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与清溪长     
《辅导员》2010,(5):11-11
听,这惊蛰的雷声;看,这淅沥的小雨……等了一冬,这春天终于来了。那么,本期的“古韵华章”给大家介绍点什么呢?请看——《阙题》(作品见“开卷语”)。  相似文献   

2.
豫北名城——新乡,古称牧野,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千年古韵赋予了她厚重的文化内涵,厚善、崇文、敬业、图强的城市精神谱写了她建设的精彩华章。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新乡市的教育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勇于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效益.践行了“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腾飞”的发展理念.为建设...  相似文献   

3.
朱骏声(1788—1858年)的《说文通训定声》(1833年成书),向来被视作一部卓越的训诂学著作,并且在词义的综合研究上推坐上了“第一把交椅”。然而其深湛的古韵研究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得的评价。笔者将《说文通训定声》放在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诸大家古韵研究造诣的背景下加以考察,结果发现:尽管古韵韵部的大致格局已定,朱氏却不是“无所发明”的简单“沿袭”;他对前贤“参  相似文献   

4.
陆显 《辅导员》2010,(5):37-37
三月伊始,浓浓的春节氛围还没褪去,京城突如其来的一场降雪又给大家带来了异常地欣喜。小编们在春雪压枝头的喜悦中,和同学们一起奏响“春节集结号”——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完初中英语第二册lesson30时,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课堂上竟出现一片沉默。教师忽然意识到,学生对圣诞节的知识知之甚少,而课文内容又相当多,句子结构复杂,学生表达起来确有困难。教师灵机一动,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下面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春节。”“HowtospeakitinEnglish?”“Springfestival.”“Areyouhappyinspringfestival?”“Yes。”“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如何将关于春节的知识与我们在春节中的快乐时光用英语表达出来。”学生立即热烈地讨论起来,并在教师…  相似文献   

6.
上谈原,本谈改编本。改编本与原比较,最大变动是韵目。写法上仍继承原,把古韵一一分列,同时又批注它们“同某鹤附之”,增加重申古韵变今韵的内容,起到让读温故而知新的作用。通过对批注的逐条分析,我们知道改编本更向“滇音”靠拢。  相似文献   

7.
心远地自偏     
衡成荣 《辅导员》2010,(13):17-18
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迈进了暑假。假期生活丰富多彩,愿同学们能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本期的"古韵华章"我们想送给同学们一首诗,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与同学们共勉。(作品见"开卷语")  相似文献   

8.
中外学大家无不重视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他们也因此写出了许多闪耀着思想光辉和体现创作机敏的华章,《西游记》《堂吉诃德》等就是这方面的经典和高峰。驰骋想象能有效地打通思维上的关隘,拓宽思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亲历的生活之外开辟出一片写作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9.
《华章》2011,(7):63-63
第一届“华章杯”快意读写大赛已经成功落下帷幕,但是“华章杯”却加快了前进的脚步,第二届“华章杯”快意读写大赛将面向全国征稿,届时我们将邀请全国更加权威的作家担当评委,奖品将更加丰厚,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参赛方式、获奖人数以及奖项设置都将有较大的调整,请继续关注《华章·初中读写》,大赛详情将在2011年9期、10期中详细刊登,敬请留意!  相似文献   

10.
赵文花 《文教资料》2010,(26):78-80
大家名篇,风格迥异,耐人寻味,都是因为涂抹了个性的色彩,显示着个人的才思.才具有了与众不同之处与感人至深的力量。中学生写作文,扮靓标题、凤头豹尾、妙语连珠是让文章出彩的重要手段,也是张扬个性、展示才情的有效途径。老师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做法,让他们合理运用,从而写出有深度、有文采、有才情的“华章”。  相似文献   

11.
寒假前夕,武穴市梅川中心学校召集各中小学领导开会,安排年终工作,会议快结束时,中心学校校长董银弟说:“同志们,春节快到了,大家是不是还给我送点过年礼?”  相似文献   

