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8,(11):24-34
一个四年过去。又是一个四年过去。3月22日,台湾民众用手:中的选票,解决了困扰他们8年的难题。结局没有太多的意外,中国国民党的候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获胜。765.87万张得票,220万张的胜出票数,陈水扁和民进党处心积虑力推的“入联公投“失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李唯一发表谈话称,这再次说明“台独“分裂势力搞”台独”是不得人心的。本文中台湾民众吴先生的父亲说,“阿扁把我骗了,也骗了所有的台湾人”。陈水扁执政8年,以一己之私、一党之私,裹挟台湾民众。经济停滞不前。族群对立,利益集团贪腐。两岸关系倒退,普通百姓也有切肤之感。这一次,他们用手中的选——给了陈水扁及其代表的”台独”分裂势力一个“公投”  相似文献   

2.
连宋相继登陆引发的两岸亲情互动,使得陈水扁在台湾大演变脸戏法——在台湾“任务型国代”选举的压力下,陈水扁由于压制不住民进党内的不满,其两岸政策往“中间”靠拢后,又向“台独”的原点退却  相似文献   

3.
继提出“两国论”的李登辉之后,台湾地区选举胜出的领导人陈水扁的竞选“搭档”,即将就任台湾“副总统”的吕秀莲成了全世界主张统一的中国人又一口诛笔伐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分裂中华民族的新老人物:龙年台湾地方选举中,李登辉以其老谋深算的权术,终结了国民党百年老店,为台独执政台湾扫清了障碍,很快被国民党党员轰下党主席位置。作为街头政治家,靠李登辉的极力扶持,陈水扁和代表台湾本土中台独势力的民进党终于执政台湾,引发海峡两岸局势大动荡,战争阴影笼罩台海两岸。  相似文献   

5.
2005年以来台湾民进党在选举中一败再败,马英九领导的泛蓝阵营拿下13席县市长席位,泛绿阵营总共只拿下10席;同年的县市“议员”选举,泛蓝阵营共拿下440席,而泛绿阵营只拿下203席。2008年初的“立法委员”选举,泛蓝阵营轻松攻下83席,民边党只拿到27席,得票率只剩下35%……  相似文献   

6.
选前“神秘”一枪 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台湾地区的选举是伴随着迷雾重重的枪击事件开始的。3月19日中午1点45分,在台湾南部扫街拜票的陈水扁和吕秀莲突遭枪击,子弹在敞篷车前风挡玻璃上留了一个弹孔,但子弹却在陈水扁的小腹部从右自左滑过,吕秀莲伤及膝部。几个小时后,陈水扁腹部受伤的照片就通过电视展现在台湾观众面前,而弹头却在其衣服的后面发现。  相似文献   

7.
陈水扁第一次来北京是1991年7月23日,住在当时最豪华的王府饭店。对他的来访当时是有争议的。因为陈水扁在1989年11月的“立委”选举时,公开刊登竞选广告:“台湾独立万万岁”。后来经研究,认为他既然愿意来大陆沟通,毕竟是好事,还是接受了。由此也可见祖国大陆的度量。陈水扁提出了一些要求,因为事涉敏感,无法满足,还是时任国台办副主任的唐树备见了他。只陈水扁一个,没带任何人。陈水扁着重了解“动武”问题。他问什么情况下不会打?说是在大陆的台商很担心。他表明两岸要“政府的谈判”,反对国共谈判。交谈基本上是一问一答,陈水扁反应很快…  相似文献   

8.
速读     
扁马会“有交锋,无交集”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4月3日如期会见了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会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这次会晤被台湾媒体称之为自1998年台北市长选举之后两人的第二次“交手”,不过舆论的普遍评价是:有交锋,无交集。在两个多小时的会谈里,双方主要针对军购、终统、两岸关系、台美关系等议题进行了交锋,相互辩驳的色彩十分浓厚。马英九呼吁陈水扁回到“九二共识”,但陈水扁仍然固守自己的立场。因此,这场会面仍然很难成为打破两岸目前僵局的转机。“熊猫入台”遭拒台湾“农委会”熊猫审查小组3月31日驳回“大熊猫入台”的申请,理由…  相似文献   

9.
台湾秃鹰案、高雄捷运、高铁三大弊案,使得台湾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中“泛蓝“将成为大赢家。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在“三合一”选举大胜后,马英九向“总统”大位又迈进一大步。但对于敏感的参选“总统”话题,马一贯低调,他表示,现在要加速推动党内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在2008赢得政权。同时他也认为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今年5月连胡会已有丰硕成果,他将在此基础上推展两岸关系。问:选前你曾说国民党若大赢,两岸会更开放,但被陈水扁驳斥,选后你怎么看台湾工商界迫切期待的直航问题?答:不要太在意陈水扁在选举时说的话,毕竟他在以往三次选举中都承诺,任内绝对不会调整军公教18%优存利率(军人、公务员、教师长期以来享有的18%退休  相似文献   

