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工农业余中等学校初中课本》语文第二册《琥珀》中有句话:“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时候过去了。”我们认为这句话中的“时候”用得不合适,应改为“时间”。“时候”和“时间”意义相近,都是表时问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通用,比如“他来的时候不对,我可没办法”,也可说“他来的时间不对,我可没办法”。但在一般情况下,二者是有区别的,不可混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老师可认真呢!说到做到,说要什么时候背完课文,就一定要什么时候背完。”“我们老师可凶啦!有个同学作业没写完,老师就罚他把课文抄了两遍,还一直守着他抄完。”“……”一天玩耍时,几个好朋友在谈论自己的老师。我没搭腔,因为我的班主任杜老师年纪轻轻,是个“说话不算  相似文献   

3.
恶性循环     
儿子突然有一天问我:“爸爸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你爸爸打过你吗?”“当然,他打过我的。”我说。“那么,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爸爸打过他吗?”“当然,他爸爸也打过他的。”我笑着回答。儿子想了一会儿,然后对我说:“爸爸,假如你愿意和我合作的话,我们可以终止这种恶性循环的暴力行为。”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我的同桌     
上初二的时候,我的同桌是一个胖大个子。他是属龙的,当时有17岁了,可还跟我们这伙十三四岁的小男生笑得嘻嘻哈哈,比我们还天真可爱。对“瘦薄型”的我来说,最羡慕的就是他那个身材了:身高腰圆,胳膊粗得跟我的大腿似的。尤其是冬天,他穿得“美丽‘冻’人”。但我们摸他那双手,总是热乎乎的,一点也没有“冻人”的感觉。于是我们感叹:胖比瘦好。  相似文献   

5.
看到很多企业都挂着类似:“思路就是出路”、“脑筋一换天底宽”的标语。这是他们从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目前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时代,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有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常给我们讲一个乞丐的故事:一个乞丐讨饭的时候遭到了一条狗的攻击,这令他惊惧不已,再次去讨饭的时候,他便捡了一个石块放在身上。然而不幸的是,这次他遭到了两条狗的攻击,他还是被狗咬了。下次讨饭的时候,他便揣了两个石块放在身上。可这次依然的不幸,他遭到了三条狗的攻击,因而,他还是被狗咬了。再次讨饭的时候,他索性…  相似文献   

6.
其一:自作多情 想知道我们为什么叫他“老爹”吗?因为每天吃饭他给我们倒水的时候,他总会亲切地对我们说:“闺女、儿子们慢点吃,喝我给你们倒的水,做起数学题来顺溜。”我们也就只好甜甜地应一声:谢谢“老爹”!前几天,王琪同学的妈妈来了,正赶上我们吃饭,“老爹”不知道王琪去哪儿啦,急得直转圈儿。我们告诉他后,他摸了摸头嘘了口气说:“我以为丢了个闺女呢!”吃完饭,  相似文献   

7.
沉默的羔羊     
萧启刚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多同学的注意:浓密的睫毛,胖嘟嘟的身材,一副憨厚可爱的样子,的的确确一个刚告别红领巾的小男生。可我不明白,他为什么总是喜欢一个人伏在桌面上。我期待着他能尽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可是没有过多久,同学们就纷纷来告状了。“老师,他上课老睡觉,又不写作业,想拉我们后腿啊?”科代表实在是忍不住了。“他老是冲我们发火,惹不得的!我怕怕哦!”“他还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走出教室呢,又不讲卫生!”“他骂人,还扔东西!很可恶的!老师你看,这就是被他砸伤的!”小卫气愤地把被划伤的手伸过来。“我们教室的垃圾铲…  相似文献   

8.
二千年来被尊为“圣人”的孔老二,是反动统治阶级一手捧起来的。帝王将相捧他,刘少奇、林彪捧他,苏修也拼命地捧他。可是,劳动人民在孔子生前的时候就骂过他“如丧家之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子是哪家的“圣人”,这还不清楚吗?毛主席教导我们:“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国内外反动派  相似文献   

9.
儿子:“你小时候,你爸爸打过你吗?”爸爸:“打过。”儿子:“那你爸爸小的时候,他爸爸也打过他吗?”爸爸:“当然也打过。”儿子:“爸爸,假如你愿意和我合作的话,我们可以终止这种恶性循环的暴力行动。”——德国笑话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中的美读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 :“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在这里 ,叶老简明扼要地指明了“美读”的内涵 :所谓“美读” ,“就是……表达出来。”在读的时候 ,怎样才能把作者情感表达出来呢?叶老进一步告诉我们 :必须“设身处地……”,通过两个“还”字 ,把“遵路、入境”的要求讲得明白无误。下面谈自己根据叶老的倡导 ,在阅读教学中是如何进行美读指导的。一、研读 ,领悟美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词发”,我们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  相似文献   

