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威在对传统"经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新的完善的"经验"概念:经验既是经验的事物,又是经验的过程;经验是动态发展的,也是分层次递进的.由此杜威提出了他的经验课程观: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正确地理解运用杜威的教育思想,首先要破除传统"二元论"思想的困扰,摒弃各种所谓"主义"的影响,思考教育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全世界,他的教育理念中始终贯穿着"经验观"这一核心。"经验"作为杜威教育思想中最基本一个概念,是在对原有经验的批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体现了新的内涵和原则。以此为基础,杜威分析了经验的教育意义和标准。近日拜读台湾陈峰津教授的《杜威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从其对杜威经验的分析中,看到了杜威"经验观"与课堂生成的几点关联。  相似文献   

3.
虽然"经验"在杜威教育哲学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可这并不意味着"经验"天然地具有教育性质,传统认识论中的经验观就对教育实践产生了种种危害. 杜威借助实验科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工具,在对传统的认识论进行改造的同时,确立了连续性和交互作用相融合的经验观. 在这个意义上,经验才富有教育的意义,教育才是"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  相似文献   

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经验获得的要求体现了“经验”对幼儿教育的价值,隐含着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思想.从杜威的经验观理解幼儿的学习,则幼儿在生活、游戏和各种活动中的经验即学习.幼儿的这种“经验”是静态的结果,更是动态的过程;既蕴涵了主动的尝试,也涵盖了尝试后的有益获得.把握杜威经验观的内涵有助于幼儿教师在新时期更好地执行《指南》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杜威的儿童经验观是其教育理论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文章以杜威的"儿童与课程"一文为基础,结合现当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解读了杜威儿童与课程中儿童经验观的统一性、变化性和预示作用,并联系现实,阐述了基础教育改革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教育界对杜威教育思想有不同的评价,通过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分析发现杜威幼儿教育观符合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及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杜威基于"经验"的教育思想值得幼儿教育者重新认识、利用.在杜威的幼儿教育观基础上结合教学系统设计的原理设计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源于幼儿经验,发展幼儿经验的教学活动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杜威的经验观在对原有的经验概念的改造的基础上论述了经验的新内涵。他认为教育生长的起点是经验,教育的归结点是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的经验观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注意统一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教育界对赫尔巴特和杜威在儿童兴趣观上的争议,将儿童兴趣观放在两位伟人各自理论体系中加以考察,发现杜威的兴趣观在以下三方面超越了赫尔巴特:在兴趣与教育目的关系上,杜威的"教育内在目的论"把兴趣作为"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超越了赫尔巴特将兴趣视为实现最高教育目的"德行"的手段;在兴趣与课程关系上,杜威的经验课程比赫尔巴特的分科课程更易与儿童过去经验相衔接;在兴趣与教学关系上,赫尔巴特仅仅将兴趣作为教师开展教学的工具,而杜威的活动教学法强调儿童从自己熟悉的活动开始,在发展兴趣的同时也完成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从而使儿童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9.
杜威重建经验概念的课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杜威教育理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更能彰显杜威理论的精髓,杜威对传统“经验”概念的改造与超越其意义也正体现于此。这启示我们,在课程研究中要树立“关系存在”整体课程观;树立“经历、体验”课程观和“探究、反思、行动”课程观,要关注生活本真世界。  相似文献   

10.
杜威的经验观是其教育理论的最核心的一个概念,他在对原有的经验概念的改造的基础上,论述了经验的新内涵,认为教育生长的起点是经验,教育的归结点是经验的不断改造。衡量经验有教育意义的标准是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杜威的经验观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注意统一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