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涌入我国,与主流社会文化产生激烈碰撞。部分大学生在学习选择、专业选择、就业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功利化倾向。西方价值观、经济发展不均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剩,是大学生功利化的主要原因。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义利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家校联动机制,减少功利化因素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防止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发生,由诸多因素引起,其中,大学生自身的不健康人格因素是引发反社会行为的稳定的内在心理动因.因此,加强人格教育是防止与矫正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根本与长效的举措.人格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需要的教育、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自我意识教育、情绪情感教育、人际交往指导等.  相似文献   

3.
汉、藏、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结果表明:各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都较高,但还存在着种种民族差异,研究确证了化是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变量,具体包括民族化、宗教、教养方式、价值观和生态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论文通过网络问卷和现场调查问卷调研的方式对江西省内高校75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研,目的在于分析当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观的认识及其对终身体育观形成的影响。调研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删别和专业类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观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由于性别因素引起的生理机制和心理因素的不乒,致使男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价值观认识有区别,另一方面理科专业学生较文科专业学生更加倾向于娱乐荇压和人际交往价值观取向,而非体育类艺术专业大学生偏向兴趣爱好、自我实现、塑造形体和经济导向价值观的认识,此外,低年级学生由于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影响,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较高,但人际交往和塑造形制.方面的价值观认识低于高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5.
非理性信念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近几十年的发展为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尤其在临床心理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非理性信念是引发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信念主要有不良自我意识、自我中心、低挫折耐受等,针对这些非理性信念,可以通过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大学生自立能力、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等方式培养大学生合理信念,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冯成 《文教资料》2007,(23):74-75
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浓缩。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就业观念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发展变化,也正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的价值观有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微博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体,对高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它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思维方式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就是通过调查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明确微博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微博。  相似文献   

8.
高校文化场景与大学生校园人际交往的空间相交融。当前,在高校文化场景中,大学生存在着自我意识较强、人际交往功利化、矛盾协调能力较弱等人际交往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是由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学校人际交往教育缺乏和社会环境影响形成的。高校应以构建学生、教师、和谐环境“三位一体”的高校文化场景为目标,通过开设人际交往课程、发挥教师自身示范作用、组织校园活动,促进大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大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扶贫工作中,与目前较完备的显性的“奖、助、补、减、贷”等经济上的帮扶体系相比,隐性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帮扶工作显得任重道远。深入分析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困境及生成的主客观原因,帮助他们摆脱个体心理上的认知和情绪、情感的障碍,构建积极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扶贫工作中,与目前较完备的显性的“奖、助、补、减、贷”等经济上的帮扶体系相比,隐性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帮扶工作显得任重道远。深入分析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困境及生成的主客观原因,帮助他们摆脱个体心理上的认知和情绪、情感的障碍,构建积极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多元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一定积极影响,有效丰富大学生的新知识获取渠道,扩大人际交往形式,使大学生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等。同时,网络也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如大学生人文情感逐渐趋于疏离,价值观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产生负向影响。针对此,高校应合理利用网络直播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王勇 《教书育人》2012,(12):64-65
大众传媒以其传播速度快、涵盖内容多、传递范围广等特点渗透到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取向有着深刻的影响。大众传媒已构成了大学生生存的一种客观社会环境,它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既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是自我意识初步确立的时期。自我意识的初步确立,是青年时期在心理和社会属性方面最重要的收获之一。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既是社会化进行的领域,又对个体社会化具有控制作用、调节作用,对青年学生个体人生价值观和人格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一)自我意识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了自我意识的产生、发展和稳定形成。自我意识也是在个体与他人、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和量表法,对593名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影响大学生幸福感有七个因素,即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休闲活动。其中,自我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2)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常能体验到幸福。(3)大学生幸福感在性别、月均消费上差异显著,而在专业、年级上差异不显著。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445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具体情况及人际交往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密切关系;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随锻炼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锻炼频次、锻炼强度、锻炼经历具有正相关性;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的目的性体育锻炼价值观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目的性体育锻炼价值观在各维度上认同程度的先后顺序为:身体促进、娱乐缓压、人际交往、自我实现和魅力追求。2.性别、专业、年级和居住地等人口统计学因素显著影响大学生目的性体育锻炼价值观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手段、各种价值观及思想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该正确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同时对网络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减少网络文化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使互联网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为高校培育高素质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9.
人际交往作为当下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载体,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并合理利用人际交往方式和交际艺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具有深刻启示。深入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其解决策略,在人际交往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构建温馨、和谐校园,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人际交往方式和策略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际交往自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社会心理素养的具体体现。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价值观,提高人际交往策略水平,增强专业认同意识,遵循人际交往自信发展特点,促进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