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掌握学习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自能读书,不等老师讲,自能作文,不等老师改。”由此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把精力放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上。为此,我改变了过去老师教、讲,学生死记硬背、被…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受用。”所以,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靠教师传授,二是靠自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仅靠老师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低效”备受国人诟病,注意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应转变教学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一个专门的独立的任务来完成力,这样才能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自学能力和自学精神的培养.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在未来工作中不断自我更新知识.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以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应把要求学生预习当做教学全过程的一个必备环节,或安排课内.或安排课外。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上课有的放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上.坚持阅读过程的实践性、训练性,把教学的重点从内容的理解转移到语言行为的实践和语文基本功的形成.从思想上明确:课文内容仅仅是教学的一种“材料”.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是为了让学生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笔者认为,预习是实现这一教学思想的有效途径。那么,该如何引领学生预习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周鑫 《考试周刊》2011,(67):44-4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形成的,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基本含义是独立阅读和独立作文的能力。是叶圣陶先生一再提倡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相似文献   

8.
黄药眠说过:要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脚踏出一条新路,要自己动脑去巡探知识的海洋(《随笔》)。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故人们常说:“教”不但要使学生“学到什么,还要使学生懂得怎样学”。按实施新课标要求,各学科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我培养,自我完善,这适合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笔者就语文教学新课标实施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能力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老师的天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教会学生自学,教会他们自主学习的本领等于交给他们一把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较少依赖他人帮助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当前一些老师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热衷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在课堂上一贯注重教,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导者",而是当做"主宰者"。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当前,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大多是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这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迫切需求相差甚远,面对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让学生加速获取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的发展,都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都能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这也是新课程价值的最高体现。我国有这样一句古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的“渔”实际上指的就是自主学习,即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自学能力指的是学习者在以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的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句话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应以“读”为主线,着眼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阅读指导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多年的低段语文教学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冯茹丽 《小学生》2011,(5):30-30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收。”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放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吕叔湘也指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可见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从主动学习中获得知识,使学生懂得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说要变“教”为“学”.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今是知识爆炸时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发展智力就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史富梅 《新疆教育》2012,(23):49-49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也是进行的语言沟通的前提,对个人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真正把语文学好,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培养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也就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些粗浅的认识。1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预习是自学的重要步骤”,把学生从被动的吸收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探索知识。并有助于培养自学习惯。课前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被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己获取知识。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学应是教学生学。”即教会学生学习。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开发他们的潜能,逐步提高自学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呢?我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培养兴趣是前提要让学生…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里叶老把两个“自能”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准,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多么重要。通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起来,这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17页)叶老在这里强调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自学,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课前自学、课堂自学和课后自学三个阶段。这里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取知识。把阅读课文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心智,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所谓自学,就是在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也能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中获取一定知识的学习过程;所渭自律。就是针对自身的情况,以一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和约束自己。为什么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律习惯呢?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足学生内在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满堂灌”、“批评多表扬少”、“必须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素质教育观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惟一主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要“以学为本”,以“学”统“教”,“学”是中心,“教”是为“学”服务的,为“学”提供支撑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体现“以学为本”的知识建构新理念,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