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强的小鱼     
小鱼不是一条鱼,而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也许,说可怜是不恰当的,这孩子太坚强太任性,也太成熟太懂事了,从内心里讨厌“可怜”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2.
谭柳青 《湖南教育》2010,(11):48-48
5岁的林林问:"妈妈,什么叫吃苦呀?"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一些略带苦味的食物,让孩子来尝尝,孩子说:"好难吃。"过了两天,孩子感冒咳嗽了,妈妈让他吃带苦味的中药水,孩子说:"好苦,我不要吃了。"妈妈说:"不行!你得喝,要不然你就得接着感冒继续咳嗽。”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带孩子去乡下住了几天,“吃不好、没有玩具玩、没有画书看”,一轮“苦”下来,孩子懂事多了。  相似文献   

3.
其实,孩子喜欢问别人要东西,表明他对那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所以想拿回家研究一下,妈妈不必太担心。对三岁的孩子来说,他已经慢慢懂事了,只要家长能够耐心地教导他,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明白“不能随便问别人要东西”这个道理了。  相似文献   

4.
现在,家长们都很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有的甚至从孩子刚出生就开始了。然而,有不少年轻的家长把早期教育片面地理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只是教孩子识汉字、学外语、背古诗、弹钢琴、练书法等.却把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家长说:"孩子还小,不太懂事,管教也没用,等他长大一点儿,懂事了,再管教也不迟。"  相似文献   

5.
优太人家庭重视对孩子知识的教育,重视对孩子才能的培养。书本是甜的在每一个优太人家里,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儿蜂蜜在上面,然后让孩子去吻《圣经》上面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古时候,优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放有书小,据说在夜深人  相似文献   

6.
《下一代》2008,(11):9-9
辽宁省法库县冯贝堡乡李荒地村退休教师刘庆印同志,退休后在自家的院中栽些果木树,长势喜人,硕果累累,让人羡慕。有一天,该村蔡长军等几名不太懂事的孩子,趁没人时从  相似文献   

7.
梦香港     
贾思宇 《小读者》2011,(7):29-29
我与香港有缘分,记得小时候,每当有人问我几岁,我都会十分自豪地脱口而出:"香港回归那年生的。"虽然那个时候我还很小,不太懂事,但是已经知道我们是同一年投入到了"妈妈"的怀抱。只不过我是投入了生身母亲的怀抱,而香港是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  相似文献   

8.
孙霄婕 《中学生读写》2010,(11):106-109
"妈妈,我怕!你跟我睡吧!"胆小的凯尔可怜兮兮地对妈妈说。"孩子,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啊?"凯尔的妈妈无奈地说。凯尔是个1 1岁的小男孩,读小学四年级。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但在同学眼中,他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胆小鬼!不仅同学们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9.
唐燕  侯友成 《文教资料》2010,(24):65-66
有效的阅读教学必须立足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实、扎实、朴实地进行。《花瓣飘香》这篇文章重点通过"我"与小女孩的三次对话小女孩的懂事,本文作者在组织教学设计时,紧扣"懂事"一词引导学生品读三次对话,从而理解"懂事"所蕴含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当我下班回来的时候,孩子会特别高兴地叫着妈妈,扑到我的怀里。如果我说:“儿子别闹,我很累!”他就很懂事地说:“妈妈快坐下。”然后,用两个小拳头给我捶背,还不停地说:“妈妈太累了,太辛苦了!”这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姜博文的妈妈)晚上,陪孩子玩...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一年级这群活泼可爱但又不太懂事的孩子,有时你发火、生气甚至努力以高声压倒他们似乎起不到任何作用,特别是课下或课前,你只会白费口舌。而课上面对那几个总说不够悄悄话的孩子,有时也让人无可奈何,你总不能时时用眼睛盯着他们。看到有  相似文献   

12.
乖孩子不等于好孩子传统的育儿观念认为,好孩子要乖,听大人的话,懂事,长大后才有出息。这几乎是父母为孩子成长所认定的"标准路线"。而现代的育婴专家却认为,小孩子如果太乖,并不一定是好事。  相似文献   

13.
赵世煜 《成才之路》2011,(24):11-I0006
据《武汉晚报》报道,一所小学有个一年级学生在最近的期末考试中得了99.5分,给父母留下字条:"爸爸妈妈,这次没考好,请原谅。"笔者不敢断定,这孩子是特别懂事,自觉反省,请父母宽恕?还是格外乖巧,认错在先,省得爸妈生气?抑或害怕责罚,无奈违心检讨?只是觉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像孩子,他们的言行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的内心仿佛起了迷雾,叫我们看不清也猜不透。  相似文献   

14.
《家教指南》2007,(11):32-32
传统的育儿观念认为,好孩子要乖,听大人的话,懂事,长大后才有出息。这几乎是父母为孩子成长所认定的“标准路线”。而现代的育婴专家却认为,小孩子如果太乖,并不一定是好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粗心"几乎是每个学生学习的通病。"这孩子就是太粗心,难的全部都做对了,错的都是简单的",诸如此类的诉苦,自我从教以来便不绝于耳。几乎每个家长都认为,孩子"粗心"就是孩子不认真学习、马虎。一开始我也有此种想法,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父母和老师大都在教导孩子做听话,懂事的乖娃娃上下足了功夫,他们往往很早就开始为孩子精心设计了一条条通往未来的阳光大道。但事与愿违的是,多年后,我们发现不少所谓的乖娃娃、好学生却没能如我们所愿的那样功成名就或人生道路变得一帆风顺。恰恰相反,那些看起来“不太听话”的具有“野性”的孩子却往往能够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常瑞 《小读者》2011,(6):47-48
一场大病,让我在医院住了三个月。那些日子,常和病友们天南海北地聊。 有一天,邻床小孙的女儿孙楠来看妈妈。因为来过几次,我们也算是熟悉了。她进门便冲我说:"阿姨,您好点了吗?"我微笑着说:"这孩子多懂事,上初中了吧?""初二。"这时,小孙接上了话,"这位阿姨可是老师,在高中当班主任的,  相似文献   

18.
李镇西 《湖南教育》2014,(11):58-58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择校,但家长们煞费苦心乃至不择手段地为孩子选个好学校,让"择校热"多年来依然持续升温。不少家长认定,只要孩子进了一所好学校乃至名校,孩子的前途就有希望了。我不止一次听家长对我说:"学校教育实在是太重要啦!"每次我都这样回答:"学校教育当然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它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相似文献   

19.
陶媛媛,北京市育园中学学生。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个宝,这首歌道出了人间真情。可谁又曾想到,那些无助的孤儿们,他们从懂事开始便知道,自己没有爸爸、妈妈,世上没有亲人。在外人看来,孤儿的世界一定不会太美好。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到邻居家串门儿,无意中遇上了几位年轻的父母正在聊各自的孩子。一位母亲说:"我女儿性格太孤僻,进幼儿园都一年了,仍然不合群,常常一个人搂着一堆玩具在一边玩。"另一位母亲说:"你孩子还小,我姑娘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也没见他交几个好朋友。"站在一旁扯着孩子手的爸爸插话说:"他们都是小姑娘,怕羞。我儿子与他姑家孩子,每到一起玩不上几分钟就吵起来。你争我夺的,互不相让。"家长们打开话匣子,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孩子学习挺好,却轻视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同学。有的说,孩子太任性,对老师不尊重,常与老师顶嘴……他们的一言一语都包容着对子女的忧虑和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