11.
经过漫长的四个多月的等待,台湾检调部门终于完成了“国务机要费案”的侦讯工作。陈水扁夫人和三名亲信终成被告,而陈水扁本人因受“总统豁免权”保护而被免予起诉。虽然陈水扁没有被列在起诉名单中,但在民众心里他早已成为被告。陈水扁的形象早已崩塌,他的去留已经不再重要。人们所关心的,是律师出身而今又坐拥行政资源的陈水扁将如何去打这场官司?而台湾“司法”是否还能继续维持“独立”?无论如何,这场注定旷日持久的官司,将进一步考验台湾。  相似文献   

12.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05,(47):10-14
吕秀莲与陈水扁矛盾激化刚刚将新办公桌搬进民进党主席办公室的吕秀莲12 月12日宣布请辞。她12月7日被推举至民进党代主席职位, 接替因在台湾县市长选举中失败而辞职的原主席苏贞昌。吕秀莲接下民进党代理党主席后,与陈水扁的矛盾一再激化。她12月10日公开表示,自己是在替“总统”看守党中央,此言激怒了陈水扁,他取消了原定于12月12 日举行的两人之间例行会晤, 并抱怨吕秀莲得寸进尺。这算是陈水扁自2000年两度选择吕秀莲担任副手以来,所出的最重一拳。  相似文献   

13.
速读     
政事········台湾:“泛蓝”5万大游行陈水扁“终统”之后,中国国民党3月12日在台北组织了“拼生活、救台湾”的大游行。原本预计有10万民众参加,最终到场了3万~5万人。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立法院长”王金平、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以及新党主席郁慕明都参加了活动。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把游行主题定调为“人民做主拼生活、统‘独’休兵救台湾”,主张“政治退位、人民优先”,淡化政治议题,转而以民生问题为诉求。亲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吕学樟3月13日表示,亲民党、无党团结联盟以及反军购大联盟计划在3月19日再…  相似文献   

14.
速读     
政事“罢扁案”进入实质性阶段6月12日,部分“议员”呼吁通过“罢免动议”。在国民党和亲民党的推动下,台湾6月13日正式启动罢免其领导人陈水扁的程序。“立法院”决定将“罢免案”列入临时会报告事项第一案,预计6月27日进行表决。这项“罢免动议”在提交公众投票表决之前,必须得到2/3多数“议员”的支持。“在野党”表示,如果“罢免动议”无法在“立法院”通过,他们将考虑在下次“立法院”开会时对陈水扁提出不信任投票,推动“倒阁”计划。针对“泛蓝”推动的罢免、“倒阁”案,民进党内成立了“反政争因应小组”。依照法定程序,“罢免案”…  相似文献   

15.
陈水扁渐进性“台独”梦想近来正在加快步骤!“公投制宪”风波尚未平复,12月7日晚,台湾民进党在台中市举办的大型造势晚会上,陈水扁又表示,将在明年3月20日的“大选”时,同步举行所谓“防御性公投”,该“公投”的题目就是要求大陆“撤除瞄准对台湾的导弹”,并“公开宣示不再对台湾使用武力”。  相似文献   

16.
亢霖 《中国新闻周刊》2007,(28):36-36,38
陈水扁的"入联公投"大动作,目的并非要为台湾"拓展国际空间",而是要创造一个岛内的政治议题,为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造势  相似文献   

17.
3月18日,台湾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微弱多数胜出,他将成为台湾地区新的领导人。百年老店国民党在选举中惨败。台海两岸关系下一步将如何发展,人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8.
再诉陈水扁     
《中国新闻周刊》2009,(16):10-10
5月5日下午,台湾“最高法院检察署特侦组”宣布,对侦办的陈水扁家族弊案的第二波案情已经侦查终结,“特侦组”接下来将以“公务员对职务上的行为收受贿赂”及“图利”等罪名追加起诉陈水扁、吴淑珍夫妇。  相似文献   

19.
台湾岛内的“选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陈水扁为捞取选票,摆出“急独”架势,并抛出“台湾正名”、“公投”、“制宪”等议题,频频触及两岸关系的底线。  相似文献   

20.
马正恺 《青年记者》2008,(10):75-76
2005年以来台湾民进党在选举中一败再败.马英九领导的泛蓝阵营拿下13席县市长席位,泛绿阵营总共只拿下10席;同年的县市"议员"选举,泛蓝阵营共拿下440席,而泛绿阵营只拿下203席.2008年初的"立法委员"选举,泛蓝阵营轻松攻下83席,民进党只拿到27席,得票率只剩下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