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吴小中 《现代语文》2005,(8):107-108
文学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被视为禁区,到80年代提倡"把文学教成文学鉴赏课",再到当前对文学教育的逐步重视,可以说,文学教育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和重视.语文的内涵就包含着文学教育,离开了文学教育的语文教学是残缺不全的教育,特别是在当前特别重视"以人为本"的社会里,文学教育作为文学这一人学的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学载体从印刷传播技术变迁到数字传播技术的过程,正是文学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的过程。今天,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更是映衬了文学教育的式微。文学教育危机既有技术的因素,也有长期以来文学教育错位的原因。当文学教育远离了文学性,不能凸显美感和人性光辉的时候,文学教育的危机是必然会到来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客观上刺激了文学教育的自我变革。  相似文献   

3.
胡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首倡白话文,大力推进国语改革,这些都广为人知。实际上,胡适先生在文学教育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升了文学教育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准确定位了文学教育的目标,对于文学教育的途径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观点和见解是我们现在从事文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资源。然而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中学文学教育从繁荣到低迷再到复兴,所积累的经验与取得的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20世纪50年代,在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中,文学教育拥有独立的教学大纲,一举打破了传统文选式教材的模式,构建了全新的文学教材体系,奠定了文学教学的知识构架。20世纪80年代中,大纲重提文学教育之后,“文学鉴赏”较之50年代知识本位下的“文学教学”更具能力培养的行为操作性,文学教学的理念、内容、  相似文献   

5.
王土荣先生《试论中学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操性》(《语文月刊》2013年第5期)一文,从文学教育的宏观现象到微观的教育方法,都使读者由衷产生共鸣。该文分七个部分阐述了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操性,在文学教育理念淡薄、文学教育途径单一、文学教育方法机械的当下,该文不啻是一针清醒剂,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尤其对于我等在教坛摸爬滚打许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全社会对语文改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其中自然也涉及到对中学文学教育的关注。1999年,教育部对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教材也随之作了调整,文学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以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然而,毋庸讳言,在现阶段,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中学语文教育,语文教学中急功近利,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忽视以人文性审美性为基本特征的文学教育的痼疾仍然存在,教学中虽然涉及到一点“文学教育”,但也往往是抽去了灵魂、意蕴和滋味的文学知识、文学技巧和文学理论的传授,而随着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离不开文学教育。开展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文学教育。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丰富,我们需要对文学教育予以更高的重视。但是随着高考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往往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因而忽略了文学教育的渗透。实际上,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渗透文学教育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进而获得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上的优化与提升,而文学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一旦关注视阈出现偏离,则很容易让这样的意义出现了潜在的裂痕。从语言学分析到美学阐释,再到社会学意义上的阅读指向,而后上升到思想史意义。文学教育归根结底是美育,在叙事性文本和抒情性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形成一个循环系统,这个系统进行自我优化以后形成了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科学内涵与社会科学之外延的交融是大学文学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文学教育中的文本阐释不可避免地要衍生出美学、历史学、社会学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学文学教育的局面获得了深刻改观。1986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近三十年不谈文学教育之后终于提出了文学教育的要求。1992年和1996年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此提得更为明确。现在正在使用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文学作品的比例已上升到课文总数的60%。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中学文学教育不仅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而且正在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一、目前中学文学教育的功能1.在双基教育的基础上,文学课教学比其他文体的教学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教育中不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展开素质教育,从文学方面着手,让高中生接触到更高素质的教育。当前高中生所接触到的文学底蕴的教育较少,因此,高中生不能够更好将文学底蕴进行塑造,使高中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下文将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学底蕴的塑造策略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11.
要刊要点     
《教育》2013,(7):8
加强中学文学教育《语数外学习》2013年第1期刊登黄小莉文章指出,就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文学教育一直处于低水准,高中学生对文学的隔膜与浅近功利的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学性缺乏症常常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实在不能让人乐观。然而,我们撇开高考这一浅近的角度,仅从文学教育的修身育人功能来说,文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学文学教育的局面获得了深刻改观.1986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近三十年不谈文学教育之后终于提出了文学教育的要求.1992年和1996年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此提得更为明确.现在正在使用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文学作品的比例已上升到课文总数的60%.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中学文学教育不仅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而且正在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接受美学运用到文学审美教育领域,意味着文学审美教育思路的一种转换,即从单一注重教师的传授转向既注重教师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接受并重。运用接受美学观,以审美期待作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切入点,以审美经验为文学审美教育的着力点,以“师生参与”为文学审美教育的互动点,以“第二文本”为文学审美教育的反馈点,探讨和研究文学审美教育接受者的接受是一项颇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东晋文学景观之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同其所施行之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晋教育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在东晋教育中,文学教育在士庶之间的分配严重不均,士族接受了较全面的文学教育,而贫寒庶民则缺少足够的文学教育。这种士庶之间文学教育的失衡、不对称性,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东晋文人群体阶级构成的士族化,并进而使底层经验、底层生活无法通过文学得到有效的传达。其次,在人格教育方面,东晋士族家教所极力塑造、培植之人格乃狭小之家族人格,以致一般士族文人普遍缺乏民间视野、民族意识与天下情怀,反映到文学上便是表现故国之思、复国之志以及丰富民间生活之类文学作品的极度缺乏。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幼儿教育阶段实施文学教育,可以让幼儿接触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知识,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因此,学校要注重幼儿的文学教育,选择适宜幼儿认知的文学作品,促使其健康成长。本文就幼儿文学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实践措施,以不断完善幼儿教育,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6):F0002-F0002
因为文学教育涉及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等方方面面,而作文水平与文学素养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升学,甚至于会影响每位学生的一生,因此文学教育与作文创新已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和焦点,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都在积极探索通过文学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4):F0002-F0004
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极力倡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文学教育理念已获得语文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很多语文教师还是重语文应试而轻文学教育,对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文学教育没有科学而明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育(上)》2009,(13):F0003-F0003
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极力倡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文学教育理念已获得语文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很多语文教师还是重语文应试而轻文学教育,对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文学教育没有科学而明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纵览2009年这一年语文教育界在文学教育教学方面所做的工作。有一种现象非常引人注意.那就是:文艺学、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被集中地、大规模地引入。《语文建设》连续发表了著名文艺理论家、北师大教授童庆炳先生的七篇文章,涉及到文学性、文学形式与内容、文学真实、文学审美、文学文体、文学解释等文学教育的诸多概念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学教育(上)》2008,(1):F0003-F0003
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极力倡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文学教育理念已获得语文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很多语文教师还是重语文应试而轻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