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碳纳米管束制造新法利用传统方法制造出的碳纳米管束长度通常只有几十微米,其应用开发受到局限。由中国清华大学和美国伦塞勒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里的研究却取得了突破,他们利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合成出厘米级的由单层碳纳米管组成的碳纳米管束。他们制造出的碳纳米管束最长达到了20厘米,状如人的发丝。有关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是向制造可用于电子设备的微型导线等迈出的重要一步。中美科学家在研究中对合成碳纳米管常用的化学气相淀积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化学气相淀积过程中加入氢和另外一种含硫化合物后,不仅能制造出更长的…  相似文献   

2.
以二茂铁为催化剂,硫为添加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双壁碳纳米管宏观薄膜和长丝。透射电镜照片显示催化剂的浓度对碳纳米管的纯度以及双壁碳纳米管的直径都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3.
“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1纳米=10~(-9)米)。 1991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制得的碳纳米管,促进了纳米技术的加速发展。碳纳米管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3,(10):49-49
纳米技术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其中有望近期实现产业应用的一大焦点便是纳米碳。目前已经有多家厂商相继发表了纳米碳技术的典型产品——碳纳米管及富勒烯(Fullerene)的量产计划。这些产品有望添加到工程塑料等树脂中、制造出物理性质更佳的复合材料,并率先应用于电子电气设备及汽车零部件中去。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5,(15)
准一维纳米碳材料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形貌,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棒、碳纳米带、碳纳米纤维、碳纳米卷等,其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储氢材料、场发射器件、化学传感器和水处理材料等领域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准一维纳米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已经成为纳米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准一维纳米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大众科技》2011,(4):7-7
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研究所近期发表公报说,该研究所利用纳米技术研发出一种能明显提高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储电能力并降低电池成本的新型铁碳储电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向碳纳米管接枝"方法将聚乙二醇(PEG)接枝到多壁碳纳米(MWCNTs)的表面,合成PEG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PEG-g-MWCNTs)。通过FTIR,TEM,TGA,XPS等手段表征了接枝前后产物的化学结构。证明PEG以共价键的方式成功接入碳纳米管表面,PEG的接枝率为14%。以PEGg-MWCNTs作为固定相,采用溶胶-凝胶(sol-gel)的方法制备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利用该柱成功分离了醇,烷烃,二甲苯的异构体。同商品PEG 20M毛细管色谱柱比较,PEG-g-MWCNTs色谱柱具有更强的保留能力和更好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介孔碳是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一类新型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得到。文章介绍了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制备介孔碳材料的合成路线、优缺点对比分析及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介孔碳材料在环境治理、能量储存与转化、生物医药、催化应用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介孔碳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动态     
正新型三维碳神经支架问世由中国、意大利、美国学者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皮层结构,未来,研究者们不仅能借助支架清晰、直观地看到脑部疾病的发展过程,还有望将其植入大脑,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碳神经支架是一种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超微碳材料的生物支架。  相似文献   

10.
碳/碳复合材料是理想的航天航空高温结构材料:但为了保持其优异的性能,必须防止与氧气接触,抗氧化涂层是主要的解决手段.在新的涂层投入使用前,必须对其高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试验,以判断其稳定性。本文介绍了几种比较成熟的抗氧化涂层方法,并选取了最适合本试验的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合成出最长的碳纳米管我国科学家不久前成功合成出3毫米长、形状酷似牙刷的定向碳纳米管列阵,长度居世界之最,使我国在“超级纤维”碳纳米管的研究尤其是合成方法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1991年被人类发明的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碳原子层...  相似文献   

12.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10,(20):22-23
在今天,碳成了一种既令人担忧又令人充满期待的东西,担忧是因为我们燃烧了太多的含碳物质,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改变了地球的气候,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充满期待是碳将作为一种新材料进入到人类生活。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科学家先后发现了由碳原子组成的铁丝网卷筒状的碳分子碳纳米管、足球状的碳分子巴克球,而现在,石墨烯又加入到了这些碳分子的行列。  相似文献   

13.
周笑薇 《内江科技》2014,(3):130-131
介绍了碳纳米管和碳微米管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了硅铁中的碳和硫,并用正交法对助熔剂的加入量和称样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硅铁中的碳硫测定的最佳条件.对标准样品进行了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杨朝晖  徐浩 《今日科苑》2009,(16):34-35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的电子结构、力学与技术性能,碳纳米管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已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普遍关注。碳纳米管凭借着本身所拥有的潜在优越性,决定了它无论在物理、化学还是材料科学领域都将有重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1991年在日本NEC公司基础研究实验室里,电子显微镜专家饭岛(Iijima)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检测石墨电弧设备中产生的球状碳分子时,意外发现了同轴管状的碳分子,这就是”Carbon nanotube”,即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从被发现到现在,碳纳米管不过经历了十八个年头,还是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材料,因此引得无数的青年学子加入到碳纳米管的研究队伍中.清华大学的韦进全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酒精将钛酸丁酯溶解,利用碳纳米管孔道吸附钛酸丁酯并在孔道中水解合成复合材料,通过XRD、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样品表征,通过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实验测定样品的光催化效率,测定结果表明搅拌时间在2h左右样品的光催化效率较高,合成材料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省瓦房店市作为研究对象,以GIS软件作为平台,以两期的土壤化验分析数据作为数据源,并结合瓦房店市的土壤图利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模块进行比较,运用SPSS软件对所计算出的两期土壤碳密度与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瓦房店市地区表现为中北部丘陵平原地区土壤碳密度要低于东部山地丘陵区和西南部低山丘陵区,2009年土壤有机碳密度在空间上无明显变化,并且1981年与2009年相比,3个地貌类型区的土壤有机质碳密度均随时间推移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科苑 《金秋科苑》2013,(10):44-49
美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田学科(《科技日报》驻美国记者)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斯坦福和南加州大学开发出一种设计碳纳米管线路的新方法,首次生产出一种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全晶片数字电路。整个线路即使在许多纳米管发生扭曲偏向的情况下仍能工作,既不牺牲材料的能效,  相似文献   

20.
木塑材料中的木质纤维极易受到细菌和霉菌侵蚀,影响材料的外表美观和力学性能。本文首先以PP和天然小麦秸秆作为主要原材料,加入吡啶硫酮锌作为抗菌剂,制备了秸杆/PP复合材料,然后研究了POE和吡啶硫酮锌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吡啶硫酮锌含量对抗菌防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OE含量的增加,秸杆/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冲击强度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吡啶硫酮锌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呈现轻微下降趋势,而抗菌和防霉性能呈现提高趋势。当吡啶硫酮锌含量为4wt%时,有强抗菌性能,防霉性能达到0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