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一个席位。曹雪芹在这本长篇巨著中以贾宝玉、林黛玉两个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表达了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揭露并批评了宫廷及官场的黑暗,贵族家庭的虚伪礼教,科举制度和婚姻制度等等。也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者贾宝玉、凄美动人的林黛玉、聪明奸诈的王熙凤等等。笔者是《红楼梦》的爱好者,年少时读《红楼梦》只记故事的大概的情节,随着年龄的增长,每读《红  相似文献   

2.
冯国华 《语文天地》2012,(11):37-38
《诉肺腑》节选自《红楼梦》,是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重要章节。在这一回书中,贾宝玉不但敢于在人前称扬林黛玉,而且当着林黛玉的面诉出了长期积压在内心的肺腑之言,从而消除了由于林黛玉的敏感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但除却恋人关系,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还存在着一层师生关系。这层师生关系,透过二人日常的生活、学习、交流体现出来。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这种师生关系,既塑造了主人公丰富的人物特点,又不着痕迹地表达出《红楼梦》作者对于师道传承、文化传承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都是探不到底的。"初中教师在讲《葫芦僧判葫芦案》一课时说,《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高中老师在讲《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又说,《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线索,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艺术形象,以情为主,不甚关心俗事,有强烈的自我情结,自尊优越而又自卑敏感。在封建主义社会中,她对贾宝玉的一往情深,却遭到了无情扼杀,导致"泪尽而逝"。《红楼梦》是林黛玉悲剧性一生的真实写照。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以及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得到了林黛玉悲情一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薛欢 《学周刊C版》2014,(2):222-222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艺术形象.以情为主.不甚关心俗事.有强烈的自我情结.自尊优越而又自卑敏感。在封建主义社会中.她对贾宝玉的一往情深,却遭到了无情扼杀,导致“泪尽而逝”。《红楼梦》是林黛玉悲剧性一生的真实写照。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以及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得到了林黛玉悲情一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林黛玉进贾府》为《红楼梦》的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介绍小说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在这一回,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的性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是《红楼梦》一书的主线,贾宝玉、林黛玉是小说的中心人物。贾宝玉是一个有着坚定的自发自由主义和朦胧人文主义思想倾向的豪门公子,林黛玉是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纯真爱情和自发自由主义思想倾向的贵族小姐形象。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导读《红楼梦》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叙述了贾家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方面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矛盾冲突。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林黛玉和薛宝钗。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老祖母看不上她,因为她身子弱,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在贾宝玉结婚那天被气死,贾宝玉悲…  相似文献   

10.
成为贾宝玉的妻子、贾家——荣国府的媳妇,是《红楼梦》的女主人公林黛玉终身追求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张军 《语文天地》2012,(6):37-38
《诉肺腑》节选自《红楼梦》,是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重要章节。在这一回书中,贾宝玉不但敢于在人前称扬林黛玉,而且当着林黛玉的面诉出了长期积压在内心的肺腑之言,从而消除了由于林黛玉的敏感猜疑所造成的感情纠葛。因此,这一节在宝黛爱情的发展史上占着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妙玉与贾宝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以“玉”为名的三个人物之一,他(她)们共同的思想品性是蔑视封建礼教,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中冥顽不化的顽石,所以都以“玉”名之。但妙玉对反抗封建社会所采取的方式是走向怪癖、遁入空门,这是作所不同意的,因之她未成为《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而只是贾宝玉、林黛玉的陪衬形象。  相似文献   

13.
1830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戴维斯翻译了《红楼梦》第三回片断,发表在英国皇家亚细亚学会杂志第2卷上,题为“中国诗歌”。这段《红楼梦》译文不仅将原小说第三回“贾雨村黄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黛玉初见贾宝玉的场面译了出来.而且还介绍和注释了小说中“讥评”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词。  相似文献   

14.
诞生在十八世纪中叶的《红楼梦》,历来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曹雪芹毕生心血的凝聚,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  相似文献   

15.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成了读者、论者的热门话题。关于宝黛的性格,历来看法不一,莫衷一是。结合脂评家的论述和宝黛的性格实际,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可用“情不情”、“情情”概括  相似文献   

16.
【原著简介】 《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又名《石头记》《金玉缘》。《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该书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17.
王冰雪 《现代语文》2013,(11):107-108
依照常理,名著阅读教学课堂中,诸如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节选《林黛玉进贾府》等应该备受高中同学的青睐。因为《林黛玉进贾府》片段中塑造的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早已通过电视或者电影等多种媒体在高中同学们的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皆具深意,本文联系脂评和《红楼梦》的思想内容,通过分析贾姓,贾府五代男主人,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以及其他人物的姓名,说明《红楼梦》人物姓名的寓意。  相似文献   

19.
【原著简介】《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又名《石头记》《金玉缘》。《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该书包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文学家、学者都极力推崇《红楼梦》,甚至还衍生出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红楼梦》中除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童叟皆知的人物外,还有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等封建贵族家庭中的青年女性代表。本文将简单分析一下《红楼梦》中四春的性格,从她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下相同的悲剧结局中归纳出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