11.
10岁的儿子结交了新朋友马箫 ,两人玩得十分融洽。最近儿子常挂在嘴边的话是 :“马箫真幸运 ,真自由 ,他什么时候想玩就玩 ,想看电视就看电视 ,他爸爸妈妈从不管他……”我对儿子说 :“也许马箫的爸爸妈妈允许他那样 ,但是在我们家可不行。”“你太专制了!”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窘境 :当孩子交上了一个大人不喜欢的朋友 ,一面是孩子的快乐 ,一面是出于你对他在道德、感情和生理上健康成长的关心。我该怎么办?当孩子小的时候 ,父母还可以掌控他们的世界。对于你不愿他们吃的食物、不愿去的地方、不愿听到的话 ,仅仅使他们与之隔离就可…  相似文献   

12.
童言稚语     
张老师没长大鹏鹏上中班了,晚上,妈妈接他回家的时候,妈妈问他:“你们换老师了?”他说:“是啊!我们张老师没长大,所以她还上小班。”  相似文献   

13.
“都”作副词的时候,可表示多种意思,现简述如下:1、作范围副词,表总括,所总括的成分一般在前,可解释为“全部”、“总是”、“一直”、“始终”、“处处”等。例如:①从头至尾,他都那么全神贯注。(一直)②他学习特别用功,一点时间都没浪费。(全部)  相似文献   

14.
下面有一道2003年的高考题:Don’tbeafraidofaskingforhelp____itisneeded.A.unlessB.sinceC.althoughD.when本题答案为D,考查when作连词的用法。此处when相当于if,意为“如果,要是”。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when的用法:1.作疑问副词,意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如:Idon’tknowwhenhedied.我不知道他何时去世的。Sincewhenhashebeenmissing?他是从什么时候失踪的?2.作关系副词,引导定语从句。如:Hecameatatimewhenweneededhelp.他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来了。We’llneverforgetthedaywhenwejoinedtheParty.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入党的那一…  相似文献   

15.
当孩子说“不”的时候,父母要先听听孩子的解释。问: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我觉得他最近很奇怪,凡事与大人拧着。无论我们说什么或是让他做什么,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不。可老师说他在学校并不这样。当然他可能是不敢这样对待老师,但他与同学相处得也还不错,并不犯拧。他爸爸有时为此都打他,可他在家里还是这样。我们应该怎样改掉他的这个脾气?  相似文献   

16.
我们当时学自然课的时候,尽管教学条件很差,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更谈不上有什么教具,但是刘默耕老师的课却上得很生动、很有趣,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他的教学不是灌输式的,而是启发式。记得他给我们上“蒸汽机”的时候,开始在一个水壶里装上大半壶水,把壶嘴堵住,拿到火上面去烧,过一会儿我们发现壶盖被冲开了。他问:“壶盖为什么被冲开呢?”  相似文献   

17.
幽默细菌     
《同学》2006,(7)
感觉不同“老师,您说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转动,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可我爸爸说,他有时候能感觉到。”“哦?你爸爸是怎么感觉到的?”“每当他酒喝多的时候。”祈使句语文课上,老师说:“今天我讲句子分类,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例1,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学生齐声答:“疑问句!”“对!”老师继续阐述,这时下面有两个同学在讲话。老师勃然大怒,一拍桌子:“别说了!”话音刚落,同学们响亮地回答:“祈使句!”  相似文献   

18.
周国强老师是从湖南调来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的语文特级老师。他刚来的时候,整个黄埔区就他这么一个特级教师,头衔太耀眼了,因此我们都称他为“周特”,以示景仰和尊敬。一开始,大家都带着“敬畏”的心态仰望他,没有人敢靠近。可没过多久,他的幽默、随和、真诚、睿智,就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的确,他是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9.
皮皮,9岁,小学三年级,从小也是个“留守儿童”,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养,父母在大城市打工,每年只有春节回来两周。今年,父母终于有能力将他接到城里去上学了。皮皮在的时候,爷爷奶奶经常说:“现在的小孩子可真够难带的。我们老俩口每天真是没有空的时候,照顾他吃、照顾他穿,还要陪他玩,真想他爸爸妈妈赶快把他领走,我们也好清闲清闲!”可现在,皮皮真的跟爸爸妈妈走了,老俩口一下子空了下来。以前生活的中心就是皮皮,每天围绕皮皮有着念不完的经,现在家里安静极了。别看爷爷平时对皮皮挺严格,动不动就瞪眼睛、做规矩,可这几天却像丢了魂一样,呆呆…  相似文献   

20.
“老班”     
一头乌黑的短发,一双睿智的眼睛,可“眼镜先生”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他的鼻梁,始终不肯下岗,这就是我们的“老班”——班主任欧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