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的女孩子,短年都会有一个属于她们的节日——女儿节。女儿节虽然不是日本的国定假期,但在这一天,家里的成员大都会尽量聚首一堂,一起祝福家中的女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女儿节"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岁时节日的统称,传统中北京地区的"女儿节"主要有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自元代出现"女儿节"节称以来,其节俗随朝代的更迭而变迁,本文重点考述元代以来北京"女儿节"节俗。"女儿节"的节日传承由祛邪趋避等民俗信仰逐渐转变为具有聚合家庭情感、娱乐。节日不仅强化家庭血缘伦理意识,日渐成为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纽带,而且各种娱乐活动将社会生活纳入自然节奏中,调剂了生活。  相似文献   

3.
感受女儿节     
龚敏迪 《成长》2005,(9):72-74
日本的女儿节又叫桃花节。“桃花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不由得让人想到“桃花运”的由来。冈山是日本桃的产地,自然也是日本观赏桃花的首选之地。往年桃花盛开时曾经来过,据说,一百多年前日本还没有食用桃,直至1876年,日本冈山县才从我国引进了上海和天津的水蜜桃,经过不断改进栽培技术,培育出了一些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民俗现象存在是类型的或模式的,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扩展的。女儿节必然与女性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蕴含着浓烈的女性因素。广元女儿节与其他女儿节在性别意识、节俗内涵、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等方面有着共性和差异性,深刻地反映了最深沉的最朴实最普遍的民间文化和心理。  相似文献   

5.
笄礼是古代女子的成人礼,古义是女子订婚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每年农历的三月三女儿节,古人就会给即将成人的女孩行笄礼。现今日本、韩国还保留着行成人礼的风俗,其实早在中国的古代,笄礼就已经成为一种意义重大的人  相似文献   

6.
广元女儿节浓郁的娱乐性凸显了传统节俗由趋利避害向娱乐性的转化。女皇文化是广元女儿节的核心内涵,对女皇的顶礼膜拜表现了民间崇拜天地、神灵、英雄和权势的民族心理和民俗文化信息,因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传承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三月三日这天,是女儿节。(注:三月三日,日本有女儿的人家搭设坛架,陈列偶人,上供白色甜米酒和桃花,又叫桃花节、偶人节。)从学校回家的路上,裕子说:"今天,我不去鼹鼠原野玩了,你们来我家吧。偶人都漂亮地摆出来了,桃花也供上了,还有纸罩烛灯。大伙一起来玩弹子儿,玩扔小布袋吧!"明良噘起了嘴,"我们是男孩子哟,怎么能玩弹子儿什么的!""是哟,是哟。  相似文献   

8.
七夕节考述     
“七夕节”又称“女儿节”、“乞巧节”。在众多人心目中,这一传统节日是由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编织起来的。“七夕节”与“女牛神话”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才融会成后来的“乞巧节”、“女儿节”。它虽然仍因袭着往日的旧俗,但伴随着丰富多彩、花样百出的乞巧活动,演变成了传统中国的一个女性的节日。  相似文献   

9.
犹太女儿节     
朱老师:同学们好!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让我在遥远的美国纽约向你们问候!祝你们新年快乐、进步! 去年我在这个栏目里给大家带去几篇美国小朋友写的作文,你们喜欢吗?如有什么要求或愿望,可请雨帆编辑转告我,我会尽量满足你们的。这次带给大家的是一篇写犹太人的一个传统节日——“女儿节”,很隆重。让我们一起看看吗!  相似文献   

10.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说"  相似文献   

11.
中秋节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此时正值秋季的正中,因而被称作中秋。中秋节还有八月节、团圆节、女儿节等几种不同的叫法。  相似文献   

12.
缤纷三月     
王帆 《课外生活》2020,(6):26-27
又是一年草长萤飞,春光明媚,三月注定是个满血复活的时间。那么,这个月里,不同国家的人们会过什么有趣的节日呢?一起来看看咯。女孩子的美丽节日。三月三日是日本的女儿节,是专属于女孩子的节日。这天,女孩们会穿上漂亮的和服,和小伙伴们一起愉快地度过这个节日。她们会收到外公外婆准备的漂亮人偶或桃花,而家里人会摆上人偶娃娃、菱饼、桃花、白酒等来庆祝。  相似文献   

13.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仅次于春节的中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因为这天恰好在秋季的中间,故而得名。中秋节又称为仲秋节、团圆节、拜月节或女儿节……它是个古老的节日,可以追溯到古代。  相似文献   

15.
武则天出生地因正史未见记载,故说法不一.我认为,广元是武则天的出生地.《资治通鉴》(卷二●一)记载,武则天的父亲武士护在隋灭亡后,历任利州(今四川广元)都督.史书记载,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武士护此时正好在利州都督任内.广元的上面坝,人称“则天坝”,每年正月23都会热闹一番,这便是传统的“女儿节”.其由来有一个武则天诞生的传说.利州都督武士护与妻杨氏乘龙舟游览嘉陵江,突然,雷声大作,江上波浪翻滚;杨氏看见从江中腾起一条金龙扑向自己,吓得氏了过去.当夜生下一千金,她便是后来的武则天.武则天作皇帝后,为纪念她的生日,同时为让妇女扬眉吐气,把正月23日定为女儿节.这则传说说明①武则天出生于广元.因民间传说往往来源生活实际.②封建时代男尊女卑,只有借助于“圣神则天皇帝” 才能产生一个妇女的节日.  相似文献   

16.
《学周刊C版》2015,(30):16-17
九月九重阳节,也是传统的女儿节、妇女节。是日,全国各地有妇女休息、登高、赏菊、戴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茶、喝菊花酒、荡秋千、踢毽子、跳绳子、对山歌等丰富多彩的女性习俗。  相似文献   

17.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午”与“五”同音,所以古时端午又称端五、重五或重午。唐宋时称这一天为“天中节”.明清时北京人则称其为五月节或女儿节。  相似文献   

18.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  相似文献   

19.
1981年春末,我到日本访问,临走那天,盛情的日本主人把我引到摆妥文房四宝的桌案前,请我题辞留念。我窘极了,脸上直烧。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唐代影响。中国的书法,唐代就传入了日本。现在日本的高级知识分子,大多能拿毛笔写字。作为访问日本的中国作家,我本应坦然地拿起毛笔,悬腕题下友好的词句,给日本主人留下一件书法作品以  相似文献   

20.
使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对广元"女儿节凤舟赛"的赛事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基于对赛事效应的综合评价,通过分析归纳指出,广元凤舟赛未来发展的几点优化策略:将政府职能转变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营相融合;立足特点明确凤舟赛国际定位;丰富凤舟节内容,提升赛事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