个方面,对《说文解字注》一书涉及的文献学方法作一综述,以古人整理故籍的实例彰显了段玉裁在小学领域之外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如果"句式与"如果说"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如果"句式和"如果说"句式的各自特点,比较了两种句式的异同,讨论了有关相互转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如”是古代汉语常用词,义项众多。辞书的叙述已很完备。本文仅从先秦时期“如”的词义发展变化着眼。浅析其词义发展的源流,试说古书解义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18.
每一种文化都有着自己的边缘。台湾诗人鲁松带着特定的人生经历、文化旅途中特有的心灵体验,从生命的本真意义出发,以对自己母体文化回归的执著,对浮华世界的批判,对纯洁灵魂的坚守,为其现代诗歌提供了丰厚的给养,也为华文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释“所生”     
在古代汉语中,“所生”一般与其他“所字结构”表受事有所不同,往往指动作的施事-“父母”。同时,“所生”也表示“儿女”、所产生的事物、所出生的地方等含义。  相似文献   

20.
释儒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儒义为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柔代表了谦逊,无私的美德。秦汉时代称儒生为术士,术指道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