12.
《华章》2011,(7):61-61
大赛综述 《华章·初中读写》为你搭建一个不一样的写作平台,为你呈现一次独特的颁奖典礼。为你青春路上留下一道灿烂的足迹。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机会,只有这样的杂志才有,轻轻地,“华章杯”来了,但它不预备轻轻地走……  相似文献   

13.
从1983年春节举办第一届到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二届。二十多年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它制造了许多流行语,捧红了许多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人,产生了不少值得关注的电视现象……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远远超越了作为一档综艺节目的意义,它变得和年夜饭一样重要。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春节晚会都备受争议,原先众口一致称赞的春节晚会碰到了褒贬不一的尴尬。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大家对于春节晚会的热情锐减,“老套”、缺乏新意”、“鸡肋”成为人们对春节晚会的新评价,甚至连《华尔街日报》也撰文说“春节联欢晚会落伍了”。面对观众不断流失的现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也不断尝试改革创新,上新的节目形式,请大牌明星……但即便是这样,观众还是不甚满意,认为有创新但不精彩。晚会的创作者纷纷疾呼这不是春节联戏晚会本身的错,而是大家欣赏水平提高了。到底是春节联欢晚会缺乏创新,还是观众的口味确实变刁了,大家褒贬不一,各有各的说法。在这期“热点话题”中,我们就请广大中学生朋友谈谈自己对春节联欢晚会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自叙目前,大家已经公认:段玉裁在《六书音韵表》中所提出的上左“同声必同部”的论断是科学的,着很大的实用价值。因为汉字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其它百分二十左右的排形声字又大多被用作了构成形声字的谐声偏旁,所以知道了一个谐声偏旁字的古韵属,便可以知道一大批由该偏旁得声的汉字的上左韵部了。如“不”在之部,用它构成的“杯、杯、丕、罘、否”即在之部。进而,从“丕”或”否”得声的“坯、邳、胚、呸;痞、”也在之部,等等。这样,音韵学家千辛万苦所获得的古韵研究成果,就可以作为一种知识手段,而被广泛地普及利用了。  相似文献   

15.
“一件难忘的事”是六年制第八册第一单元五年制第八册第六单元作文训练(要求略有不同)。建议用四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小练笔”;第二课时“大作文”;第三课时“讲评作文草稿、眷抄;”第四课时”批改、讲评作文”。作文前做好“难忘今宵春节座谈会”的准备。第一课时小练笔组织“难忘的一件事春节座谈会”,以讲故事、说笑话、诗朗诵或唱歌等形式介绍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八detrAide同学们,“难忘今宵”的歌曲响起来了。“难忘的一件事春节座谈会”开始了。请大家用你准备好了的形式,把你最难忘的事,告诉大家。回忆一下你在座谈会…  相似文献   

16.
这是过年时发生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但田田记忆犹新。 春节也就是“中国新年”就要过完啦,最后一个快乐日子是元宵节,林老师给大家留了家庭作业:周末在家做个元宵灯笼,星期一带到学校来。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农历的大年初一恰好是西方的情人节,情人节和农历春节两大节日居然“撞车”了,颇有些“中西合璧”的味道!大家纷纷开始琢磨,集体焦虑:中西两大佳节狭路相逢,饺子与玫瑰花,究竟谁会更出风头呢?是喜气洋洋的春节掩盖情人节的浪漫气息,  相似文献   

18.
回看奔腾而过的岁月长河,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名字,犹如熠熠闪亮的朵朵浪花,发出悦耳的声响,组成绝美的华章。“最美奶奶”柴小女,“棒棒哥”郑定祥,“最美女孩”刁娜……艳阳一般温暖着人们冷漠的心。  相似文献   

19.
又到一年年终月,圣诞、元旦、春节接踵而来,节日的喜庆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今年的圣诞节你可想好怎么过了吗?别着急,先来看看乐乐姐姐为大家准备的“圣诞大餐”吧!  相似文献   

20.
农历=阴历?     
我的生日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今年正好还赶上个“情人节”。大家都说我“赚”了,因为“有这么多人在给你过生日”,可是我却觉得“亏”了……言归正传,我想问的是:大家有时说“农历正月初一”,有时说“阴历正月初一”,这农历和阴历是一回事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